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谈话 师:我姓吴,来自北京,见你们的第一句话我应该说“对不起了,原谅我”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全国小学数学名师吴正宪教学特色?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全国小学数学名师吴正宪教学特色(特级教师吴正宪平均数课堂教学实录)

全国小学数学名师吴正宪教学特色

课前谈话

师:我姓吴,来自北京,见你们的第一句话我应该说“对不起了,原谅我”

生:没关系

师:这么宽宏大量,谢谢你们。今天吴老师上午从北京赶过来,北京的天气大雾蒙蒙,所以飞机稍稍的延迟了一会儿才起飞,就到这里晚了,让你们等这么久,这是不应该出现的事儿,请你们原谅我!

生:好

师:谢谢,让我跟老师们说一句话: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让我来向老师们作汇报,那么今天不管是什么原因,迟到了,真的对不起,我再说一次“原谅我吧!”谢谢老师们,谢谢!

师:小朋友们,上课的铃声马上就要拉响了,大声地告诉老师们,上课好还是玩儿好?

生:上课好

师:玩儿好不好?

生:不好

师:你们说的是实话吗?

生:是

师:让我说,玩最好,上课好不好呢?这事儿我们得体验体验,40分钟以后你再来谈你的体会,好吗?

生:好

师:时间已经很晚了,我就不再多介绍了。一会儿呢 小朋友就可以了解吴老师,吴老师呢,也会认识在座的每一位小朋友,那么现在我们商量商量可以上课了吗?

生:可以

师:批准啦?

生:批准了。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小朋友们好,请坐。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从这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这边的同学算一队。那么我说这边的同学算甲队,甲队的同学向老师挥挥手。好极了,那这边的同学呢是乙队,乙队的同学向老师点点头。记住了,好啦,我们首先要搞一个拍球比赛,在规定的时间里看看哪一队拍球的总数最多,哪一个队为胜利队,听清了吗?

生:听清楚了吗?

师:假如把球给了你,你拍完了怎么办?

生:给她

师:你拍完了呢?

生:我拍完了给我后面的一位同学

师:就传呀传呀,然后把你们的总数怎么办?

生:加起来

师:求出来,对吗?

生:对

师:可是小朋友们,一节课只有40分钟,要是这样拍呀拍呀,时间可就不够用了,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师:你有什么办法?

生:可以选一个人拍

师:你看看!选代表,可以吗?我建议,每边出三个代表,好吗?谁愿意来?1、2、还有你,过来。这边也来三个,1、2、3过来。甲队这边接球,乙队这边接球,三位。那个小姑娘过来,你负责来数好不好?你负责来数好吗?吴老师帮你们记录,时间是每人只有5秒钟,1号选手预备——开始。

师:停,几个?

生:5个,8个

师:2号选手预备——开始。

师:加油啊,停,

生:11个

师:那边呢?

生:4个。

师:3号选手预备——开始。加油啊。停

生:9个

师:9个

生:7个

师:7个,好,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把自己队的总数求出来,(把球先放在这里)多少个?

师:甲队?大声音说。

生:25个。

师:乙队多少个?

生:19个。

师:我们通过比总数,甲队拍了25个,乙队拍了19个,那我来宣布,胜利队为我们的甲队。祝贺你们!

师:好了,把球轻轻地放在这里。回到座位上。同学们,吴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我特别想加入乙队,不知你们是否欢迎啊?

师:好啦,那我也拍5秒钟,好不好?我请这个小姑娘来帮我数,好不好?我说开始你来数。

师:开始。

生:9,

师:9个就跑了是不是。那么这边,我们再把乙队的加上9个。看看一共多少个了?

生:28个

师:对吧?我重新宣布:比一比总数,乙队拍了28个,甲队拍了25个,那吴老师宣布,胜利队为我们的乙队。祝贺你们!祝贺你们胜利了。什么想法都没有。你有想法,这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觉得您不应该跟乙队拍。为什么不跟甲队拍呢?

