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公众号和头条号同时发布

文章精简后制成的短视频:西瓜、抖音和哔哩哔哩发布

伊朗的简史(伊朗的简史)(1)

2019年1月,我创建了我的公众号,两年多的时间内笔耕不辍,最多的时候一周写了十四篇原创文章,现在的更新频率是一周一篇长篇,从无断更,已写了300多万字,内容主要是时事政治、国际关系、历史、文化、宗教、哲学、金融、宏观经济和地产等领域。我在此处已发布的长篇,后续篇章可以去我公众号先睹为快,搜索侃侃乱侃即可。

我目前发的文章已经超过了八十篇,可以点击这个汇总贴《截至目前我在头条号上发布的所有文章的直达链接》,选择自己想看的内容更为便捷。

2020年1月3日,特朗普下令对伊朗和伊拉克军事将领苏莱曼尼的斩首行动,使得海湾局势十分紧张,伊朗也随即和俄罗斯还有我国联络,希望我们表态。就连美国在北约的盟友法国、英国和德国等,也纷纷觉得特朗普的举动太鲁莽,在未与他们通气之前,就下达了如此的命令,而且还是跨年后的没几天,大家都在放假,被这消息弄得更闹心。

而美国国内的媒体也都在质疑,特朗普这么做究竟谁会受益?当然是军工企业了,洛克希德·马丁对即将到来的一大堆新订单,可是翘首以盼呢!

特朗普的行动,激起了伊朗国内巨大的反美情绪,甚至有伊朗人已经开始进行筹款,在社交媒体上动议,8000万伊朗人,一人1美元,就有8000万美元,悬赏特朗普的人头。虽然伊朗官方不可能这么做,但足以见得伊朗反美情绪的高涨。

伊朗于1993年接入互联网。截至2017年,伊朗约69.1%的人口是互联网用户。根据互联网用户数量,伊朗在各国中排名第17位。根据阿列克谢网络信息公司提供的统计数据,谷歌搜索是伊朗使用最广泛的搜索引擎,Instagram是最受欢迎的在线社交网络服务。

伊朗禁止直接访问许多全球主流网站,包括脸书Facebook,2009年以来因组织反政府抗议而被禁止。然而,截至2017年脸书Facebook在伊朗有大约4000万用户(占总人口的48.8%),他们通过使用虚拟专用网和代理服务器访问网站。

我相信大家在诸多媒体上,已经看过了很多关于特朗普与伊朗的内容,我也不想再多赘述,但是我发现,其实我们很多人对伊朗还是不甚了解,所以我决定写一点伊朗的内容,简单了解一下这个4000多年的文明古国究竟是何模样。

伊朗是西亚的一个国家,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现在有8253万居民,是世界第18大人口大国。其国土面积为164.8万平方公里,是中东地区第二大国家,也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十七大的国家。是不是没想到伊朗还挺大的?

伊朗的首都是德黑兰,它也是伊朗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是西亚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城市,该市市区有880多万居民,如果算上周边的郊区,整个大都市区的范围内就有1500万居民,整个伊朗超过18%的人口居住在德黑兰。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世界遗产标准,伊朗就有22个遗址获此殊荣,这些世界遗产遗址的数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十一 ,在亚洲排第三,可见伊朗的历史有多悠久了,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伊朗是世界第二大天然气储量国,石油储量位居世界第三。这些我在介绍中东局势的文章中已经多次提及,也因为伊朗的地理位置和地下丰富的不可再生资源,使得美国十分觊觎。

可是,自从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在伊朗最高宗教领袖霍梅尼和后来的哈梅内伊的领导下,美国无法再在伊朗培养亲美的代理人政府(巴列维国王那时候可是非常听英国和美国的话),使伊朗成为了美国的心头大患,美国才会对伊朗实施了前前后后十几年的制裁。

伊斯兰什叶派因为宗教原因十分团结,伊朗建立的“什叶派之弧”,哪怕美国政府对伊朗实施了强烈的制裁,伊朗也凭借“什叶派之弧”在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附近展开活动,打开了美国政府制裁之下的缺口。通过卖石油和天然气赚着外汇,也在中东地区加强着地区影响力。

而要了解伊朗人,肯定要先从历史入手。

伊朗的简史(伊朗的简史)(2)

伊朗在公元前3200多年,也就是距今5200多年的时候已经有了王国,这是伊朗考古发现最早的一个王国,名叫埃兰王国, 建立在底格里斯河的东岸,所以伊朗肯定是世界上拥有最古老文明的几个国家之一,而被誉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也与伊朗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古希腊说的两河流域,就是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发源地——美索不达米亚,这个词就是指两河之间的地方。

伊朗的简史(伊朗的简史)(3)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一个早期民族——苏美尔人,他们发明了楔形文字。这片平原孕育了很多的文明,伊朗也是受益者之一。

而提到伊朗,肯定绕不开——“波斯”这两个字,这在人类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一个篇章。

波斯帝国是人类世界历史上第一个领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始于公元前553年。这个比亚历山大大帝对外的征服还要早呢!

