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汉语常用字,汉语读音为【huā】,【出处】:百卉含蘤。——《汉书·张衡传》。注:“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释义】:【名】 草木花的总称;【动】 开花;【形】 杂色的,有花纹的 。

为什么说梁中书是最聪明的(在梁书何点传中)(1)

花[一类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

花字在商代甲骨文中作(即华),表现了盛开的花形和枝叶葱茂之 状。卉,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称:“卉,草之总名也。” 花、卉两字联用,则出现较晚。南北朝时《梁书·何点传》载:“园中有卞忠贞冡,点植花卉于冡侧。” 这是花、卉二字联用的较早记述。

花是被子植物繁衍后代的生殖器官。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冠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有些学者认为裸子植物的孢子叶球也是“花”,而多数人则认为被子植物才有花,所以被子植物也称为有花植物。花的各部分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变化较小,所以长期以来,人们都以花的形态结构,作为被子植物分类鉴定和系统演化的主要依据。

也被多数文学者以花为媒,蔓为枝来描述花品寓意。

本文章由头条百科用户用户7406076863838、掣风悬武、终源、囧拌鲜参与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