师:替我提出质问:对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意见,那个男孩子。

生:我觉得应该不必帮助,要靠自己的实力。

师:要靠自己的实力,那你们说,我这样比,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不公平

师:这小东西好厉害耶。她觉得吴老师这样做不公平。但是我告诉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譬如说,3(1)班和3(2)班人数并不相等,那么我们就没有办法,比较出这两个班某一项成绩的高低吗?你你有没有更好的招?你把手举的很高,你有什么招?

生:就是可以到里面同样选几个人出来就行了。

师:我明白了,你还是要让人数一样多,对不对?听懂老师的问题,人数同样多的时候,用总数进行比较大家心服口服,现在就是人数不同样多,比总数不行了,还有没有别的比较方法?你有,你说说看。

生:就是把他们平均分成……

师:你说的怎么平均分?

生:看他们有几个人在打,就分成几人。

师:那你说 28分成几份?

生:分成4份

师:那你的意思是把28要平均分成4份,是这个意思吗?

生:是

师:那么要把25怎么办呢?

生:分成3份

师:把它平均分成3份,好,这是你的意见。

二、求平均数

师:我们先看一下这个算式,用等号连接。那么25除以3了,上面这几个数的和怎么办?你说吧,这儿除以3了,用等号连接,那上面怎么办?

生:上面把它们平均分了

师:平均分。你补充一句,怎么平均分?

生:我觉得不应该平均分。到算式后面加上“=”,然后把得数写出来,再到下面再列一个算式。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你再列个算式来分,是吗?这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意见?

生:就把5 11 9打一个括号,再除以3。

师:打一个括号,再来除以3,是这意思吗?那现在上下能不能用=号连接了?可以不可以?

生:可以

师:这样就相等了,两个算式,对不对?那么这边怎么办?一起说吧。

生:括号 除以4。

师:好,我们先不说这个结果是什么意思,我先请同学们把结果算出来,好不好?

师:开始吧。喔,带计算器了,太好了,25除以3,直接来除就行了。

师:出现问题了,有余数 得到多少?8点……

生:8.3333333……

师:别着急,那么多个3,我们没有碰到过,对吗?我告诉你,这个结果是个小数,你们现在还没有学,没有关系的,8.3333……,那你说,它是接近8这个整数还是接近9这个整数?

生:8

师:那我们就说它大约是8个。可以吗?

生:可以

师:好,用了≈来表示。28除以4,口算就可以出来了。

师:同学们,我们以乙队这个题为例,这个7是何许人也?是谁拍的呀?

师:那个同学出了个主意,28除以4了,那这个7是什么?你说说看,是什么?

生:是每个人拍的数

师:好,我请1号选手起立。你拍了几个?

生:我拍了8个

师:你的同学说你只拍了7个。他说你们每个人拍了7个。

生:知道了,他是把数平均分。

师:怎么平均分?你多的那1个到哪里去了?

生:就是给后面几个少的同学了。

师:2号选手请站起来,你拍了几个?

生:拍了4个。

师:那你的同学说你拍了7个,你那上面的那几个哪里来的?

生:是其他拍的多的同学把剩下的给我了。

师:其中也还有我这个大队员呢,我拍了9个,我也把我多的一部分就给了?

生:我

师:那你应当说一声

生:谢谢

师:这时候,我可就长得和你们一边……

生:就同一条船了

师:就一条船了,你语言好丰富耶。那你们的意思是说,把多的给了少的,少的说:给我吧,我就慢慢儿的长高了,我和你们就一条船了。是不是这个意思?一条船了也就是我们拍的数量

生:一样了

师:一样了,用今天的新词儿来说就是——

生:平均分

师:平均了。对吗?

生:对

师:同学们的理解感受非常的到位。我告诉大家,7就是8、4、7、9这一组数的平均数。叫什么名字?

生:平均数

师:这个平均数它就比较好的反映了这一组数据的一个总体的水平。就是同学们刚才讲的,平均每个人能够拍多少个呢?

生:拍了7个,

师:那你看看,甲队平均每人拍了几个?

