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9日是个难忘而愉快的日子。这一天,我以一名假老师的身份参加“家长走进课堂”活动,与孩子们一起探寻破解魔方的秘密!我是前段时间为圆童年魔方梦而迷上魔方的,此次受班主任之邀来到孩子班级现学现卖,主要是想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辅导孩子们用最简单的方式快速入门,玩转魔方。

正式开讲之前,我简要科普了一下魔方的有关知识。魔方是一款经典的益智玩具,是群众性健脑神器,它是匈牙利的鲁比克教授在1974年发明的,岁数比我还大。自其问世以来,魔方风靡全球、经久不衰,可谓男女通吃、老少皆宜。那么,它的魅力究竟是什么呢?我归纳了一下,感到主要有以下原因:

魔方充满未知性。魔方千变万化,容易激发人们的无序运动探索欲。以标准三阶魔方为例,据测算共有4300多亿亿张变化的“面孔”,换句话讲,你每玩一次魔方就像是沙漠里找沙子,你就是玩一辈子也几乎没可能找到同一粒。

魔方要在方位性。魔方纵横旋转,能够训练人们的空间位移判断力。当你练到一定境界,做某一步旋转时就会精确感应到各色块的位置变化,从而预判魔方走向该如何接力做好下一步旋转,从而锻炼眼、脑、手的协调运作能力。

魔方具有挑战性。根据竞技三阶魔方段位执行标准,复原时间超过90秒的为初级魔童,60秒至90秒为中级魔客,45秒至60秒为高级魔圣,30秒至45秒为超级魔仙,30秒以内为特级魔神。这有点像闯关游戏,很有吸引力。

魔方自带神奇性。比如说任意一个角块除了三个空气面,可跟另外三个相邻面随意做切割运动,并且保持不散架,这像真人切割魔术那样令人费解。当然内行人都知道,它靠的其实是滑块与滑动槽,而不是魔性的磁力。

魔方真的是个超级有意思的东西,如果大家愿意花一点时间研究它,就一定会爱上它。从三阶开始入门,搞懂弄通之后再去试试四阶、五阶、七阶等高阶魔方,融会贯通之后再去玩玩魔粽、魔蝶、魔表等异形魔方,练练速拧、盲拧、单手拧等花样玩法,相信大家一定会在不断地探索与提速中学有所成、无师自通,感受其乐无穷!

言归正传,究竟该如何还原魔方?魔方还原主要靠“经验+公式”,所谓公式就是一组连贯的旋转动作,而三阶魔方光CFOP公式就有119个,听着就头大。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帮助初学者入门?能不能少记一些公式?

我请小朋友猜猜看最少需要记多少个公式,大都回答一百多个公式再少也得记背十个吧。我请七嘴八舌纷纷猜测的小朋友安静坐好之后,大声宣布: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我只教你们一个公式,就能把它搞定!当然,这个公式是一组极其相似的公式组。是的,只需要一个!没错,你没有听错,为方便毫无基础的小朋友从零开始学魔方,我经过反复研究,综合各家经验,总结了一个公式搞定魔方的“大招”——单手公式。

随后,我就从“底棱归位”做好“十字架”说起,逐一介绍每个步骤的还原方法和公式应用。小朋友们听说只需一招搞定,听得都特别认真。期间,为了帮助大家树立信心,我与率先完成第一层复原的同学合影,并请林杰睿同学为大家演示如何用两三分钟还原魔方。这个方法特别奏效,小朋友从畏难到喜欢,研究魔方的兴致更加高涨。

与“底棱归位”遥相呼应,“顶棱归位”作为还原魔方的最后一步。在教学时我告诉同学们:“大家注意了,见证奇迹的时刻就要到了!”在小朋友关注和期待的眼神中,讲解完动作要领的我嘁哩咔嚓一顿扭,几秒钟的时间,一个完全复原的魔方出现在手中,大家顿时欢呼雀跃起来。

示范讲解结束了,但问题接踵而来。在接下来有限的互动时间里,我尽可能逐一解开小魔友心中的疑惑,让他们体验到玩魔方的乐趣所在。活动结束前我还特别提醒大家:今天的课主要是带着大家用一个极简招式打了通关,解决一个“会”的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如果还想更上一层楼,就必须多记公式、多练指法,努力解决“快”的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今天学得很认真,只要勤加练习十字架归位和左右手公式这两大基本功,六面还原便不再遥远。最后,我们一起感谢李毅老师贡献出宝贵的辅导课时间,提供这学习交流的课堂,让我们度过了一段愉快而难忘的魔方时光!

〖林子亮剑:一招拿下三阶魔方〗

单手公式基本概念:右手公式=以方形右下角为起点画方框=右上+上左+右下+上右,口诀为右上回回;左手公式=右手公式的镜像公式,又称反手公式,口诀为左上回回;相应的左右手逆公式又称反向公式,即倒走方框。

☆底十字(底棱块):白芯朝前(前面为近己面,后面为远己面),左手姆指、中指摁住白芯、黄芯,通过旋转各面,将四个底棱转至左右面的上棱或上下面的右棱,并将相应的十字架位转至上边或右边,按照红绿橙蓝的顺时针次序旋转归位。若上边和右(左)边的相邻架位搞反,只需将白芯朝上,先做右(左)手公式,再做右(左)上,即可调换。此步为基础动作,仅在调换架位时涉及单手公式,且左手全程不动。

☆第一层(底角块):将白色角块转至相应角位,若在第三层右(前)侧,做一遍右手(逆)公式;若在第一层右(前)侧,做两遍右手(逆)公式,做第二遍前先已调到第三层的白角转至相应角位;若在第三层顶侧,做三遍右手公式。

☆第二层:先对小T,即前后左右四面中心块与第一层对齐;再对大T,即将第三层棱块与小T对齐后转至非顶色的另一侧。准备就绪后,大T面朝自己,若顶棱在左(右)面,先做右(左)手公式,再做左(右)手公式,即可归位。

☆顶十字:让顶面的“独芯块”“一字型”“V字型”对着后面,顺转前面+右手公式+逆转前面,重复此组动作直至出现十字架(顶面缺四角)。有时会遇到直接出现“超级十字架”(缺仨角呈小鱼型,缺俩角呈由或八字型)。

☆顶面归位:将黄顶倒扣,若右下角块黄色在右(前)面,做两遍右手(逆)公式,归位后逆转底层继续下一个。

☆换角换棱:换角——完全复原的一面朝左面(若无复原面就任意面做两遍),先做右手变异公式(上左做两遍),再做右手变异公式(上左做两遍,随即左上、上左,接着完成右手公式后两步,最后补一个左下);换棱——完全复原的一面朝自己(若无复原面就任意面做两遍),其它三面若需逆(顺)时针换棱,即右(左)棱换到后面,只需依次做右(左)手公式、左(右)手公式、右(左)手逆公式、左(右)手逆公式各一遍。至此,整个魔方完全复原!

如何快速懂魔方(一朝登台魔方课)(1)

如何快速懂魔方(一朝登台魔方课)(2)

如何快速懂魔方(一朝登台魔方课)(3)

如何快速懂魔方(一朝登台魔方课)(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