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75(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

359、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这段条文挺有意思的,根据前后文我们进行一些补充:

“医复吐下之”,这是指医家又进行了吐下疗法的治疗,“复”字就说明之前有过类似的治疗了,医家重复使用了,所以才会用“复”字,也就说明“本自寒下”这不是症状,而是指采用了寒性攻下的疗法。

“寒格更逆吐下”,这其中的“更”字也是这层含义,也就是指病家原本就有呕吐、腹泻的情况,经过那些治疗后,这些情况更严重了,病家气机逆乱更明显了。

这段条文的字面意思是:病家生病了,自行采用了寒性攻下的疗法,身体没有痊愈,然后去找医家诊治,接诊的医家还是采用了类似的治疗,又是攻下又是催吐,病家依旧没有痊愈,反而病情加重,寒格的情况更明显了,又是呕吐又是腹泻的,如果出现了一吃饭就吐,这得采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疗。

其实病家一开始就是寒格的病,也就是腹部寒气凝滞,把火热格拒在上,这实际就是太阴病,这时的治疗应该温阳散寒,采用四逆辈方剂把寒气祛除即可,但是却使用了催吐、攻下等疗法,使太阴问题更突出,那么格拒火热更明显,本来是“食已即吐”(也就是吃完后,食物进入腹部,太阴不能运化,此时才呕吐),却变成了“食入即吐”(也就是吃完了接着就吐出),这说明太阴格拒严重,完全不能运化。

治疗上采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以干姜、炙甘草温太阴,以黄芩、黄连降下火热,病家被格拒的火热降下后,还需要用四逆辈方剂来善后调理。

这四味药各用12克,六碗水泡四十分钟,煎至两碗,分两次温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