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冷、最热、冷热交替的时候,是人体最容易被各种小病菌“入侵”的时候,病菌既有可能来自于外界,也有可能是内部“失守”。

很多人经常会发现自己的手指上、手指缝里及手掌边缘莫名其妙地冒出一些米粒大小、透明的“小水泡”,痒的抓心挠肝的,而且越挠越痒,严重时小水泡会突出皮肤,破掉后水泡位置会出现干涸蜕皮的现象,这到底是什么毛病呢?

手脚上起小水泡不痒(手脚上起小水泡)(1)

这小水泡其实是汗疱疹,汗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是一种手掌、足跖部的水疱性疾病,会伴有瘙痒或烧灼感。这种小水泡会多发在季节交替的时候,因为在这时天气干湿、冷热不定,身体里就很有可能积了湿气,就会导致“脾胃”虚弱,脾胃主要是负责水液循环,因此湿气就无法正常顺利排出,“汗疱疹”就会长。

手脚上起小水泡不痒(手脚上起小水泡)(2)

长这种小水泡,不会有很大的危害,但是关键的是,一来它会反复长,并且会引起瘙痒、脱皮,让你觉得难受不已;二来通过小水泡,其实反应的是你的“脾胃”出了问题。因此不得不留意,既要预防小水泡在双手双脚上肆意蔓延,若是已经长了也要留意是否脾胃受损了。

此外,脾胃虚弱湿气重,人体还会有以下四种表现:

表现一、头重脚轻

手脚上起小水泡不痒(手脚上起小水泡)(3)

如果湿气一旦侵袭身体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头沉重身体困重以及四肢无力,浑身不舒服的症状,就感觉身体上附着重物一样。

此外,还容易出现发热、微微怕冷怕吹风,很容易流清鼻等湿气重等表现。

表现二、口中有腐臭味道

手脚上起小水泡不痒(手脚上起小水泡)(4)

体内湿气过重时,可能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从而出现口中有腐臭味的情况。

此外,湿气重还会导致水湿内阻,使嘴巴出现又苦又干的现象。

表现三、舌头肥大有齿印

手脚上起小水泡不痒(手脚上起小水泡)(5)

早晨照镜子的时候,可以伸出舌头来看一看,如果它变得胖胖的,很肥,导致挤压在牙齿旁,出现了裙边一样的齿痕;加上舌面变得厚厚的,有一层明显的舌苔,那真的是有湿气了。

舌苔发白,说明湿寒比较重;如果舌苔发黄,则可能是湿热比较重。

表现四、大便粘稠不成形

正常的大便呈金黄色、软硬适中、条状。而如果你经常大便软烂、不成形,颜色发青、粘在马桶上不能冲干净,这说明体内存在湿气,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异常。

中医:调理脾湿,应注意内外结合,效果更好

1、外调

首先,患者要勤换洗衣物,保持自身的清洁卫生,保证衣物的干燥整洁。注意不要让皮肤部位受到感染,勤开窗透气,保证室内的空气清新,这些都能够对汗疱疹病情的缓解起到一定作用。

手脚上起小水泡不痒(手脚上起小水泡)(6)

其次,在每次洗手和接触水以后应使用保湿霜,尽管使用软膏,如凡士林软膏,不含或少含防腐剂。如果后期干燥脱皮特别严重,可以使用保湿霜后戴塑料手套或橡胶手套。

2、内调

手脚上起小水泡不痒(手脚上起小水泡)(7)

汗疱疹患者不要吃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水果,如苹果,梨,桃,葡萄,香蕉等,这些都是含有维生素较多。水果一般不会对皮肤产生刺激,除此之外还可以多吃一些蔬菜,多吃祛湿食物,从根源调理。

内调湿气推荐——赤豆薏米魔芋粉

它是由赤小豆、薏仁、魔芋、茯苓、山药、糯米等多种食材打磨成粉制成,直接取适量用热水冲调食用,冲泡简单方便,营养均衡易吸收,坚持使用能够有效祛除湿寒。

手脚上起小水泡不痒(手脚上起小水泡)(8)

赤豆薏米魔芋粉对湿寒的作用:祛湿:薏米、赤豆、茯苓,三者都是很好的祛湿渗水食材,也能健脾胃,利尿,消炎降火。驱寒:山药、薏米都是很滋补的食物,我们煮汤都会放的,平时少吃到,但驱寒作用好。

排毒:魔芋,这种食材有很好的饱腹感,想减肥的人吃了容易饱,不怕变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