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演员王劲松在上海白玉兰电视剧大师班的论坛会上说:

“什么时候我们这个职业变成了背台词都要被表扬的职业了。

背台词是什么?是你上战场的那支枪。

你能告诉我说你到了战场没拿枪吗?你多不要脸呐?”

王劲松的全部经典电影(王劲松的成名史)(1)

这段直接讽刺流量演员们的言论一出,王劲松就被送上了热搜。

不少流量明星的粉丝表示不服,

王劲松这人是谁?他凭什么有底气这么说?

或许翻开他的履历,你会找到答案。

王劲松的全部经典电影(王劲松的成名史)(2)

一、舞台上的“墙”

1967年出生的王劲松和很多演员一样,

你或许叫不出他的名字,但你一定能记得他在剧中的角色。

杨金水、言侯爷、李默群、东叔....

王劲松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家境算不上优越,但也不愁吃穿。

父母对他最大的期盼就是将来能够考上大学,找份稳定的工作。

可惜在高考时王劲松不幸落榜,没能实现父母对他期盼的大学梦。

父亲原本希望他可以复读,明年再考,考不上大学就上个大专。

可王劲松却报考了江西省戏剧学校。

原因很简单,当时江西省戏剧学校来当地招生,条件十分简单:

男生身高一米七五以上、形体协调、声音条件好。

原本就对表演有些兴趣的王劲松决定试一试,没想到身高1.79的他果然被录取了。

王劲松的全部经典电影(王劲松的成名史)(3)

害怕父亲生气的王劲松始终不知该如何告诉父亲,

直到开学的前几天才鼓起勇气向父亲坦白。

父亲听后面色铁青,一言不发,站起身就回了房间。

母亲则埋怨他自作主张。

这一晚父子俩谁都没有睡好,横在他们中间的,除了破碎的大学梦,还有高额的学费,

艺术院校的费用比普通大学要贵上很多。

当王劲松起床时,父母已经出门上班去了。

在客厅的餐桌上,父母留下了积攒多年的血汗钱。

揣着这沉甸甸的“巨款”,王劲松独自坐上了前往南京的火车。

为了节省费用,傍晚时分王劲松下了火车后,没有选择在附近的旅馆停歇,

而是连夜徒步往学校走去。

至今王劲松都记得那条漫长的路,他从傍晚走到了黎明。

这条路就如他之后的演艺之路,漫长、孤独、艰辛,

不过最终都会到达目的地,迎来黎明的曙光。

王劲松的全部经典电影(王劲松的成名史)(4)

到了学校后,王劲松才发现,他这个身材高挑、四肢协调的普通学生,

在班里只能当队尾。

与他同班的侯勇、周惠林,都是科班出身,

而他这个没有任何表演经验,也没接受过这方面学习的“门外汉”,

与他们的成绩相差甚远,即使他日夜苦读也追赶不上。

连老师都觉得他这个瘦竹竿不是块表演的料。

好在上天没有抛弃他,有一个人看到了他的努力。

这个人就是王劲松的恩师程俊。

程俊老师看出王劲松是个努力的孩子,只不过是底子差了些。

不忍心放弃王劲松的程老师决定帮这个孩子一把。

于是在大一的暑假,程俊老师提出来要帮王劲松补课。

这让正在迷茫中的王劲松感动不已。

那一个暑假,程俊老师对王劲松倾囊相授,

从表演知识一直教到美术、音乐等艺术知识;从表演技巧一直教到礼仪坐姿。

王劲松也对得起老师的教导,每天勤学苦读,恨不得用一个假期把所有的知识都学完。

通过师生二人的共同努力,王劲松可以一个人饰演话剧《雷雨》中的所有男性角色。

这让程俊老师和王劲松都骄傲不已。

直至今日,王劲松都感念着程俊老师对他的栽培,

正是有了那一个假期的补课,才让王劲松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也让他对自己重拾了信心。

王劲松的全部经典电影(王劲松的成名史)(5)

