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的真正秩序是啥?人生命的意义是啥?啥是一个国家应该有的样子?

疫情一来,分野凸显。一个是人命关天,一个是“自由死”。

俄乌一战,差别天壤,此一方劝和促谈,彼一帮递刀子拱火唯恐天下不乱。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演变到今天、明天和后天,谁胜谁负?谁强谁弱?谁进谁退?

类似这样的问题、如此的比较、真实的发展逻辑等,说到底还是利益在背书。

往深刻一点儿说,这些,远不是中国人的选项。

中国,其实志不在此。

天下大同。

定下这个指标的,是中国古代先贤。

在人类远古时期的古代先贤们的眼中的“天下”,指的是中国?还是世界?

如果其实指的是中国,那接下来的问题就变得有趣、有味道、有看点、有内涵的最治愈了——

今天的人类正在课堂上学习的是一堂思想品德课。它的教员、教员的示范课、示范课的最优化,是——中国!

怎样评价思品课(我们有幸参与的)(1)

01德:一个区别,带来两种德行

人文地理,这个词正确的排序应该是地理人文。地理决定人文,即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山海经》作为最早的世界名著,其文化价值是中国这个“地理”是有山有水,有土有地,有吃有喝,有忙有闲,有情有意……

因此中国的“人文”1气定神闲2乐天知命3丰收在望4经略山海5大功告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数……

中国人活的,那叫一个通透!

活的有滋有味,干的有声有色,习得金木水火土,做到温良恭俭让……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壁咚。

例如古希腊。面朝爱琴海,背靠奥林匹斯山,“地理”可以啊,“人文”却是壁咚:狭窄的局促的不安无法淡定的无处安放的青春即人类早期的原始性异化——内卷的文明。

举出有据可查的被称为古希腊最伟大的三部悲剧为证——第1篇《普罗米修斯》是神与神卷;第2篇《俄底浦斯王》是人与神卷;第3篇《美狄亚》是人与人卷。

其内卷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啥样?国王俄底浦斯和亲生母亲乱伦…美狄亚为了报复负心汉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双胞胎孩子……

内卷到令人发指不?

壁咚到一丝丝空间一点点缝儿都没留啊?

把历史定格,就在古希腊白热化内卷 组成10万大军屠城特洛亚的时候,中国人在干嘛?

1春种一粒黍,秋打万颗粮。

2棒打獐子飘舀鱼,野鸡飞进砂锅里。

3好山好水好地方,姑娘好像花一样……关关雎鸠,君子好逑…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个,叫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

例如禅让制。夏商周,尧舜禹,礼法体制,尊贵仁道。尧考察舜接班的时候,前后用了20年时间,其间多角度多方面全方位大考验对其德识才学进行了反复论证,并且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以仁至义尽保天下太平。

古希腊神话(被成为西方的文化武库)里,政权的更迭,是先后发动了两次政变和一次世界大战完成的,都是儿子夺他老子的权,全部是权利纷争的家族内卷。

古希腊和中国、中国和西方、中国与世界的地理不同、人文两样、德性差异,来了——

德字,是由5个字组成的,但最重要的是其中那个“一”,是一马平川的地,是两个文明的起点同时还是归宿:“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怎样评价思品课(我们有幸参与的)(2)

古希腊,差哪呢?

古希腊的“山顶洞”即第一支人类的产生DNA的地方,其实不是希腊本土,而是克里特岛。岛上面第1没土第2没地第3不打粮食第4吃不饱第5不活人……

将海岛念成海盗,是唯一的活法、仅存的通路、必须的——干就是了。

当烧杀抢掠成为正大光明,所谓人类的文明、国家的灯塔、世界的主宰,文明的中心……“不幸,全被几缕血痕抹杀了……”(鲁迅)

是的,你让一个小海岛的人一心一意的劳动,土里刨食儿,可能吗?

同样,你拿逮到一条、两条、三条鱼的鱼民,和种一亩、两亩、三亩地的农民横向比较:老实和活泛、踏实和浮躁、憨厚和狡猾、朴实和花哨、正直和邪门歪道……能一样吗?是一回事吗?

嗑瓜子嗑出个臭虫,什么仁儿都有,是吧?

