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姐漂流记(赶鸭子上架成为高校老师的历程)(1)

#我在高校做老师#

在高校做老师的事情对于我就是赶着鸭子上架!

我是70后,走上教师这条路纯属偶然。

上学时,我是最不喜欢当老师的,觉得自己的口才不够好,没办法当一个好老师。

上了大学之后,我选择了经济类专业---计划统计,结果学完之后发现我们的国家不再是计划经济了,市场经济成了新浪潮,统计学说白了没有太大的用处。

找工作就选了会计行业,旱涝保收嘛!不是所有的企业都用得着统计,但是哪个企业也离不开会计。

就这样一干就干了将近十年,从出纳干到会计。

但说实话,我不太适合干这一行,因为我总是太粗心,每到月末的时候,就会发现账户老是差一两分钱,就是做不平帐。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老公的哥哥为我联系了一家中专,说是缺老师,问我愿不愿意去当老师。

我起初是没什么信心的,做了十年的会计突然要去教书,怎么能胜任得了呢?但是在老公的鼓励之下,我还是决定硬着头皮上。

为了准备试讲,我可是三天没好好休息。没想到,功夫不负有心人,试讲顺利通过。学校答应让我讲会计原理课。

就这样我走上了教师之路。虽然还没有正式调入,但我丝毫不敢懈怠,生怕丢脸。于是在业余时间,我又把大学时期的课本拿起来,从头到尾的好好学了一遍,自己不懂的问题就上网去寻找答案,每节课都要花比别人多好几倍的时间去备课,就为了对得起教师这个头衔。

在这所中专呆了一年我瘦了十斤,但最后还是没能调入,指标办不下来。

一年后,我又去了另外一家师范学校,这次我应聘的是英语课教师。凭借着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四六级证书和之前考下来的教师资格证,顺利通过了教育局的招聘考试,成为了这所学校的英语老师。

这次可是跨专业跨行业啊! 我又一次面临挑战。

但我骨子里有一股不认怂的劲儿,我既然通过了考试,就证明我的能力是可以的,我相信我能干好这份工作。

于是在成为英语老师后的第一年,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作,我又报考了英语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我要成为一个专业的英语教师!幸运加努力,我又成功地拿到了研究生的入学通知书。

那时的我已经结婚生子,孩子也才三岁多一点,为了上学,我不得不抛下孩子,离开我所在的城市,踏上求学之路。

这是一条充满艰辛的求学之路。因为我的专业并不是英语专业,跟其他英语专业的学生一起上课,我还是有点吃力的,全英文授课,学的都是专业内容,一时间我真的压力山大,有点跟不上的感觉。怎么办呢?不能白交了学费吧?

我就随身携带随身听,每天坚持练听力,上课时总是坐在最前排,生怕听不到;下了课我就去图书馆,带着字典去看资料,记笔记,还要完成教授布置的全英文的小论文。

每天如此,坚持了半年之后,我完全可以跟得上老师的进度了,也能听的懂了,最后顺利完成学业,拿到了我的硕士学位证。

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当英语老师了。我也在工作中体会到了当老师的不易和辛苦,改变了我对教师这个行业的认知。从原来的讨厌当老师渐渐地喜欢上了当老师。

那我又是怎么成为大学老师的呢?

这个真的是运气啦!

原来的师范学校升级了,成了大专,我也就跟着升级了,再后来学校跟本科院校合并了,又升级成了本科,于是乎我就摇身一变成了高校老师。

但我深知自己的那点水平还不足以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教授,只能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逼着自己进步了。

我成为高校教师的过程就是这样啦!纯粹是赶鸭子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