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和她儿子的故事,说起来也是一段佳话!

韩红是家喻户晓的明星,她的歌声高昂嘹亮,很受人的喜欢。其中,《天亮了》这首歌,广为人传。

韩红家庭背景故事(网友外出就餐偶遇韩红和她儿子)(1)

可是你知道吗?《天亮了》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词,曲,唱,全都由韩红一个人完成。并且因为这个故事,韩红还多了一个儿子。

韩红家庭背景故事(网友外出就餐偶遇韩红和她儿子)(2)

贵州省马岭河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区,由于谷深百米以上,因此也被称为“地球最美的伤疤”。在景区内,自然景观奇石,峡谷,瀑布,古林,美不胜收,以雄、奇、险、峻而闻名,被誉为“天下第一缝,中国第一漂”。

韩红家庭背景故事(网友外出就餐偶遇韩红和她儿子)(3)

韩红家庭背景故事(网友外出就餐偶遇韩红和她儿子)(4)

1999年10月3日,广西南宁的旅游团坐车来到这里。车上有大人也有小孩。所有人都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殊不知危险也正在悄悄的降临。

中午11点多点,到了午饭的时间,很多游客为了上山顶吃饭,都集中在了谷底坐缆车的地方。上山本来还有一条小路,但是缆车点为了揽生意,在小路口竖起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此路不通。也就是说,上山意味着只能坐缆车。票价每人十元。只是这个缆车并不正规,是改装车,在几天前,经过有关部门的安全检测,正式强令告知他,缆车的承载人数最多不可以超过12人,而老板为了赚钱,在缆车不足五平方米的空间里,最终挤进的人数是36人。甚至这辆缆车的设计者连一辆真正的缆车都没见过。11点25分,缆车缓缓从谷底往上攀升,11点29分,到达山顶处,工作人员走过来,打开了缆车的小门,在这一瞬间,缆车居然又慢慢的向下滑去。缆车的操作工在半个月之前还是这个景区打扫卫生的临时工,正式开缆车也就四天的时间。只学会了两个程序,启动和刹车。缆车一下落,他也懵了,在缓慢下降到30米的高度时,慌忙之中,他做了一个最不应该做的动作,一直踩刹车。这一脚刹车竟把厚厚的刹车鼓踩坏,缆车下滑速度陡然加快。而景区员工的一番操作后,依然没能改变这个状态。

韩红家庭背景故事(网友外出就餐偶遇韩红和她儿子)(5)

在缆车坠落的那一刹那间,车厢内的潘天麒、贺艳文夫妇,不约而同地使劲将年仅两岁半的儿子高高举起。

“那是一个秋天

风儿那么缠绵

让我想起他们

那双无助的眼

就在那美丽风景相伴的地方

我听到一声巨响震彻山谷”

韩红家庭背景故事(网友外出就餐偶遇韩红和她儿子)(6)

事故现场相当惨烈,缆车已经扭曲变形。

韩红家庭背景故事(网友外出就餐偶遇韩红和她儿子)(7)

而被爸爸妈妈托起的潘子灏,只是嘴唇受了点轻伤,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而他的父母却先后死去。

而这场人祸让当时只有2岁半的潘子灏也变成了孤儿,只能生活在救助站。

韩红家庭背景故事(网友外出就餐偶遇韩红和她儿子)(8)

2000年,中央电视台3.15节目组找到韩红,希望她可以为节目出一首主题曲。节目组给韩红提供了一些素材,而马岭河事故也正是这些素材中的一部分。当韩红看到这个事情后,特别的震惊,感叹于父母恩情的无私和伟大。辗转联系上了潘子灏,两人见面以后,彼此并不陌生,韩红觉得孩子很亲切,孩子也不惧怕韩红,两人见面抱在一起哭了长时间。

韩红家庭背景故事(网友外出就餐偶遇韩红和她儿子)(9)

缘分很奇妙,第一次见面后,韩红就打算收养孩子,正式收养后改名韩厚厚,她希望这个孩子福泽深厚。

韩红家庭背景故事(网友外出就餐偶遇韩红和她儿子)(10)

为了体验缆车,韩红在成都还上青城山体验了一下坐缆车的感觉,在密闭的空间里,那种绝望和恐惧,特别让人印象深刻。

随后有感而发,创作出《天亮了》这首歌。

“那是一个秋天

风儿那么缠绵

让我想起他们

那双无助的眼

就在那美丽风景相伴的地方

我听到一声巨响震彻山谷

我想要紧紧抓住他的手

妈妈告诉我希望还会有

看到太阳出来 天亮了

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

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

我愿为他建造一个美丽的花园”!

这是告诉孩子妈妈,爸爸,虽然不幸发生了,但是,孩子会勇敢坚强的活下去。而她也会为他建造一个美丽家园。

这首歌的所有收益,韩红当时全部捐赠给了潘子灏。

韩红家庭背景故事(网友外出就餐偶遇韩红和她儿子)(11)

而在事后,对于事故原因也做出了判决。只是逝去的人再也无法挽回。

很多人说孩子是幸运的,有着深深爱着自己的爸爸和妈妈,用他们的托举换回了孩子的生命。在失去爸爸妈妈后,又遇到了韩红,为了这个孩子,为了一声妈妈,韩红一直没有结婚,也没有要自己的孩子。

而在不久前,有网友外出偶遇了韩红和她的儿子。21岁的男孩已经,已经长成了大小伙。个子很高,很帅气。韩红把他教育的很好。经常领着他一起做公益。

韩红家庭背景故事(网友外出就餐偶遇韩红和她儿子)(12)

真心希望他们可以一直幸福下去!

希望韩红的正能量可以影响更多的人。

对于此,你是怎样认为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