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老歌,可以令人追忆美好的过往;一首佳作,也能带领大家穿越时空,感受深刻的道理。大自然中有碧绿的溪水、浩瀚的海洋,生活里有掌声和鲜花,也会出现险滩与暗礁,唯有珍惜生命,心境淡然,才能快乐幸福。

可是在那些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很多人没有选择,为了祖国和人民,为了下一代的幸福生活,他们敢于直面任何困难,更不惜流血牺牲。诗人们为了歌颂这些英雄形象,就曾创作过很多优秀作品。下面分享郭沫若的一首七律,层层递进,结尾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郭沫若创作的一组诗(郭沫若的一首七律)(1)

谒延安烈士陵园

作者:郭沫若

星微遥望耸江皋,长使山川不寂寥。

血涴绮霞开曙色,泪翻红浪洒农郊。

为山九仞当増篑,接力于秋敢惮劳?

拜罢黄垆闻笑语,英雄人物看今朝。

郭沫若创作的一组诗(郭沫若的一首七律)(2)

1960年3月,郭沫若飞赴延安参观,多年的夙愿终于成了现实,他心情激动地来到了向往很久的革命圣地,也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访了昔日毛主席住过的杨家岭。

诗人参观了窗明几净的窑洞,当他看到桌上颜色泛黄的著作和文件,似乎感受到了伟人当年是如何废寝忘食地工作。诗人又怀着思念之情,谒拜了延安的烈士陵园,九泉之下传来的英光豪气令人感怀。他久久徘徊,心潮澎湃,于是挥毫泼墨,即兴创作了这首七律。

郭沫若创作的一组诗(郭沫若的一首七律)(3)

开篇就赞美烈士的丰功伟绩,“星微遥望耸江皋,长使山川不寂寥。” 因为有烈士英灵作伴,延安的山山水水是不会感到寂寞的。星微,指烈士塔上的红星。江皋,即江边。

延河之水,长流不息,曾经何时,此处曾经洒下革命战士的汗水和鲜血。白塔山上,白云悠悠,多少年前,这里的崇山峻岭也曾见证过他们的英勇顽强。

郭沫若创作的一组诗(郭沫若的一首七律)(4)

诗人又感慨延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血涴绮霞开曙色,泪翻红浪洒农郊。” 烈士的血泪,换来了祖国的黎明,并在人们心中,汇成改造山河的红色浪潮。涴,染的意思。绮霞,即彩霞。开,本指呈现,这里指迎来。

作者又用“曙色”二字,委婉地指全国解放。烈士生前为祖国命运、为战友牺牲而流的泪水,都汇成了红色的浪潮,作者以此比喻建设祖国、改造山河的决心与行动。

郭沫若创作的一组诗(郭沫若的一首七律)(5)

颈联转而赞美当代劳动者的勤劳朴实,“为山九仞当増篑,接力于秋敢惮劳?” 千秋万代要继承烈士遗志,在建设祖国的征途中,不怕劳苦,奋勇前进。

篑,是盛土的竹器。《尚书》中有,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意思是说挑土为山,已挑到九仞高,只差一篑土没挑,结果却是前功尽弃。

本句反其意而用之,是指要发扬烈士英勇奋斗的精神,永远前进。作者认为,建设事业如同接力赛,要代代用力,不能怕苦怕累。

郭沫若创作的一组诗(郭沫若的一首七律)(6)

结尾两句充满浪漫色彩,“拜罢黄垆闻笑语,英雄人物看今朝。”诗人参观了革命圣地和烈士陵园,又与当地百姓亲切交谈,更高兴地看见新的一代正在成长,他相信延安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黄垆,即黄泉,这里指烈士墓。笑语,指烈士在高兴地称赞,最后下面一句即为想象中烈士所说的话。

郭沫若创作的一组诗(郭沫若的一首七律)(7)

郭沫若的这首七律,不仅感情真挚,充满浪漫情怀,而且层层递进,令人赞不绝口。诗人首先为人们展现出一幅远景,令人遐思无限。然后再拉近镜头,抒写了建设事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接下来诗人又对后辈提出希望,让他们再接再厉,发扬烈士精神。最后作者又借那些英雄之口,相信延安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生命就像一张白纸,等待人们用汗水和泪水去描绘。而很多年轻的英雄人物更是用青春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奋进之歌。如今人们之所以可以过上幸福生活,都应该感激这些英雄儿女的负重前行和舍生忘死,更要用实际行动,回报他们的无私奉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