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心慌心悸可能是脾虚(婆婆频觉心慌原是宿食积滞所致)(1)

吴英正在为患者把脉问诊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廖仕祺 通讯员周珊)七旬老人频繁感觉心慌慌,以为心脏旧疾复发累及消化系统,好在中医专家精准望闻问切,才知是无节制饮食,重油荤腥致脾胃损伤,从而导致“宿食阻心”。“吴医生,感谢您的10副中药汤剂,让我心不慌了!”前日,71岁的郭婆婆特地绕道至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中医科门诊,向坐诊的吴英医生表示感谢。

今年春节期间,因子孙团聚,一时高兴的郭婆婆食欲大开,各种腊味吊锅、山珍海味配浓汤三餐不断,起初只觉上腹部饱胀,随后便出现了胸口憋闷、心慌等不适。“难道是冠心病旧疾复发了?”吓坏的家人赶紧将老人送至附近医院检查,排除了高危心血管疾病的可能,但心脏室性早搏的问题依然未得到缓解,甚至进展成食欲不振、口臭、打嗝、嗳气、排气不断等异常表现,严重影响了郭婆婆的日常生活。

在服用多种心血管、健胃消食等药物效果不佳的情况下,经人介绍,一家人来到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中医科门诊就医。经详细了解病史、患病经过,结合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接诊专家吴英副主任医师认为,郭婆婆是由于过量食用肥甘厚味、五味过极,饮食停滞中焦化为宿食积滞,伤脾碍胃,脾之运化升清功能失职,胃之受纳腐熟功能下降,脾升胃降失调;又有宿食积滞化热,这才产生了一系列消化系统症状。她进一步解释,正是因为患者宿食积滞,损伤脾胃,致气机失调,气滞血瘀,心血瘀阻,这才引发了心律失常。

好在及时明确病因,为从根源上解决病痛,吴英为郭婆婆量身制定了清热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等个性化的中药治疗方案,按疗程服用十日后,郭婆婆的心律恢复正常,胸口憋闷、腹部胀痛、口臭、嗳气、通气不畅等消化系统不适消失。

每年春节后,因饮食不节制引发消化系统疾病而就诊的患者不在少数。吴英表示,这其中不乏像郭婆婆这样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还有饮酒过量、饮食不规律、吃剩菜剩饭及大量食用腌制食物致病的人群。她指出,由于老年人咀嚼及消化能力相对较弱,基础疾病较多,一旦饮食不加以节制更易诱发消化系统病症,甚至继发心脑血管等意外。

她呼吁老年人群,饮食应尽量以清淡为主,不宜吃太多油腻的东西,最好选择较软或已切碎的食物,避免进食过于生硬。一旦因饮食油腻出现肠胃饱胀不适,可适量饮用红茶,起到消食作用。若不小心吃太饱,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通过按摩足三里、内庭、天枢等穴位缓解。若饮食不当后,出现心律、神经异常,则应立即就医排除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完善消化系统等检查,积极遵医嘱对症治疗。

来源: 荆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