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看,顺应四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就是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从而达到健康养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药“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里,膏滋为调理气血的“王中之王”。

秋季养生膏方(秋收冬藏膏滋进补正当时)(1)

熬好的膏滋,其黑如漆、其亮如镜、食之无渣、入口即化、一拉成丝,滴水成珠,甘如琼浆,温水化开,无需胃来消化,精微活性物质迅速被小肠吸收气化,脾来转运,濡养五脏六腑,筋筋骨骨…… 其效用以滋补为主,兼有缓和的治疗作用,药效滋润。膏滋剂或调和阴阳,或益气养血,或活血化瘀,或疏肝理气,或镇静安神,或健脾益肾等,以达到补虚扶弱、抗衰延年、纠正亚健康状态、防病治病的功效,是很好的进补佳品。

滋补养生效果佳

膏方,又叫膏剂,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一般由20味左右的中药组成。根据中医理论,冬令进补,以膏方为最佳。从传统的认知和临床经验角度看,膏方具有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从现代医学来讲,它具有调节免疫、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认识误区须纠正

误区一

不知先服“开路药”

中医专家指出,一些人肠胃功能不佳,平时吃饭都觉得不太消化,再服用滋补品,必然会加重上述症状。这些人需要先服用“开路药”,使肠胃中的湿热得以清除。肠胃功能恢复,舌苔干净,吃东西不觉得胀满,方能进食补品。而对新近患病的人,首先要将疾病基本治愈,方能进补。否则,不但补药吃进去令人难受,反而使感冒、咳嗽难愈。专家建议,在服膏方前1至2个月,请医生开具适合个体的开路方。尤其是第一次吃膏方者,最好要用开路方先一步调理。

误区二

家人合用一张膏方

有的人全家人一齐“总动员”,合用一张膏方。专家指出,中药进补强调“虚则补之",不能乱补。全家人盲目吃一张膏方,不能对症补之,是不科学的做法。在中医理论中,虚症至少分为阴虚、阳虚、气虚和血虚,或分为心、肝、脾、肺、肾五脏之虚。只有一人一方,才能对症下药。在冬令进补前,要请医生先看看身体是否适合进补,才可判断是否适合使用膏方。

误区三

盲目追求名贵药材配置的膏方

专家指出,膏方并非越贵越好。有人认为不上千元的膏方不是好膏方。有些膏方里加点冬虫夏草等名贵药材,价格就贵起来。但如果不能对症用药,有时效果也并不见得好。专家认为,膏方的价格主要取决于病人的经济情况和病情等因素。冬令调理的关键在于根据个人体质,使用针对性药物,食用后才有明显效果。如果病情较简单、亚健康症状较轻的病人,也没必要开太贵的滋补品。

服用膏方“五宜三不宜”

五宜人群

1. 体质虚弱,阴阳气血有不同程度亏损,需要滋补的人群。

2. 体力不支,精力不够,难以胜任紧张而繁忙工作的中老年人。

3. 慢性疾病已经稳定或病久而虚弱者,或为增强体质而巩固疗效的人。

4. 手术后、出血后、大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的人。

5. 患有各种疾病需要使用膏方治疗的病人。

三不宜人群

1. 急性病期的患者。急性病变化多端,用药要紧跟病情的变化而变化。而膏方是相对固定的,没有以不变应万变而通治百病的功能。

2. 慢性病不稳定期的患者。虽为慢性病,病情尚未处于相对稳定期,变化较多,需及时调整处方的,也不宜用膏方。

3. 诊断不明者。疾病诊断未明确,治疗方向难确定,中医治则治法可能有变化,也不宜用膏方。

服用膏方时的禁忌

补膏禁忌

老年病虚证为多,故补膏较为常用,在具体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防止“闭门留寇”。在外邪未尽的情况下,不要过早使用补膏,以免留邪为患。必要时可在祛邪药中加入补益之品,以达到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目的。

2. 防止“虚不受补”。对于一般慢性虚证患者,只能缓缓调养,不宜骤补。可于补益膏方中,酌加助运之品,以免滋腻呆胃之弊。

3. 防止“损阳耗津”。阳虚有寒忌清补,以免助阴损阳;阴津亏损忌用温补,以免助火伤阴。

妊娠禁忌

妊娠期间,因为某些药物具有滑胎、堕胎的流弊,往往可以造成流产的后果,所以在临证时要注意药物的选用,注意妊娠禁忌。

服药禁忌

为了达到治疗目的,服药期间医生往往要求病人忌食某些食物,叫做“忌口”。如服人参膏时忌服萝卜,服首乌膏时忌猪、羊血及铁剂;服滋补性膏方时,不宜饮茶。一般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

膏方的服用方法与用量

每日清晨空腹服一汤匙,或早晚空腹各服一汤匙,均用白开水冲入,和匀服用。如方中用地黄等滋腻药或配料胶类剂量较大,则膏滋稠黏,难以烊化,则可以隔水蒸化后服用。

膏滋也可以含化,即将膏汁含在口中,让膏汁在口中融化,以发挥药效。

膏方服用剂量要根据病情或患者的身体情况及药物性质而决定,尤其是与患者消化功能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而言,服膏方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如每日先服一汤匙,约5~10克即可。如果患者消化功能正常,或病情需要,再改为早晚各服一汤匙,以加强其治疗效果。

秋季养生膏方(秋收冬藏膏滋进补正当时)(2)

雪梨沙棘膏—润肺除燥

秋季养生膏方(秋收冬藏膏滋进补正当时)(3)

百合草本膏——养肺润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