生:8个

师:比一比,甲队和乙队哪一个队的总体水平稍稍的高一些呀?

生:甲队

师:尽管吴老师很努力了,我也在使劲的拍啊拍,但是我并没有挽救我们乙队失败的下场。你们想一想,如果吴老师怎么样我们就有可能战胜他们?你设想一下。

生:可能不拍就可以。

师:你算了吧你,不拍的时候你们比人家少多了。那你设想设想,如果吴老师怎么样?

生:如果让刘胜同学,他也把你们乙队除以3那就好啦。

师:哪儿有这么好的便宜事啊。4个人拍的除以3,你说呢?

生:吴老师至少还要拍2个

师:你听听她说的话,至少还得拍几个,对不对,你的意思我明白,就是吴老师如果再拍的多一点,说不定我们就有可能战胜了甲队,对不对?

师:好极了,你还有什么要讲的呢?

生:还可以让后面两个同学多拍几个就行了

师:你听一听,后面两个同学再加点油,我们的平均数也就——

生:长高了

师:啊?平均数会长高了?真可爱,你要说什么?

生:平均数应该升高了

师:平均数就升高了,我们能战胜他们了 !好极了,同学们太聪明了,吴老师真的喜欢你们。

师:刚才我们比总数,大家认为,当人数不相等的时候,你还来比总数不公平,这个小姑娘跟老师抗议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们说是谁来到了我们中间?一起说。

生:平均数

师:平均数来了,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此时此刻,你不想面对着平均数,跟它说两句你赞美的话吗?平均数啊平均数……,谁想跟它说一句,好,那个男孩子。

生:我想说,平均数你太伟大了,你帮了我们一个大忙。

师:你想说什么?

生:我想说,平均数可以帮助人类解决问题。

师:你说呢?

生:我想说,平均数你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不然我们就胜了。

师:你早不来晚不来呀,就在我们需要它的时候,它来了!

师:但是我问同学们,你们说是谁把平均数带进了我们的课堂?

生:吴老师

师:不对不对。这个主意可不是我出的,什么28除以4呀,25除以3呀。在座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我们把他呼出来,一起喊他的名字。

生:刘胜

师:刘胜在哪里?站起来,过来过来。我们比总数不公平,大家都急了,是刘胜同学首先提出来能不能把它除以3,把它除以4,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我说像刘胜这样学习,就叫做——

生:平均数

师:你们真会说话嘿,叫什么学?

生:我觉得不应该叫什么学,我把他叫做公道人。

师:公道人,你要说呢?

生:我觉得他是一个认真听课,爱学习的人。

师:爱学习的人,老师还没有讲,他就自己创造新的办法解决问题,我建议,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刘胜。说句什么?

生:谢谢 师:不客气,回去吧。同学们,平均数就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它来了。 三、理解平均数

师:想一想,在过去的学习中,你在哪儿碰到过它吗?什么时候需要算平均数啊?

师:你知道?

生:比如说,两个绘画班,它们要人数一样,可是一个多,一个少……

师:在绘画班……人数……算到了平均数,是这意思吗?还在哪儿要… 你来说

生:在除法中。

师:除法,平均数是用除法求得的。你呢?

生:如果有25个苹果,还有5个人,就用平均数来除。

师:你说把25平均分成5份,这是不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平均数呢?你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走进我们的课堂,我们再慢慢地体会好不好?

师:有的同学一时还想不起,没有关系,吴老师为你们提供了一些素材,你来看。这是哪里?

生:飞机场

师:这就是浦东机场,日平均的起降航班达到了379次。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生:就是有379……

师:忘记了没关系,那我请问,每天不多不少准得来379次,是这样吗?

生:是的

师:这是你的认识,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就是每天起降379架

师:对,我同意你的意见,那么什么叫平均每天起降379架次?你说说看

生:就是一天起379架,第二天还是起379架。

师:这是你的理解,那么我们的平均数是这样得来的吗?都得是每人拍7个、7个、7个……是这样吗?那你理解理解,平均来了379架次是什么意思,你设想设想,今天有可能怎么样?

