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导航软件自启怎么关闭(手机导航的这个功能让你我面临更多危险)(1)

很多人看到这个画面都不会陌生,这是高德地图的上报路况信息界面。那么,你有没有琢磨过,“警察”一项是什么意思?

如果说,这个图标能让高德知道交警执法信息(查违法、查酒驾),进而根据这个信息规划线路、自动绕开相关路段,而代驾司机也可以根据这个信息揽生意,你觉得应不应该提供这一信息?

而经周到君实测,这一功能确实已存在一段时间,而且还不止高德具有。

车载导航软件自启怎么关闭(手机导航的这个功能让你我面临更多危险)(2)

■图/海洛创意

从导航软件能查到交警执法活动信息,这是周到君看《中国消费者报》得到的信息。

该报道称,代驾司机会根据导航的这个功能去“揽活儿”,搞得交警都得问这些司机怎么会“我们走到哪里你们就跟到哪里,怎么消息这么灵通”?于是,代驾司机拿出递给交警,并告诉交警,手机导航地图对哪里有警察执法活动显示得十分清楚。“你们的‘秘密行动’酒驾司机们早就可以知道。”

车载导航软件自启怎么关闭(手机导航的这个功能让你我面临更多危险)(3)

听了这个,当时跟着交警查执法的记者立即拿出手机,打开高德导航地图查验,果然在记者所处位置显示有一个“红色警察大檐帽”的标识,同时地图显示此处已经被路过的司机上报了102次警察查车的信息。

这位代驾司机还表示,不仅代驾司机会看手机导航地图去“揽活儿”,看到提示的酒驾司机有可能也会根据这“救命提示”,绕开“敏感地带”。

事实上,网上有不少网友都表达了对此功能的赞赏:

“上次我喝了一小杯啤酒后去北京西站附近送人,就因为有这个查酒驾的信息,成功避开了交警的盘查,挺险的!”

“我也注意到这功能了,如果需要肯定得绕着图标走,现在酒驾记12分,扣半年驾照,醉驾更是直接吊销驾照,还得拘役。”

此外,据说因为查酒驾会导致一定程度的道路拥堵,高德地图还会“执意”安排驾驶员避开这一地区——

车载导航软件自启怎么关闭(手机导航的这个功能让你我面临更多危险)(4)

上述信息是真是假?6月27日,周到君在办公室里用手机体验了“上报警察”的操作。点开高德地图,上报路况界面显示有事故、警察、施工、拥堵、积水、封路这6个选项(见开头图片)。

点击警察后,选择同向车道或者对向车道,填写详情和拍照后就可点击提交。

车载导航软件自启怎么关闭(手机导航的这个功能让你我面临更多危险)(5)

周到君并没有写详情和提交照片,直接选择同向车道后就点击提交,之后周到君办公室所在地出现了“红色大檐帽”标识。不过,过了1分钟左右后,这个上报信息就消失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系统自动判定这个信息不准确(因为周到君这时在办公楼里)。

车载导航软件自启怎么关闭(手机导航的这个功能让你我面临更多危险)(6)

之后,周到君咨询了高德客服人员,他们的回答与App内的规则基本相同:上传交通信息需要定位和照片,还有配图说明,通过审核后,就会显示在路况信息中(周到君刚刚无图片的举报应该是没通过审核,但只显示在举报人的手机上)。如果后续有人继续上传该信息,则该信息存在的时间会延长;若没有人上传,那么信息大约会停留10多分钟至半小时。

27日晚间10点、11点左右,周到君两次手动浏览了整个上海外环以内的路况,没有“警察”的标识,但无从判断是真没有还是没人上报。

根据测试,百度地图App同样具有该功能,其上报交通信息的页面几乎与高德完全相同,其过程也基本相似。

车载导航软件自启怎么关闭(手机导航的这个功能让你我面临更多危险)(7)

不过,腾讯地图App、凯立德导航App都没有相关功能。

事实上,上述手机App不仅具有上传警察执法信息的功能,而且还鼓励用户上传这类信息。众所周知,注册过的

高德用户,可点击图标将路况随时上传获取金币,金币可用来抽取商城的任意礼品,如购物卡、加油卡。

车载导航软件自启怎么关闭(手机导航的这个功能让你我面临更多危险)(8)

高德客服对此的解释是,“只要用户上传的路况信息不涉及违法事项,都可以审核通过,如影响使用可自行关闭”。

但通过报纸报道及网友反馈,我们知道这个功能确实为违规者逃避处罚提供了便利条件,助长了酒驾者的侥幸心理。

车载导航软件自启怎么关闭(手机导航的这个功能让你我面临更多危险)(9)

事实上,高德地图对这一功能做过修改:据报道,2年多前,当用户进行自驾导航后,点开“报路况”后选择“警察”图标,就会出现“抓违章”和“查酒驾”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查酒驾的字样是高德事先给定的。现在这一功能改版后,没有相关固定字样,文字、图片信息全部来自用户。可见,高德也在规避其中的法律风险。

有律师就指出,高德等手机导航商家还是应该正视这个问题,毕竟该功能对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可能造成不利影响,要从源头上堵住漏洞,比如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屏蔽相关字词,从管理上做好应急处理机制,一旦发现类似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当然,用户在享受新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更要依法合理使用各种新型体验功能,不给其他公共利益造成干扰或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