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巷公园(四译打铁巷)(1)

“中式英语”丢了谁的脸?结论似乎不言而喻,丢了我们这个城市的脸,而这话的潜台词似乎是“地道的英语可以让我们这个城市长脸”,细细琢磨,好像也未必,换位思考,我到过伦敦、旧金山、多伦多等城市的唐人街,各种五花八门的“洋式汉语”、“港味中文”比比皆是,我满头雾水,七猜八猜,只觉得好玩,谈不上什么丢脸不丢脸,再说那里华洋杂处,太地道的汉语或许反而会水土不服的。

不久前听了一个“中式英语”的笑话,说是古诗“松下问童子”,被译成“Panasonic ask a boy”(松下电器问男孩),这说明了眼下国人不是英语水平不行,而是汉语水平一塌糊涂,要说丢脸,这才是丢到了家。

我到了莫斯科,发现人家的国际超级大都市里,那地铁、公交、马路,乃至厕所,一律纯俄文,没有半个异国字,根本就没有“俄式英语”生存的空间。

汉语拼音拼错了,那肯定不行,这没有丝毫讨价还价的空间,我们闽南口音,十有五六要拼错的,所以一定要查字典,但“金山站”标一个“jinshanzhan”是否有必要,这个东东老外看不懂,老内不需要看,小朋友可看可不看,标了是否多此一举?还不如标Jinshan Station。最搞笑的就是早年我们铁路的绿皮列车,就单独标一个cesuo,朋友问我这“豆芽菜”什么意思,我差点被问住,幸好恍然大悟,是“厕所”的汉语拼音,你比我更懂!

有人建议我们城市所有的英语标注应该先请一个英文系的教授或者一位潘威廉式的老外把关一下,如此肯定可以大大减少“中式英语”的“诞生”。我认为即便如此也很难做到万无一失,汉译英有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也往往未必就有一个非黑即白的对应,比如我们老厦门的“打铁巷”,老外专家可能译成Blacksmith lane(铁匠巷),国内的英语教授可能会译成Lane of Forged iron,而最后厦门地名办的办法最可能是半音译半意译Datie Lane,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地名办的翻译也是一种“中式英语”,一种自以为是的标准化的“中式英语”,不管老外认为行不行,反正它认为行!不过我以为最原滋原味的翻译应该是我的Patihang(闽南语音译),这个发音可是传承了数百年的历史回声哦!其实以上每一个不同的翻译都有它的不足,也有它叮当有声的依据,同时也带给读者不同的文化语境。

最让我们厦门人吓出一身冷汗的应该是“翔安”的英语表达,“Welcome to Xiangan !”(翔安欢迎您),错了吗?Xiangan可以拚成“翔安”也可以拚成“先干”,电脑“智能ABC”直输汉语拼音跳出的语词是“先干”,要如何避免,指点迷津的专家也许不是厦大教授也不是老外专家而乃翔安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