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汉文字说话】之“老汉浑身是宝”

《易经》中的汉文字密码(概述)

——卦名:《易经》的钥匙

《易经》历经数千年的充实衍绎,大家把它总结为“象数理占”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其实,大家都忽略了《易经》的理论体系构成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卦名。

中国的名学是世界上最早的语言哲学,名学大致分两派,一派认为名实要相符,任何实指或虚拟的东西都不是随随便便地给取个名字的,名字要有意义,要能代表它、符合它,即循名责实,名副其实;另一派就是名不副实论,认为名号就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东西,其实叫什么都行,这是最早的符号学理论。

最终名实相副论完胜,它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拐拐落落,即便是皇帝和嫔妃睡个觉,也要取个高高在上的名字:临幸。

所以,易经的爻名和卦名绝对不可以随随便便取的,起码卦名要做到:

第一、“名”与“象”要关联。“名”要能囊括、提炼、启迪“象”的寓意,“象”的构形要能显现、暗示、象征“名”的内涵。如八卦的卦象: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卦象与卦名就存在着某种象征和暗示。甲骨文“震”,字的构形意义是:雷雨阵阵,人驻足雨中,腿脚颤抖,所以震卦的卦象看起来像是能盛水的盂钵。

易经网上起卦(卦名易经的钥匙)(1)

第二、“名”与“数”要关联。八卦是先民用八种具有代表性的人运天象、人伦地道,来解构天人合一的宇宙。先天八卦的排序是乾一坤八,居一头一尾,意味上天下地,万物之运、象、道、伦居其中。

易经网上起卦(卦名易经的钥匙)(2)

后天八卦位数的排序异于先天八卦,《说卦传》是这样解释的:“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按照《说卦传》的说法,排序跟卦名有极大的关系:

①“震”甲骨文的构形意义是:春雷震震,阳气上升,象征万物复苏,所以“震”在东。

②“巽”,甲骨文字形就是两人并排席地而坐,引申义:同心协力。“齐乎巽”,就是指万物一起生长。东南方风调雨顺,适宜“万物随春醒,美好皆可期”,故“巽”主东南。

③“离”,甲骨文字形是捕捉飞禽。在果实未成熟季节,人们以捕猎劳作为生,南方飞禽多,捕获的飞禽众人一起烧烤,所以叫“相见乎离”,“离”属火,主烈日炎炎的南方。

④“坤”,文字构形是闪电入地。“致役乎坤”,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甘愿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土地中劳作,西南以山地为主,雨水多、湿度大,是孕育五谷丰穰的大地母亲。

⑤“兑”,甲骨文字形描绘的是人的笑脸。“说言乎兑”,“说”和“兑”都是喜悦的意思,描绘的是有说有笑的享受收获的喜悦,夕阳西下,劳作的人们肩扛手提丰收的果实,犹如倦鸟归巢,纷纷踏上归途。“兑”所以主西方,“西”甲骨文就是一鸟巢的造型。

⑥“乾”,金文的文字构形是烈日如火,水汽蒸发,空气干燥,缺少水分,所以乾卦方位适合西北。“战乎乾”,即是指万物归藏,阴阳交争,暑尽寒来。

⑦“坎”,甲骨文字形是祭品置于凹槽之中。“劳乎坎”,甲骨文“劳”字的文字构形是“两个火 衣 水滴”,字义是:烈日炎炎之下汗流浃背的干活。“劳乎坎”,辛劳虔诚的祭祀,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众生坎宁,因为北方缺水,坎卦卦象与甲骨文“水”字构形又出奇的一致,所以坎卦属水,主北方。

易经网上起卦(卦名易经的钥匙)(3)

⑧“艮”,甲骨文构形描绘的是:人登到高处回头望望。艮卦卦象“艮覆碗”是两阴爻加一阳爻,卦象象征:高山流水,且一般高山地下都有暗流涌动,所以艮卦属山。

“成言乎艮”,甲骨文“成”构形有两种,一种字形是兵器“戌”加一点状短竖,疑:点状短竖表示是杀戮之后的血滴,字义为:打完仗了;另一种字形是兵器“戌”加一表示区域的方块形,字义为:城邑驻扎着军队,保一方平安。“成言乎艮”:“成”,表示人运天时的一个轮回已经完成,“艮山”是轮回的终点,但终点不等于一切都结束了,“艮山”的寓意是:登山回头望,既知来路之艰辛,亦知归途多凶险,而这恰恰预示着新的轮回即将开始,即所谓“万物之所成终而成始也”。

易经网上起卦(卦名易经的钥匙)(4)

第三、“名”与“辞”的关系是解释和被解释的关系。无论是爻辞还是卦辞,实质上“辞”是顺着“名”的涵义往下发微的,“辞”有点类似于对某个卦名的名词解释,是对“名”的传承。

如“乾”,金文字形是:热气蒸腾上天,故乾卦属天;甲骨文“天”字又恰恰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的造型,所以“乾为天”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最高境界,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天人合一卦无疑是天下第一卦,如何通过卦辞给这个天下第一卦定位,那是相当的不容易,需要极大的智慧。而我们的先民只用了四个字就完成了对“乾卦”的定位和诠释,那就是“元亨利贞”。

第四、“名”与“传”的关系是祖孙关系。“传”是对“辞”的解释和传承,是对“名”的再释义、再传承,“名”“辞”“传”构成了《易经》一个系统的解释体系。

《易经》经过数千年的演绎,其“传”对“象”“名”“辞”的释义,有的已经远离本义,有的曲解初心,有的莫名其妙,有的空穴来风,导致“象”“名”“辞”“传”之间缺乏顺达通畅的意义关联,如“离卦”:

卦辞是:“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彖》的释义是:“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象》的释义是:“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四方。”

《彖》《象》的解释明显是云山雾罩,牵强附会,根源在于对“离”这个字本义的不了解。甲骨文“离”破解之后,卦辞的理解就顺通了,原来这是一个占捕猎和畜牧的卦,标志着中国先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由狩猎向饲养家畜的演进。

大道渊源,高真隐秘,尽在汉文字。只有正确的阐释“卦名”的汉文字本义,才能廓清《易经》的“象”“名”“辞”“传”的解释体系。

至于基于《易经》衍生出来的命理分析、奇门遁甲等,只不过是把《易经》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转化为一种实用化的、可操作的技术手册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