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五方斋粽子两盒,海天酱油一大箱,金龙鱼大豆油两桶,大米白面各一袋……”

5月25日早晨,距离端午节还有几天,正在辽宁省周恩义基层宣传干部学校准备讲课的周恩义吃过早饭,拿起笔来,列出准备到张素兰家串门的购物清单,然后用手机拍照,传给儿子周雷,并嘱咐:按去年的标准采购。

让周恩义挂念的张素兰,是兴隆台区兴海街道陈屯村村民,今年77岁,是周恩义的“穷亲戚”之一。

2001年,周恩义刚“让”出区委副书记,继续担任宣传部长后,就“抢”来了贫困户张素兰的帮扶任务,带着500元钱,带着大米、白面、豆油、酱油等生活用品,一路打听着来到张素兰家。

周恩义模范(周恩义和他的穷亲戚)(1)

这是个人家吗?一座简易房,门窗贴着塑料布,小院子到处堆着破烂。一个头发蓬乱的女人从废品堆里站起弯曲的身子,抬起一张灰黑的脸,声音嘶哑:“你找谁呀?我这可不收粮食。”看着这个只有61岁就过早衰老的女人,周恩义说:“素兰大姐,我是您的亲戚!我叫周恩义。”

从此,周恩义成了张素兰的“大兄弟”,一当就是16年。他出资帮大姐翻盖了房子,每到传统节日,必到大姐家看望,除了每次500元现金外,所带的米面油等食品和调料,足够大姐吃上一年。每年春天换季,他都给大姐送来买衣服的钱,鼓励大姐“捡破烂也要捡出尊严”。大姐的日子一天天变好,面容也一天天年轻。

2012年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九,大年之日。陈屯村鞭炮声此起彼伏。刚刚退休的周恩义带着儿子周雷、儿媳张放和7岁的孙子周炜强,拎着大米、白面、豆油,搬着黄花鱼、酱油、鞭炮,拿着干果、糖果、对联,来到大姐家。一家人欢欢喜喜地贴上对联,放了鞭炮,照了“全家福”后,周恩义照旧送给大姐500元钱。大姐说:“大兄弟,你都退休了,以后就别来了。”周恩义把儿子、孙子拉到她面前,诚恳地说:“大姐,我人虽然退休了,但是扶贫的责任不能退。如果有一天我走不动了,我的儿子、孙子会接着照顾您。”

周恩义出名后,常年在外讲课,比在职时还忙。每到节日,只要他能赶回来,就一定到大姐家串门。实在赶不回来,就由儿子一家代为探望。节日的早上,他必给大姐打电话,跟大姐唠上一会儿家常,回盘锦后,再补上这个“过儿”。

1992年周恩义转业到兴隆台区后,先后认下了10多位这样的“穷亲戚”,大部分已经脱贫。

兴海街道东跃村的朱景武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借住在邻居的仓房里。正在村里蹲点的周恩义听说后,把帮扶的任务“落实”到自己名下,自掏腰包拿出3000元钱,协调区民政、街道、村里给予支持,帮助盖上新房,开起建材商店,年收入超过100万元。

朱景武致富后,想“表示”下心意,被周恩义婉言谢绝了。后来,朱景武想到了一个“报恩”的办法,请周恩义给他找个帮扶对象。从此,他年年给村里的贫困户买种子、化肥、农药。有人问:“老朱,你也不是党员,这么干图个啥?”朱景武说:“是党帮咱致富,咱做事也得讲点党性。”本报记者 张永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