毕业之后,成绩不错的王劲松被分配到了南京话剧团工作。

听着是份光鲜亮丽的工作,实则王劲松却过上了食不果腹的日子。

话剧团这种地方,很讲究按资排辈,要想当上主演,总是要熬上好几年。

所以进团之后的王劲松,主要的工作就是帮忙搭布景、搬东西,

偶尔演演不起眼的小角色,有时都没有台词。

最惨的一次,王劲松被要求在台上演一面“墙”。

套上黑白两色的袍子,几个人站成一排,这面是黑墙,转个身就变成了白墙。

事业上的打击让王劲松对前途感到迷茫与无助,而更让他无助的是现实的残酷。

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除去租房的费用,剩下的钱根本不够他吃饭的。

为了节省饭钱,王劲松经常吃馒头和咸菜,就这样还时常入不敷出。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王劲松终于扛不住了,

踌躇满志的他不甘心就这样在团里得不到应有的待遇。

于是他找到了话剧团的团长,将他对团里制度的不满一股脑地发泄了出来。

团长听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特批每个月给他多发30元的补助,

并且给他解决了住宿的问题。

最后团长语重心长地跟他说:大家都在为了自己的事业努力,每一个人都经受过不少委屈。

我们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变得强大,少受委屈。

王劲松的全部经典电影(王劲松的成名史)(6)

在团长的关照下,团里把资料室隔出了一间屋子给王劲松住,

与其说是房间,不如说是一块地方,一块只能放下一张床的地方,没有家具、没有卫生间。

即使这样,王劲松仍然十分满足,同时他也在心中默默记下了团长的话,

只有更加努力,以后才能少受委屈。

住在资料室的那些日子,王劲松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看书,

守着资料室这个“宝库”,王劲松岂能浪费资源,

从曹禺到莎士比亚,资料室里的书籍资料他全部都看过一遍。

正是由于大量的知识积累,日后王劲松在出演角色时,

才会更加能够领悟角色以及那个时代的背景。

当王劲松拍摄某段戏时,如果恰好那个场景、那个角色的心理状态、那个人物的经历,

他曾经在书中看到过,他就会格外的感激。

王劲松的全部经典电影(王劲松的成名史)(7)

二、被傅彪踹成了“中国第一太监”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视开始普及,

电视剧行业也开始成为了热门行业。

同样是表演,电视剧的门槛要比话剧低很多,而且对演员的需求范围也更广,

无论男女老少,都有角色可以出演,不需要按资排辈。

这让王劲松看到了希望,于是他也开始“下海”演电视剧了。

有着表演基础的王劲松很快就在群演的圈子里站稳了脚跟,

角色也从没有台词的小龙套,变成了有一定戏份的配角,很多剧组拍摄时都会主动联系他。

他的收入也跟着多了起来,不用再过吃咸菜和馒头的苦日子了。

已经三十而立的王劲松,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他的生活开始步入了“正轨”。

可是一个人的出现却打破了他的“平静”,这个人正是王劲松的恩人傅彪。

王劲松的全部经典电影(王劲松的成名史)(8)

1999年,王劲松出演了禁毒题材的电视剧《等你归来》。

剧中王劲松饰演的角色和主演傅彪有不少对手戏,一来二去两人便成了朋友。

那时傅彪已经凭借《甲方乙方》、《没完没了》等作品家喻户晓,

而王劲松这时则是一个跑了10年“龙套”的龙套演员。

作为知名演员,傅彪没有明星的架子,十分平易近人。

拍戏之余总是喜欢拉着王劲松谈天说地,两人还经常一起出去兜风。

在一次聊天中,惜才的傅彪跟王劲松说:

“劲松,你是个好人、好演员,但是待在这个地方可能会被埋没掉,你应该去北京发展。”

王劲松听后笑着摇头:“我在这里挺好的,去北京人生地不熟,

还要四处求爷爷告奶奶的,多丢面子。”

傅彪听完之后一下子就急了:“你以为你现在就有面子?