生:有可能比甲队强呃

师:你还想着比赛的事儿呢!你说说看 那个小姑娘。

生:有可能有一天比较少

师:她说有可能有一天比较少,那么还有可能有一天……?

生:比较多。

师:比较多,但是这些天把它们平了、平均了,平均每天来多少次?

生:379次

师:这个小朋友用自己的语言谈感受,非常好,我明白了你的意思,就是说,不见得每天正好来379架次,对不对?有可能比它——

生:多

师:有可能比它——

生:少

师:但是这些天平均起来,每天起降多少次?

生:379次.

师:就像这里,有的比7多,有的比7少,但是这4个平均起来是多少?

生:7

师:明白了吧?

生:明白了。

师:我们再来看,这是上海磁悬浮列车从周一到周五日均客流量。就是平均每天的客流量,为4000余人,你怎么理解这句话?每天不多不少整4000吗?你是怎么理解?那个男孩子。

生:我的理解是可能有些天比4000多,也有些天比4000少,因为那上面还有“余”字,就是除法中的余数。

师:还有可能比它多,还有可能比它少,但是,一起说——

生:平均了

师:平均起来大约是多少人?

生:4000余人

师:越感受越到位了。其实,在我们的网上还有好多关于平均数的介绍呢。平均数就在我们的身边。

师:接下来,这里有这样一个问题,想和你们一起来讨论。看到这幅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

师:1日来了多少人?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2日人数最多。

师:观察得太仔细了。你还知道什么啦?

生:我知道了5日的人数最少

师:观察得也细心,那么1日来了多少人?

生:1日来了1100人

师:那么2日来了多少人?

生:2日来了1300人

师:3日?

生:3日来了1000人。

师:4日来了?

生:4日来了9000人?

师:哇!900人,没关系的。900人。那5日来多少人,一起来说。

生:700人。

师:小朋友们好厉害,这样一幅统计图你们读懂了这么多的信息。这儿写的是五一期间北京自然博物馆门票售出的统计图。那么,看到这些信息,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它们总共加起来有多少人?

师: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星期六和星期天还有多少人?

师:你还想往下知道呢。你很好奇,好极了。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还想知道为什么2日的人数多一些,5日的人数少一些?

师: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我还想知道2日的最多的人数减去最少的人数得数是多少?

师:还想知道什么?

生:我还想知道这5天加起来平均分,每天有多少人?

师:看看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要了解呢。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我还想知道下个星期二比这个星期二的多还是少?

师:会怎么样?你想预测预测是不是?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那我先提一个要求,不许计算,估一估,看了这幅图,请你估计一下这5天平均每天大约来了多少人?大约平均每天卖出多少张票?同学们,估计就可以不准,只报你猜的那个数。

生:1000多

生:我估计是5300人

生:我估计是4000多人

师:平均每天来了多少人,估计估计。

生:我估计是700左右

师:700左右,你?

生:我估计是4900人

师:我可问的是平均每一天。你说?

生:我觉得是2000多人

生:差不多是1000人吧。

生:我估计是5000人

生:我觉得大概是4000左右。

师:好了,这样吧,你们都把你们估计的那个数悄悄地藏在自己的心里。藏好了吧。估计得准不准,有什么办法吗?你有什么办法?

生:用计算器算一下。

师:你听一听,她说我们自己算一算,自己试一试,这是很好的学习办法,那接下来,我们就自己真的算一算,开始。先拿出笔来列出算式。你们愿意直接用计算器也可以,我来说数。第一个数1100,第二个数1300,第三个数1000,第四个数900,最后一个700。你算完了,好快啊,一会儿要介绍你怎么算的。开始吧。平均这5天每天来了多少人?每天卖出多少张票?开始。

师:你怎么这么快啊,你没算你怎么就……你悄悄的告诉我。

师:哦,你用计算器算的,好极了。

师:有没有没算的,老师们,我有别的好办法。你过来,你没算,

生:用5000除以……

师:你也是算的 对不对?还有没有不算的?

