三国初期,董卓篡乱,导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这段动荡的历史,也造就了不少英雄,如关羽、诸葛亮等,个个都大名鼎鼎,流传千古。

治世是文臣的天下,乱世是武将的舞台,三国没有辜负它的时代特色,涌现出了一大批武将,如赵云、甘宁、典韦、马超、关羽,他们的故事精彩纷呈,各有千秋,如关羽的单刀赴会,赵云的长坂坡七进七出等。

诸葛亮有提到过郭嘉吗(郭嘉不死卧龙不出)(1)

除了武将,谋士也是三国的一大看点。三国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谋臣,如诸葛亮,郭嘉,司马懿等等,他们个个智力超群,精于谋略,让整个争霸大戏精彩叠出,扣人心悬。

诸葛亮的隆中对,让天下大势跃然纸上;郭嘉献计,让曹操连灭强敌,成就一番霸业;周瑜赤壁放火,烧掉了曹操20万大军;庞统献计取西川,让刘备势力空前强大;陆逊火烧连营,让刘备一败涂地;司马懿老奸巨猾,如尝所愿,独揽大权。

诸葛亮有提到过郭嘉吗(郭嘉不死卧龙不出)(2)

三国中,谋士排名为卧龙、凤雏、幼麒麟、冢虎、鬼才、毒士。诸葛亮排名第一,可以说实至名归,他不仅帮助刘备,建立了蜀国,更有很多经典故事,如空城计,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无不述说着他的聪明才智。三国中的一些大谋略家,如周瑜,司马懿等,都在与诸葛亮的正面较量中,处于下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诸葛亮的历史地位。

坊间有传言,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一些人认为,郭嘉的才能要高于诸葛亮,若不是郭嘉早逝,很可能就没有后来的三分天下。赤壁战败后,曹操也说:“若奉孝在,我焉有此败。” 似乎印证了这种说法,其实不然,曹操这样说,只是对失去郭嘉的一种痛惜和对郭嘉才能的一种认可。

诸葛亮有提到过郭嘉吗(郭嘉不死卧龙不出)(3)

郭嘉,字奉孝,是曹操帐下重要谋臣。他早先在袁绍帐下谋事,但是袁绍好谋无断,难成大事,于是转投了曹操。郭嘉在曹操帐下没干多久,就因病去世,虽然他跟随曹操时间不算太长,但是功绩甚大,他为曹操做的这三件事,就足让他流传青史。

一是官渡之战前,提出了十败十胜论。当时曹操处于劣势,对于战争的结局心里也没底,郭嘉的十败十胜论,让他信心大增,最终击败袁绍,打赢了官渡之战。当然官渡之战的胜利,并不能完全归功于郭嘉,荀彧、许攸等人,也为曹操的胜利奉献了很大的才智。

诸葛亮有提到过郭嘉吗(郭嘉不死卧龙不出)(4)

二是下邳之战,当时曹操攻打吕布,由于下邳城池坚固,再加上吕布有陈宫张辽等能臣猛将,曹操久攻不下,有心放弃,这时郭嘉进言,指出吕布有勇无谋,若气衰力竭,便不久于败亡。曹操听了郭嘉的话,没有撤军,果然之后水淹下邳,生擒吕布。

三是遗计定辽东。袁绍虽死,但是势力尚存,不过他的三个儿子自相残杀,袁尚,袁熙逃入辽东,曹操乘机挥兵北上。在路途中,郭嘉染病身亡,享年38岁。郭嘉在临死前,为曹操订下遗计,使曹操灭了两袁,平定辽东。

诸葛亮有提到过郭嘉吗(郭嘉不死卧龙不出)(5)

郭嘉人称 “鬼才”,但在名气上,略逊于诸葛亮。诸葛亮人称卧龙,未出山前,就有卧龙凤雏,得一人者可得天下的传言,可见诸葛亮在当时的认可度。诸葛亮的一番隆中对,就将天下大势分析的一清二楚,出山后,更是屡屡建功,帮助刘备成就了一番大业。

郭嘉和诸葛亮,都堪称有大才大谋之人,也都帮助自己的主公,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但是二人从未较量过,既诸葛亮出山时,郭嘉已病亡,所以说也很难断定他们二人谁更胜一筹。但是郭嘉重要擅长谋略,而诸葛亮在政治、发明、军事、文学都取得了不俗成绩,从这点上看,诸葛亮更胜一筹。

诸葛亮有提到过郭嘉吗(郭嘉不死卧龙不出)(6)

关于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若解读为诸葛亮忌惮郭嘉,为了自身名誉而不愿出山,这纯属是无稽之谈。诸葛亮未出山,只是未遇明主,而正是刘备三国茅庐,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才蔚然出山,帮助刘备成就了一番霸业。

郭嘉不死,是否会有后来的三分天下,也许会有,也许不会有,不过历史不能假设,未发生的事谁也不能推断。正因为没有郭嘉,曹操才赤壁惨败,不过也造就了后来的三足鼎立,成就了一段精彩纷呈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