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积极回应群众就医需求,强调急诊急救医疗救治不断线,医院内镜中心积极响应号召,维持24小时运转,对“消化道异物”“急性消化道出血”“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等急重症患者,及时进行内镜下介入操作,为上海市民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的同时,也分担了急诊科室同仁的部分压力。

内镜中心门诊可以挂号(不打烊的内镜中心)(1)

封控期间,一位近90岁高龄病人持续大量便血,已经休克。由于患者是气管插管状态,无法前来内镜中心检查。接诊医生迅速评估病情,认为患者亟需床边急诊肠镜诊断。面对一边是急待救治的请求,一边是可能接触阳性环境导致内镜设备感染的风险,内镜中心刘枫主任迅速下达指示,一切以患者的生命安全为重。

内镜中心周莹群主任、陈侃医师以及潘菌护士做好安全防护后,迅速出发,推着笨重的外出机器到达监护室。用肠镜反复冲洗清理患者的肠道20分钟后,医生发现患者的整个直肠表面粘膜脱落,裸露的小血管渗血。内镜医生通过止血夹夹住出血的血管,又耐心观察几分钟确认血已止住,病人获得了成功救治。

还来不及从急诊回科室,又收到心脏重症监护室发来的会诊需求,需要替一位急性心梗刚装完“支架”出现呕血的患者进行内镜下介入治疗。经过内镜医师及时介入,为该患者成功进行了“消化道溃疡”止血。在完全防护下连续做止血手术,操作的医生衣服早已湿透。

内镜中心门诊可以挂号(不打烊的内镜中心)(2)

一天,会诊电话又急促响起,急诊大厅来了一个“小黄人”。患者之前因为胆管恶性肿瘤堵住了胆汁流出的通道,放置过1枚胆管支架解除过“黄疸”。小区封控期间,他再次出现了发热、身体虚弱、皮肤明显发黄症状,万不得已赶来就诊。化验结果提示,他的白细胞超过正常人上限的3倍,是极其严重的感染。

肿瘤长得太厉害又堵住了,这次是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看完检查报告,主任刘枫给出判断,“必须安排急诊手术,否则会引起感染性休克!”患者出现过发热,虽然最近的核酸报告是阴性的,但是不能完全排除存在潜伏期核酸“假阴性”的情况。抢救患者性命刻不容缓,刘枫及护士马苏全副武装,化身“大白”,进行ERCP的操作。铅衣加上防护服妨碍了动作的施展,但刘枫凭借娴熟的技巧快速找到了被堵住的胆管开口。随着新支架的顺利植入,大量黄白色的脓液持续流出,众人长舒一口气。患者未再发热,已顺利离院。

特殊时期,

这些救急救重操作

已成为内镜中心的“日常”,

同时,内镜中心的医护人员们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

常规开展内镜的检查,

让许多因“便血”就诊的病人能及时发现肠癌,

不耽误后续的救治。

在抗疫前线,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

支援一个又一个方舱,

留守医院和支援急诊的医护们

同样全力以赴,

顶住压力、守护后方,

大家坚信随着抗疫工作的稳步推进,

一定能够彻底战胜疫情,

让工作生活重回正轨。

记者:王文瑛

图片:王文瑛

资料: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编辑:叶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