师:你算完了,多少?报数。

……

师:先加法 再除法,就是谁的法?

生:陈露加除法。

师:你看看,条条道路通北京啊,你们选择哪一条路都是可取的。给自己掌声。

师:谁刚才估计的那个数和1000差不多?900多、800多、1100、1200,都算比较准确。因为我们说了,估计嘛,就可以不准。

师:估计得差不多的同学把手举起来。

师:你估计对了,祝贺你,你也对了。那3000的那位同学在哪儿呢?没关系,过来过来。谁估计3000多,5000是谁,4900的那位在哪里?

师:他们估计的都是900多,1000,1100,你估计的是6000多,你估计的是

生:4900.

师:你是

生:我是5000

师:你们不想跟同学们交流交流吗?你们怎么估计的那个数跟我们验证的结果差不多啊。请他们把经验介绍给咱们好吗?

生:请你们把你们的经验介绍给我们好吗?

师:找个你最信任的人

生:陈义涵。

师:你怎么不估计3000多,8000多,5000多?

生:我想吧,因为1日、2日、3日、4日和5日加起来就应该有5000多。可是平均每……,可是人家说是平均……

师:平均数对不对?你的意思是说,平均数不可能比那总数还多,对吗?这是你的意见。你们听懂了吗?还有什么意见吗?

师:你怎么不估计1500,2000啊?

生:因为我觉得1日至5日都是700的以上。所以……

师:那你为什么不估计1500啊?

生:因为它们的数量都比较多。

师:那你为什么不估计那多的去啊,你为什么不估计2000?

生:因为1日是1100,2日是1300,合起来就是2400了。再加上后面多的……

师:那我问你,你怎么不估计3000,4000整?

生:最多的才1300,还要平均分,那更加不行了。

师:那就不行了,最多的才1300,那你的意思就是说,怎么着这平均数也不能比1300要——

生:高

师:得在它的——

生:下面

师:那我估计是300吧。

生:也不能估这么低

师:为什么不能估这么低?

生:因为1日就有1100了

师:那我说我估300行不行?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因为最短的才700呀

师:最少的才是——

生:700

师:你们听出点儿味儿来了吗?他们的意思就是说,平均数要比最低的怎么样?

生:多一些

师:还得比最高的

生:少一些

师:那就是说,人家猜的,都在最低的和最高的里面来回来去的——

生:转悠

师:转悠,对不对?

生:对

师:可你们却跑它的上面去——

生:想了

师:知道平均数怎么找了吗?

生:知道

师:你看看,反正在它的里面来回的去——

生:转悠

师:转悠。不许跑它的外边去——

生:转悠

师:听懂了吗?同学们,吴老师非常的佩服一次就能猜得那么准的人,说明这些同学思考问题有根有据,譬如说这个同学她说平均数不能比总数高,那个同学说平均数不能比最高的那个数多,这个同学说还不能比最低的那个数少,他们思考问题有根有据,理应受到大家的表扬,但是我告诉大家,吴老师更佩服这三位,尽管人家第一次跑到外边去——

生:转悠

师:但是他们学会了碰到问题和同学们进行——

生:讨论

师:讨论

生:交流

师:交流,而且你们三个人特别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还能够接纳别人的意见来修正自己。我说像这三位小朋友这样学习,一定会进步得更——

生:快

师:更快,欢迎他们回去,好极了。

师:同学们,问题讨论到这儿,我还有一个问题呢:如果你是馆长,你一看,从2日开始来的人越来越少了,没有人来参观了,馆长同志,你有什么办法吗?你有什么想法吗,亲爱的馆长同志。

生:我可以发票让他们来,还打个广告。

师:还要打广告,你有什么办法?

生:我可以把票价优惠一点。

师:好一个女馆长啊,厉害,把门票降低下来。你有什么办法?

