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推理一直是上海考试的特色题型,主要考察力学中力的基础、力的平衡、浮力、简单机械,运动学中的牛顿运动定律、常见的运动、功和能,光学中的反射和折射,电学中的基础公式,电路分析、电路设计,磁学中的电生磁和磁生电,以及少量的声和热相关物理知识。但是近两年化学题目均考察4-5题,占比明显升高,涉及物质的分类、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质量守恒定律、常见化学反应与现象等内容,备考时要重视起来。接下来给各位考生总结下近4年科学推理的主要考点。

一、力

1.相互作用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肯定会给施力物体施加一个力。

2.相互作用力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3.受力分析: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物理情景中所受的所有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这就是受力分析。

4.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再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力。

力的平衡.:在力学系统里,平衡是指惯性参照系内,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仍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绕轴匀速转动的状态,叫做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简称物体的“平衡”。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所有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二、运动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3.圆周运动:任意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都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三、功和能

1.做功: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力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计算公式:W=Fscosα中,α为F与s的夹角。

3.正功与负功:

①若0°≤α<90°,表示力对物体做正功。

②若α=90°,则W=0,表示力对物体不做功。

③若90°<α≤180°,则W<0,表示力对物体做负功。

4.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在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和动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5.能量的转化:各种能量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过程 。

四、电与磁

1.电路设计:根据题干的要求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电路。

2.家庭电路:掌握家庭电路中安全用电的具体做法及安装要求。

3.安培定则:也叫右手螺旋定则,是表示电流和电流激发磁场的磁感线方向间关系的定则。通电直导线中的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一):用右手握住通电直导线,让大拇指指向直导线中电流方向,那么四指指向就是通电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通电螺线管中的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二):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4.左手定则:左手定则是判断通电导线处于磁场中时,所受安培力 F (或运动)的方向、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以及通电导体棒的电流I三者方向之间的关系的定律。将左手的食指,中指和拇指伸直,使其在空间内相互垂直。食指方向代表磁场的方向(从N级到S级),中指代表电流的方向(从正极到负极),那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受力的方向。

五、声光热

1.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光的反射:光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上时,便有部分光自界面射回原介质中的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3.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的现象。

六、化学

1.物质的分类: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掌握常见气体和固体的理化性质和用途。

3.常见的反应类型的识别:掌握四大反应类型(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其他反应(比如可逆反应)。

4.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

以上给各位考生总结了科学推理的主要考点,在备考的过程中除了知道这些考点以外还要通过做题去掌握这些相应的知识,对于化学的学习要注意知识的记忆和积累。

行测结论推理题型(行测-科学推理考点盘点)(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