一次主角没演过,都是些跑龙套的角色,你有啥面子?”

不由王劲松分说,傅彪直接告诉他:过完年来北京找我!

王劲松的全部经典电影(王劲松的成名史)(9)

傅彪的话虽然很有道理,可是对现状满足的王劲松并没有下定决心去北京拼一把。

剧组杀青之后,他便回老家过年去了。

谁知刚刚大年初六,王劲松就接到了傅彪打来的电话:“年也过完了,你赶紧来北京吧!”

王劲松一看傅彪这么热情,于是就买了张车票,前往北京看望傅彪。

当天傅彪特意开车去火车站接王劲松,却看到王劲松只拎着一个小包。

原来王劲松这次只打算来看望一下傅彪,并没有下定决心在北京打拼。

恨铁不成钢的傅彪直接带着他就去置办行头,就这样,王劲松被傅彪“踹”到了北京。

之后的日子里,傅彪把王劲松介绍给了不少的圈内人,

告诉对方王劲松演技好还便宜,并且承诺如果请王劲松演戏,他就免费客串。

有了傅彪的牵线搭桥,王劲松不用“丢面子”就得到了好几个角色。

有表演功底又肯踏实拍戏的王劲松,渐渐也积攒了不少自己的人脉,

很多和他合作的导演都愿意和他再度合作,这其中就包括导演张黎。

王劲松和张黎的首次合作是电视剧《锦衣卫》,王劲松在剧中饰演皇帝朱由检。

拍摄期间王劲松对角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分析,

与导演张黎对人物的刻画和表演方式上不谋而合。

王劲松的全部经典电影(王劲松的成名史)(10)

2006年,导演张黎在筹拍《大明王朝1566》时,便想起了王劲松。

在这部众星云集的电视剧中,王劲松饰演了一个很有分量的角色----太监杨金水。

为了不让自己的演技拉胯,王劲松每天都会写下大量关于人物的分析与理解。

在剧中仅仅一个喝茶的动作,王劲松就设计了好几种不同的表演方式。

得势时,与大臣们喝茶,他端着茶杯,一只手惬意地用茶盖拨开茶叶。

算计时,他单手举起茶杯,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

面对敬重的干爹时,他双手捧杯毕恭毕敬。

正是他的这些小心机,让杨金水这个角色的复杂性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王劲松在拍摄这部剧时不仅在细节方面下足了功夫,同时也做出了很多的“牺牲”。

剧中有一幕是小太监为了试探杨金水是不是真疯了,从而往他脸上扎针。

为了拍摄出真实感,剧组特意请来了老中医,将针真的扎在了王劲松的脸上。

可是皮肤是有弹性的,针扎上之后,过一段时间就会脱落,王劲松就需要重新再被扎一遍。

还有一场戏是需要往杨金水身上泼冷水,拍摄时正值寒冬,

王劲松愣是被泼了12桶冷水才拍完这场戏。

王劲松的全部经典电影(王劲松的成名史)(11)

这样的付出确实为他带来了回报,

王劲松饰演的杨金水被誉为“中国近三十年来的第一太监”。

尽管这个名号不好听,可是它却是对王劲松表演的一种认可。

王劲松的全部经典电影(王劲松的成名史)(12)

凭借着《大明王朝1566》这部电视剧,王劲松在北京圈内彻底有了名气,

可惜那位把他踹来北京的老大哥已经不在了。

2004年,正在拍摄《恰同学少年》的王劲松从媒体上看到了傅彪患病的新闻。

不久之前见面还好好的大哥怎么会突然身患重病,王劲松赶紧打电话给傅彪求证,

没想到电话那边的傅彪已经被诊断出癌症晚期,无药可医。

傅彪临终前,王劲松前去探望,放心不下这个小老弟的傅彪,

拉着他的手告诉他:你以后就演老生,演老生有饭吃。

看着已经病重的大哥还在为自己的前途考虑,王劲松泪如雨下,

他把傅彪的这句话狠狠地记在了心里。

也正是因为傅彪的这句话,王劲松日后的演艺事业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高。

王劲松的全部经典电影(王劲松的成名史)(13)