生:还有就是我可以为穷的人不要钱,免费演出。

师:多有爱心啊。

生:那人就变多了。

师:让有困难的人来参观我们的自然博物馆,是吗?好极了,你想说什么?

生:我想说可以免费送一些别人。

师:不错,你要说什么?

生:我可以把节目办得更精彩一些。

师:提高我们的办馆质量,我们把最好的自然标本引进来,可以不可以?

生:可以

师:当然了,你们还有很多很多智慧的火花,别着急,下课了……。还有很好的办法,你来说

生:就是每买两张票就送别人一张。

师:你这个馆长很了不起啊,行了行了。下课还可以交流。我会把你们的想法带到北京去,谢谢你们。

四、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接下来还有这样一个信息呢。你看懂了什么?看懂了吗?再往下看,小刚家各季度用水情况统计图,一季度用了多少吨?

生:16

师:二季度?

生:24

师:三季度?

生:35

师:四季度?

生:21

师:现在我们想求得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莫急,不需要计算,老师在这里给了三个不同的算式。每个同学独立思考,拿出你个人的意见。要想求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你是选择1、2、3哪个算式呢,想好了用手势告诉大家,1、2、3预备——开始。

生:1

师:人家有选2的,别着急。哎,你怎么又缩回去了,你选2,好,你也选2,过来过来。你也选2,过来。你呢,过来,同学们

霜缃牧 2020/10/15 7:46:53

四、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接下来还有这样一个信息呢。你看懂了什么?看懂了吗?再往下看,小刚家各季度用水情况统计图,一季度用了多少吨?

生:16

师:二季度?

生:24

师:三季度?

生:35

师:四季度?

生:21

师:现在我们想求得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莫急,不需要计算,老师在这里给了三个不同的算式。每个同学独立思考,拿出你个人的意见。要想求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你是选择1、2、3哪个算式呢,想好了用手势告诉大家,1、2、3预备——开始。

生:1

师:人家有选2的,别着急。哎,你怎么又缩回去了,你选2,好,你也选2,过来过来。你也选2,过来。你呢,过来,同学们选几?

生:1

师:同学们不支持你们,你们选几?

生:2

师:还坚持吗?

生:坚持

师:选1的出两个代表,你过来,你也过来,还有你也过来。一场辩论会就要开始了,到底选1对,选2对,我也糊涂了,你们能不能互相问问问题,谁来问?师:你来问。

生:请问题目中问的是什么问题?

师:回答

生:题目问的是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

师:接着问

生:好,现在请问一个季度有多少个月?

生:一个季度3个月?

师:那一年呢?接着问

生:那一年有多少个月?

生:12个月

师:既然——

生:既然一年有12个月,为什么要除以4呢?

师:而不除以——

生:而不除以12呢?

师:回答

生:因为它有4个季度,所以除以4。

师:快说呀,说

生:因为它问的是平均每个月

师:谁让你求——

生:谁让你求每个季度啊?

师:你要同意就到那边去啊,让你求每个季度了吗?

生:没有

师:那你干吗求啊?那你同意哪一个?赶快,站那边还是这边?

生:这边

师:你还求每个季度,给他提问,人家让你求——

生:人家让你求一个季度了吗?人家是让你求一个月的

师:平均每个月的

生:水的吨数

师:是啊,人家是让你求平均每个月的,你们说应该除以几?

生:12

师:我同意大家的意见,应该除以12,他们除以4了,有没有道理呢?

生:没有

师:那么你们求的是什么?平均——

生:每个季度用水情况

师:是吧,可惜人家根本就——

生:人家根本就没问平均每个季度用水多少吨?

师:人家问你们了吗,那你们还求?听懂了吗,同学们?

生:听懂了

师:有道理,你除以4是平均每个季度的,除以12个月是平均每个——

生:月

师:你除以365天是平均每——

生:天

师: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是几个人平均每天的?几口人?

生:3口人

师:老师告诉你,如果想求平均每人每天的,再除以3,吴老师帮你算出来了,

师:面对着这幅图画,你们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你想说什么?

