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的基本症状是强迫观念,包括强迫思维,强迫情绪和强迫意向,以及强迫动作或行为,可以一种为主,或几种并存  1、以强迫思想为主的临床相常见有:  (1)强迫怀疑是指病人对自己言行的正确性反复产生怀疑,明知毫无必要,但难以摆脱如寄信时怀疑是否已经签名,丢进信筒后又怀疑是否写错住址等;  (2)强迫联想是指见到一句话或一个词,或脑海中出现一个观念,便不由自主联想起另一个观念或词句如联想的观念或词句与原来意义相反则称强迫性对立观念  (3)强迫性穷思竭虑是指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自然现象,反复思索,刨根问底,明知缺乏现实意义毫无必要,但不能控制如反复思考树叶为什么是绿色的,1 1 为什么等于 2等  (4)强迫回忆是指病人对经历过的事件,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反复呈现,无法摆脱,感到苦恼,如果这种回忆达到表象程度称强迫表象  2、强迫情绪:对某些事物不必要的担心或厌恶,明知没有必要,但无法摆脱  3、强迫意向:反复体验到想要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动作或行为的强烈内心冲动并知道没有必要,努力控制自己不做,但难以摆脱这种冲动,也称强迫性害怕丧失自控能力  4、强迫动作和行为:常是强迫观念导致的不由自主的顺应性行为,企图由此减轻强迫观念引起的焦虑临床常见:  (1)反复洗涤;  (2)强迫检查;  (3)强迫询问;  (4)强迫性仪式动作,如仪式动作或行为导致行动缓慢称强迫性迟缓,例如反复看书的第一行,不能继续往下阅读  5、自知力:病人对强迫症状有一定的自知力,知道这类思维或行为是不合理的或不必要的,试图控制又未能成功;  6、强迫症状应具备的特点为:  (1)必须被看作是病人自己的思维或冲动;  (2)必须至少有一种思想或动作仍在被病人徒劳地加以抵制;  (3)实施动作的想法本身令人不快;  (4)强迫的思想或冲动必须令人不快地一再出现见于分裂症、Tourett氏综合征、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强迫症状应视为这些障碍的一部分以强迫思维或穷思竭虑为主的病人可表现为观念、心理表象或行为的冲动内容虽有变异,但总是令病人痛苦强迫性穷思竭虑与抑郁的关系尤为密切,只有在没有抑郁症时出现或继续存在穷思竭虑,才可诊断强迫症大多数强迫动作涉及清洗(特别是洗手),反复检查以防范潜在的危险情境、保持有序和整洁常有害怕的心情,如害怕自己遇到危险或害怕由自己引起危险强迫仪式动作可占去一天中的数小时,有时还伴有明显的犹豫不决和行事迟缓,两性发生率相等与强迫思维相比,强迫仪式动作与抑郁的关系不那么密切,行为治疗更易于使之改善  7、性格特征:多具有强迫性格特征,表现墨守成规、优柔寡断、过分仔细、苛求完美、力求准确但亦有16%~36%的病人没有强迫性格  8、病程与预后:强迫症多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无明显原因缓慢起病,病程迁延,症状可因某些应激因素而加重症状随时间而波动,如果缺乏适当治疗很少有自发缓解常有中度到重度的社会功能损害,生活质量降低,病人很少能建立和保持正常人际关系,而且苦于学习和职业功能受到干扰约15%病人表现为职业和社会功能逐渐恶化一般而言,一年后约2/3的病人症状缓解,病程超过 1年者,病情往往波动不已对症状极重而住院治疗者随访发现在13~20年后有3/4病人无变化  预后不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1、症状严重;  2、病前人格有严重缺损;  3、存在持续的心理社会应激,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强迫症严重了会怎样?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强迫症严重了会怎样(强迫症的基本症状)

强迫症严重了会怎样

强迫症的基本症状是强迫观念,包括强迫思维,强迫情绪和强迫意向,以及强迫动作或行为,可以一种为主,或几种并存。  1、以强迫思想为主的临床相。常见有:  (1)强迫怀疑是指病人对自己言行的正确性反复产生怀疑,明知毫无必要,但难以摆脱。如寄信时怀疑是否已经签名,丢进信筒后又怀疑是否写错住址等;  (2)强迫联想是指见到一句话或一个词,或脑海中出现一个观念,便不由自主联想起另一个观念或词句。如联想的观念或词句与原来意义相反则称强迫性对立观念。  (3)强迫性穷思竭虑是指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自然现象,反复思索,刨根问底,明知缺乏现实意义毫无必要,但不能控制。如反复思考树叶为什么是绿色的,1 1 为什么等于 2等。  (4)强迫回忆是指病人对经历过的事件,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反复呈现,无法摆脱,感到苦恼,如果这种回忆达到表象程度称强迫表象。  2、强迫情绪:对某些事物不必要的担心或厌恶,明知没有必要,但无法摆脱。  3、强迫意向:反复体验到想要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动作或行为的强烈内心冲动。并知道没有必要,努力控制自己不做,但难以摆脱这种冲动,也称强迫性害怕丧失自控能力。  4、强迫动作和行为:常是强迫观念导致的不由自主的顺应性行为,企图由此减轻强迫观念引起的焦虑。临床常见:  (1)反复洗涤;  (2)强迫检查;  (3)强迫询问;  (4)强迫性仪式动作,如仪式动作或行为导致行动缓慢称强迫性迟缓,例如反复看书的第一行,不能继续往下阅读。  5、自知力:病人对强迫症状有一定的自知力,知道这类思维或行为是不合理的或不必要的,试图控制又未能成功;  6、强迫症状应具备的特点为:  (1)必须被看作是病人自己的思维或冲动;  (2)必须至少有一种思想或动作仍在被病人徒劳地加以抵制;  (3)实施动作的想法本身令人不快;  (4)强迫的思想或冲动必须令人不快地一再出现。见于分裂症、Tourett氏综合征、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强迫症状应视为这些障碍的一部分。以强迫思维或穷思竭虑为主的病人可表现为观念、心理表象或行为的冲动。内容虽有变异,但总是令病人痛苦。强迫性穷思竭虑与抑郁的关系尤为密切,只有在没有抑郁症时出现或继续存在穷思竭虑,才可诊断强迫症。大多数强迫动作涉及清洗(特别是洗手),反复检查以防范潜在的危险情境、保持有序和整洁。常有害怕的心情,如害怕自己遇到危险或害怕由自己引起危险。强迫仪式动作可占去一天中的数小时,有时还伴有明显的犹豫不决和行事迟缓,两性发生率相等。与强迫思维相比,强迫仪式动作与抑郁的关系不那么密切,行为治疗更易于使之改善。  7、性格特征:多具有强迫性格特征,表现墨守成规、优柔寡断、过分仔细、苛求完美、力求准确。但亦有16%~36%的病人没有强迫性格。  8、病程与预后:强迫症多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无明显原因缓慢起病,病程迁延,症状可因某些应激因素而加重。症状随时间而波动,如果缺乏适当治疗很少有自发缓解。常有中度到重度的社会功能损害,生活质量降低,病人很少能建立和保持正常人际关系,而且苦于学习和职业功能受到干扰。约15%病人表现为职业和社会功能逐渐恶化。一般而言,一年后约2/3的病人症状缓解,病程超过 1年者,病情往往波动不已。对症状极重而住院治疗者随访发现在13~20年后有3/4病人无变化。  预后不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1、症状严重;  2、病前人格有严重缺损;  3、存在持续的心理社会应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