波斯作为巴比伦和亚述的后继者,从这两个民族处继承了优秀的文化,从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处继承了楔形文字,从亚述人那里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了建筑工艺,学到了军队组织的管理方法,更是吸取了亚述人对于帝国的统治方式,这也为后来波斯帝国的强盛打下了基础。

公元前553年,居鲁士二世建立波斯帝国。居鲁士二世和其儿子冈比西斯二世先后征服了米底王国、吕底亚王国、新巴比伦王国和埃及王国,扩大了波斯帝国疆域。

公元前 539年,波斯军队在奥比斯打败了巴比伦军队,通过征服这个新巴比伦帝国,标志着波斯帝国对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统治的开始。

公元前513年,大流士一世攻占色雷斯,波斯帝国疆域终于横跨那时的亚细亚洲、阿非利加洲、欧罗巴洲三大洲。

今天这篇文章,我只是抛砖引玉,简单介绍一下伊朗的历史,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朝代更迭,之后我会开一个专篇单独讲述。

波斯语起源于伊朗西南部的波斯地区,通过小亚细亚、中亚和南亚的波斯人社区,波斯语得到了进一步地使用和发展,对之后的奥斯曼帝国和莫卧儿王朝的文学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伊朗的简史(伊朗的简史)(4)

居鲁士大帝统治下的阿契美尼德帝国,版图从东欧延伸到印度河流域,是历史上最大的帝国之一。当时有5000万人生活在阿契美尼德帝国,鼎盛时期统治着世界约44%的人口。

在公元前4世纪,“波斯第一帝国” 落入亚历山大大帝的手中,并被分成几个希腊国家。伊朗古代史中的巅峰也就这么落幕了,开始了希腊化的短暂历程,可惜亚历山大大帝年仅33岁就英年早逝,他死后,曾经的版图就很难再维系。

公元前247年,波斯人的后代建立了安息帝国,被称为“波斯第二帝国”。

伊朗的简史(伊朗的简史)(5)

7世纪后,伊斯兰教兴起,这片土地就迎来了阿拉伯穆斯林的袭击,被他们征服后,这才是伊朗被穆斯林化的开端

而原先波斯人认可的先知——琐罗亚斯德,他信奉生命与光明之神,他活着的时候,皈依者不多,死后却成为了琐罗亚斯德教,也在伊斯兰教的冲击下逐渐没落,这个教还有一个更为人所知的名字,就是——拜火教

在伊斯兰黄金时代,伊朗对艺术、哲学和科学的主要贡献传遍了整个穆斯林世界。

历史给予我们的痕迹,可以从中看到各个民族的文明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虽然往往是通过战争征服其他民族,但这也成为了各个民族不同文明之间交互的重要手段。封建制度下的国王,才有权利获得他武力征服的外族的文明,而且是最全面和最大化的获取,这是异族之间贸易所达不到的,毕竟无王权,则无法尽可能地驱使外族的各领域人才。

阿拉伯人来到了波斯又走了,在之后的岁月里,波斯这块土地又遭受了来自不同外族的侵略。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在塞尔柱克土耳其人和伊尔汗国蒙古人征服该地区之前,出现了一系列本土穆斯林王朝。哪怕是波斯人的后代,例如古波斯人萨曼家族建立的萨曼王朝,名义上仍承认阿巴斯王朝哈里发的宗主权,还要向哈里发奉献贡物,并且报告军务。这使得伊斯兰教在波斯这片土地上真正地生根发芽,直到如今。

突厥人、蒙古人、土库曼人轮流主宰着这片土地,直到公元十六世纪,出现了一个名为萨菲社团的什叶派社团,这群由土库曼人和阿塞拜疆人组成的社团,建立了萨菲帝国,萨非帝国是伊朗历史上第一个以什叶派伊斯兰教为国教的朝代,对什叶派在波斯的壮大起了重要作用。该帝国一直延续到十八世纪,在纳迪尔沙统治下,成为了18世纪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多族入侵,这才使伊朗成为了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如今的伊朗53%是波斯人,18%是阿塞拜疆人,10%的库尔德人,2%是阿拉伯人,2%亚美尼亚人和亚述人,2%是土库曼人。

到了十九世纪,俄罗斯帝国又对他们出手了,冲突中被俄罗斯帝国抢走了很多领土。而且不止是俄罗斯,英国、法国、奥地利、美国等相继强迫他们订立了不平等条约。

在西方文化的侵入下,20世纪初的波斯宪法革命创造了君主立宪制,并建立了该国第一个立法机构。

1921年2月21日,礼萨·汗上校发动军事政变,占据德黑兰,1925年取得王位,建立巴列维王朝,于1935年改国名为伊朗

1941年礼萨·汗逊位,由其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继位。巴列维执政时期,美国为了获得伊朗的石油及保持在中东的利益,大力扶持巴列维王朝,伊朗强大的军力俨然成为波斯湾地区的警察。