三、我为“东叔”准备了三十二年

关于王劲松的演技,知乎上有人这样回答:

有些演员演得好,他演几部戏后,你就能从人海中认出他来;

而有些演员根本就是入错行的特工,演得角色你全都记得住,

可他迎面从你身边走过,你却未必能把他抓出来。王老师更像第二种。

确实如此,很多人在看到王劲松饰演的角色时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他到底是不是演那个谁的演员,看着挺像又不是很像,这可能就是一个演员最大的成功。

在《大明王朝1566》之后,王劲松出演了不少角色,

虽然都不是主演,可是这些角色的表演都是可圈可点。

2015年,一部《琅琊榜》火遍全国。

正午阳光成为了良心制作的代表,剧中的一众演员也跟着火了起来。

胡歌、王凯这些主演爆红,丁勇岱、刘敏涛、王劲松、刘奕君这些配角,

也跟着被观众注意到了。

王劲松饰演的言阙言侯爷也因为正义感爆棚而人气飙升,成为了观众十分喜爱的一个角色。

同时王劲松那精湛的演技也开始被观众注意到。

之后王劲松又在《军师联盟》中饰演了荀彧,他与于和伟的对手戏简直让人拍手叫绝。

王劲松的全部经典电影(王劲松的成名史)(14)

2019年,王劲松参演了缉毒题材的电视剧《破冰行动》。

剧中王劲松饰演表面上温文儒雅的人大代表,

背地里却是一位贪得无厌、控制欲极强的大毒枭“东叔”。

为了把角色更好地诠释出来,王劲松对人物的造型、现场道具摆放花了不少心思。

无框的金丝眼镜、对开襟的马褂,这些都体现出了林耀东的表面斯文。

无论何时,有强迫症的林耀东面前的桌子上,

东西永远是整齐地码放着,这些小细节将东叔的形象变得立体、生动。

在饰演东叔这个角色时,王劲松的动作并不多,

甚至连表情都不太多,很多东西他都是靠眼神表演出来的。

阴狠狡诈、城府极深的东叔成为了《破冰行动》中最强硬的存在。

也正是凭借着东叔这个角色,王劲松拿下了最佳男配角奖。

也是凭借着东叔这个角色,大家终于记住了这个演员叫做王劲松。

在发布获奖感言时,王劲松说:我为了林耀东这个角色准备了32年。

王劲松的全部经典电影(王劲松的成名史)(15)

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坚持与努力。

在演艺圈的这些年,王劲松对于每一个出演的角色都投入了百分之百的认真与执着。

他曾说过,你要把这个角色拆分成200个零件,你就可以演好他。

在拍摄每一个角色之前,无论戏份多少,王劲松都会做大量的功课,尤其是古装剧,

他会提前研究好角色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物的喜好特点。

他还会给剧组道具提供很多有用的知识,

例如什么朝代的摆件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个历史人物有喜欢熏香等等信息。

拍摄过程中,王劲松更是会为了演好角色尽最大可能地“牺牲”自己。

在拍摄《理想照耀中国》时,王劲松特意为了角色瘦到58公斤。

他饰演的炊事班长老钱,最后不幸牺牲,倒在雪地里最终被大雪覆盖。

王劲松为了演好这一幕,他特意提前将自己的四肢冻木,以免在拍摄时不自觉地颤抖。

为了演出真实的场景,王劲松就躺在大雪中,等待着雪一点一点地将他覆盖。

正是这种对艺术的执着与认真,

才让他可以“狂妄”地去批判那些连台词都不愿意记的演员们。

王劲松的全部经典电影(王劲松的成名史)(16)

其实演艺圈里有不少像王劲松这样的演员。

他们只想踏实本分地演戏,不想要靠流量、热度来换取关注度。

或许观众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却能清楚地记得他们饰演的每一个角色。

这或许才是一个演员最大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