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道街社区改造(玉溪市大营街社区努力打造美丽宜居新社区)(1)

家家户户搬进滇中传统特色民居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实施领头雁、区域共建、先锋模范等特色党建工程,建强组织领导核心,做大做强集体经济,强化社区治理,规划建设“幸福小镇”,以实干促振兴,擦亮“云南第一村”名片。社区2017年被评为“首批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和“全国文明单位”,2018年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荣誉称号,2019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调优产业强经济,共享成果喜开颜

“党建 产业”,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2018年启动“退二进三”异地搬迁提档升级项目,逐步将玉溪卷烟厂滤嘴棒分厂、水松纸厂等企业搬迁至常里社区玉溪汇龙置业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工业用地,形成卷烟配套产业集群。盘活利用搬迁腾出来的土地,培育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第三产业,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该项目预计投资8亿元,计划三年完成。项目建成后,大营街社区经济将实现新的跨越。

“党建 民生”,共同富裕更上新台阶。2019年,社区居民人均纯收入28803元,居民退休金、学生补助与2012年相比分别增长46%和100%。自2018年开始,对年满60岁老年人发放600元重阳节慰问金,80岁以上老人每月额外补助120—400元。社区居民城镇医保、计划生育意外险、小区物管费用、公益设施建设维护费等均由社区统一支付。

四道街社区改造(玉溪市大营街社区努力打造美丽宜居新社区)(2)

幸福小镇——云南第一村

营造优美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小康村

不断完善公益基础设施。从1995年至今,社区先后投资3亿多元建设社区公益设施:建成大营街综合集贸市场、汇溪路和杯湖路2条高等级公路、自来水厂、汇溪电视台,为1025户农户安装程控电话。组建320人的专业绿化环卫队,把大营街社区公共区域清扫得整洁宜人。打造3.2平方公里、人均绿地面积达到69平方米的现代化生态村镇,建成了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的休闲娱乐区、住宅机关办公区、会展商住产业园区。

改善住房质量,提升人居环境。社区历时10年的努力,先后启动并完成两轮拆旧建新工程。现在,居民家家户户搬进了斜顶灰瓦、粉墙彩画、兼具中式风格和滇中传统特色的民居,人均居住面积由原来50平方米增加到80多平方米。院落之间花草相隔、溪水淙淙,整体环境宁静优美,为居民构建了宜居幸福的美丽家园。

四道街社区改造(玉溪市大营街社区努力打造美丽宜居新社区)(3)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以德治理树新风,乡风文明传美德

加强居民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道德讲堂、善行义举宣传、文明星级户评选等文明宣传,营造崇德尚善的文明社风。在居民小区打造党建文化园,把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推进移风易俗,倡导勤俭节约、理性人情消费,严格执行殡葬改革制度。家家文明、祥和、互助、友爱、诚信、平等的文明新风正在形成。

守好用好精神文明建设阵地。继续推广“善行义举榜”建设工作,利用汇溪电视台、宣传栏、文化墙、建筑围挡、电子显示屏、微信等平台和载体,加大对疫情防控、创建文明城市等公益广告的刊播。以“四德工程”为重点,建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唐琪小区新时代文明时间广场,大力倡导志愿服务,开展以春节、清明、端午等为主题的“我们的节日”传统文化节庆活动,提升市民精神文明素养。

四道街社区改造(玉溪市大营街社区努力打造美丽宜居新社区)(4)

病有所管——居民获得幸福感

“三治”结合强治理,共建美丽新家园

民主自治强基础。认真落实基层自治制度,实施“党建 民主协商”,搭建协商平台,实现“大家的事大家商量”。实施“党建 红色物业服务”,成立绿化环卫队,提供居民小区的绿化卫生服务。建立“勤奋敬业岗”和“服务奉献岗”,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实施“党建 环境自治”,鼓励居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依法治理促保障。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聘请专家到社区开展党规党纪、法律法规等专题讲座。2016年社区组织修订完善社区居民公约,强化依法治理社区。在社区治安综合治理方面,定期研究解决矛盾纠纷,成立网格联防队,调处居民纠纷,帮助居民解决困难问题。

(文/戴 蕾 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道党工委

图/李玉星 中共玉溪市红塔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 苏宇箫)

2020年第11期《社会主义论坛》“彩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