1953年,由英国(军情六处MI6)和美国(中情局CIA)煽动的政变发生,把伊朗伊斯兰议会选举出的总统——摩萨台给推翻了,让巴列维国王重新上台,导致部分伊朗人不满,使巴列维国王有了更大的独裁统治,他听话于英美,使得两国在该地区的政治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而摩萨台为什么会被英美推翻?因为1951年,他把被美国与英国占有的石油资源收归国有,实现了国有化,伊朗人民终于把自1913年起就被英伊石油公司(后称英国石油,简称BP)掌控的伊朗石油业拿了回去。可惜才过了两年不到,就被英美给政变了,这两国不愿意放弃伊朗石油这块大蛋糕,谁动就弄谁,哪怕美英之前一直在伊朗宣扬西方的议会制,一旦议会选出来的人不听他们的话,依然可以马上发动政变。

1963年,巴列维国王宣布施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国的蓝图来进行伊朗的农业与工业改革,例如土地改革、给予妇女选举权、森林水源收归国有、工人参加分红并限制宗教势力等措施。看看,美国政府那个时候就想限制伊朗的宗教势力,毕竟搞定一个国王简单,搞定所有教徒就难得多。

另外,巴列维国王还签下了协议,允许在伊朗的美国军事人员可以享受治外法权,犯罪不受伊朗法庭审判,而是交给美国处理。

伊斯兰教宗教领袖霍梅尼大力反对,巴列维国王于是逮捕了霍梅尼,最后于1964年11月4日将霍梅尼强行驱逐出境。巴列维国王的改革不得民心,又太亲近西方政权,驱逐了什叶派宗教领袖,压制宗教势力更是激起了民怨,才会有后来的革命基础。

1979年,宗教领袖阿亚图拉霍梅尼发动伊朗的“伊斯兰革命”,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被迫流亡,巴列维王朝覆亡,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如今伊朗的全称)自此建立。

然而,好景不长,第二年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在美国与苏联支援大量武器下与伊朗进行两伊战争,直到1988年8月20日停火。那时候的美国和苏联都不希望看到伊朗实行政教统一,不然也不会大力支持巴列维国王进行西方式的改革了,既然代理人政府被革命掉了,那只能动用战争来摧毁了,可见美国的手有多黑了。

八年的战争给双方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这场战争前,伊拉克拥有37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战争结束时,它的外债是700多亿美元,其中400多亿是欠西方国家和苏联的军火债、300多亿是欠其他阿拉伯国家的贷款。仅欠科威特的债务即达140亿美元。这也是后来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却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介入该地区送去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伊朗受损不少,但伊拉克更被这场战争拖得民穷财尽,再也没有恢复过来。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那个传说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从来没有找到过,却使萨达姆开始了逃亡,2003年被抓,三年后被伊拉克法庭绞死。

没有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伊拉克和伊朗的诸多动作,他们坐享地下那么多的石油,完全可以活成迪拜的样子,可是伊朗在过程中,没有如迪拜王室那样俯首称臣。

霍梅尼是强硬的,不然也不会在1989年对萨尔曼·鲁西迪判处死刑。萨尔曼·鲁西迪是印度人,后去英国剑桥读书,加入英国国籍,从小无宗教信仰,被其父视为伊斯兰教的“逆子”。成为了作家后,作品中穿插了对伊斯兰教和穆罕默德的不敬内容,伊斯兰教基要主义者领袖抨击它为渎神之作。伊朗还因为此人,与英国断交。

霍梅尼是1989年去世的,他死后,他的追随者们也没放弃对鲁西迪的追杀,到了2016年对他的追杀悬赏已经高到了390万美元,鲁西迪潜藏多年,过着有警方保护的“地下生活”,每年的保护费高达160万美元。足以见得伊朗对外外交的态度了,对于亵渎他们宗教信仰的人,哪怕断交都不会退缩,那对美国又岂是轻易就能放下的?

霍梅尼去世后,哈梅内伊接替了他,成为了伊朗新的宗教领袖。霍梅尼是波斯人,哈梅内伊是阿塞拜疆人。他明确表示,绝对不会和西方国家的领导人会晤,而且作为原教旨主义伊斯兰政府,他坚决反对以色列及美国。

伊朗的简史(伊朗的简史)(6)

哈梅内伊对美国的强硬态度,加上他对伊朗整个政府的掌控力度,哪怕美国再如何制裁伊朗,他都不会低头。而美国,又哪有可能会放弃对伊朗的压制,美伊关系不会缓和,最好的情况就是不要爆发战争,能在有限的小范围内进行小军事摩擦和外交摩擦,就能避免大伤亡。

而且,特朗普当时对伊朗和伊拉克将领的斩首行动,出师无名,在国际舆论上站不住脚,对方不是恐怖分子,哪可以未审先判直接灭杀的,就连美国国内都爆发了反战游行,在白宫和特朗普大厦门前抗议。

伊朗是强硬的,哈梅内伊是绝对不出国的,无人机也打不着他,而伊朗的老百姓们却躲不过美国的袭击。特朗普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他整个家族无一人参军,在中东地区伤亡的美国士兵们,也只是听命行事。底层人民却要可怜地为上层的政治决定而买单,何其无辜!

愿世界更好!苦难更少!国泰民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