02道:一道分水岭,区别了两样价值观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这句话的重点,大家都放在“道”上,但其实“君子”也重要。

在孔子那里,君子,指的是大人物、领导、决策机构。所以他作出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区别。

如是,这个“财”,其实说的是国家财产。因此,包括国家获得财产(例如GDP、例如进出口贸易、例如有的人卖军火有的人保民生)的方法和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道”。

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这个“道”只有一个,所以老子同时明文规定“圣人抱一而天下式”。

这个,就是分野。

坊间盛传的“国家间只有利益”这个价值判断,怎么听上去都别扭的原因是,人与人之间是有“道”的约束的,那么国家间则是不“道”无“道”去“道德化”?

如是,原因只能是这么几个:第1是这样的国家的道德修养还不够吧?第2有加强的必要没?第3向哪里修养、取何种道德、怎么提高国家间的道德水准呢?

怎样评价思品课(我们有幸参与的)(3)

中国的“国”字,大口框中有玉。这个玉,有功利性,但更体现价值观,王加一点,这一点的一,就是上文里“德”里的那一横;

再进一步,中国的“中”字,其实是一个圆,被竖一穿过穿透,德字一横 中字一竖=十全十美、大美其美,美不胜收。

拆字的目的,为了说明问题:德一、美一、国中、中国的“道”:种地 劳动 人民 穿衣吃饭=国家利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区别,又来了。

没地种 不诚实劳动 穿衣吃饭=国家利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什么道?何方君子?

如是,如今的国际社会不幸被孔老夫子言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举凡西方政客、这些政客后面的支持者、掌柜的“爱财财团”们,他们统统的统一的行为标识(BI)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马克思曾经在《资本论》中活画出以资本为主义、以剩余价值为目的、以剥削和压迫全世界人民为宗旨的无耻表演——“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呵呵。

相反,“德”:一心一意为了“双立人”,才能四个面向,八面来风,终于十全十美。

在中国文化里,强调“十”的只是用在人这里,德这地方。

做人要尽善尽美,止于至善。

但做事情,则是亢龙有悔,物极必反。

因为如果不一心一意,甚至三心二意,那结果就是四面楚歌,然后遭遇十面埋伏,人将不人,国将不国,是也。

03辩:一元论?还是两分法?

在人类文明史上,低调的中国人最近40年干了件特别的大事:和平崛起。

这个案例的成功,打脸了全部西方文明史,同时验证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以正和,以奇胜。

中和的道、中庸的美、中国以道德立国,5000年文明用一句话概括叫做——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一”,是啥?

地。

天、人合于地:从大中原广袤的肥沃的田地里走来,继续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去,中国传统道德的唯一特征,就是懂得敬畏,顺其自然,知白守黑为天下式。

一元论。

大地是母亲,祖国是最爱,华夏最光明,中国道德最正义。

元一说:一统江山、一元复始、一鼓作气、一劳本神、一心朴实……可以一蹴而就,所有一帆风顺,才能一如既往、一骑绝尘、一呼百应。

怎样评价思品课(我们有幸参与的)(4)

西方人正相反,把啥都硬掰成两瓣—

—我是我,你是你,咱们不共戴天;

我们是我们,你们是你们,我们第一,你们顶多第三,连第二都不可以;

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他的还是我的,有我没他,有他没你,唯我独尊,势不两立……

典型的海岛基因、半岛思维、岛国逻辑:天,有一个井大;地球,不允许14亿中国人也过上好日子;人类的未来,竟然——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要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莎士比亚的这段著名台词,强调了一个人类最基本的概念:是非观。

当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心与心之间的道德、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像这200多年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人类进程这样的走下去,结果、后果、成果,是啥?

连最起码的是非都没有了的颠倒了的世界,人类将面向怎样的未来?

还好,人类有了中国。

正好,中国早有未来。

这,就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题中应有之意。

这,才是透过新冠疫情、俄乌战争等世纪风云的团团迷雾,人们要真正看清、理顺、着眼、发力的关键——

拥有儒家文化的和平崛起并且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带来的第1是不一样的世界、第2是可以阳光起来的人类、第3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地球——

正像现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脚踏实地、一心一意、流血牺牲、辛勤劳动、团结奋斗在这平凡而伟大的民族复兴大业这样——

你笑起真好看,好像那花儿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