生:我觉得他们一天用的水非常多。

师:那我们就去指责小刚吧,怎么那么浪费水呢?你们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你说

生: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他们最好平均每天少用一点水

师:那你就去批评他们,你想说什么?

生:我想说他应该珍惜每一滴水

师:他应该珍惜每一滴水,你想说什么?

生:我想说他应该把洗衣服洗澡的水留下来冲厕所

师:那你就去说他呗,他应该怎么样?还有没有想说别人的?

生:我想对他说:小刚,我希望你捐一点水到严重缺水地区

师:你们知道我最想说的是什么吗?

生:不知道

师:节约用水,从我自己做起吧。

师:好了,小朋友们,回到座位上,不知不觉,下课的铃声已经拉响了,你们告诉我,上课有意思吗?

生:有

师:还研究吗?

生:研究

师:下课不下课?

生:不下课

师:上课真的好?

生:好

师:那好,尊重你们的意见,再研究一个问题: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穿过了这片土地,平均水深110厘米,你们看谁来了?小明来了。哈哈,我不会游泳,但是我告诉大家,我的身高可是135厘米也,如果我在这条河里面玩耍,我有没有可能会遇到危险?

生:有可能

师:有可能,谁这节课还没有发言的,你来跟我们解释解释为什么,那个小朋友来,到前面来。为什么有可能遇到危险?你给解释解释什么叫平均水深啊?

生:因为……

师:平均水深是什么意思?

生:平均水深就是……

师:说明有的地方怎么样?

生:很深

师:还有的地方——

生:很浅

师:但是平均起来是多少?

生:平均起来是110厘米

师:那如果小明到了深的地方

生:他就会淹下去

师:你们听懂她的话了吗?

生:听懂了

师:这个小姑娘一节课没有要求发言,但是最后的解释精彩吗?

生:精彩

师:金口玉言啦。她知道平均水深110,说明有的地方比它深,有的地方比它——

生:浅

师:万一到了深的地方——

生:会淹下去

师:就是呀。你还有什么想法吗?

生:我觉得小明没有危险。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带个游泳圈就够了

师:什么?

生:因为他带个游泳圈呢

师:你好聪明啊,带个游泳圈就淹不死了。你还有想法?

生:我觉得小明会遇到危险……

师:还有可能碰到摔跟头,对不对?你们想的问题很全面,我们还可以下课接着讨论。

五、感受与收获

生:下课不下课?

生:不下课

师:上课真的很好吗?

生:真好

师:能告诉我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你最开心的是什么?你还有什么遗憾吗?谁能大声的告诉大家?

生:我最开心的是我学会了求平均数

师:你有所收获,还有什么遗憾的地方。你有遗憾的地方,说说看

生:因为时间不够,所以我们还没有学到更多的知识。

师:时间这么短就下课了,还想跟吴老师说什么吗?你说什么?

生:我说连半分钟都没到

师:连半分钟都没到呢,怎么这么短就下课了,你要说什么?

生:我觉得我很遗憾,因为我有一题答错了。

师:没关系,还有再努力的机会。你想说什么?

生:我觉得我很快乐,因为我学会了可以用除法求平均数。

师:他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你呢?

生:我有遗憾。

师:什么遗憾?

生:我就是对创造了要下课的人,指责他不对,为什么不让我们多学一点呢?

师:就是啊,怎么一节课这么短就拉铃了。同学们,吴老师也有收获,我认识了在座的每一位,是吴老师最大的收获,我也有遗憾,这节课我还有哪个小朋友没有请你来回答问题,举起手来。这个小朋友,这个小朋友,尽管我已经很努力了,但是还没有照顾到你,原谅我。有机会上课,我一定再请你回答好吗?我建议我们谢谢这两位老师,他们一直在那里为我们举话筒,一起说“谢谢老师”。

生:谢谢老师

师:好,全体起立,面向我们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说一声:老师们,辛苦了。

生:老师们,辛苦了 。

师:好,谢谢老师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