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要求】

1.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2.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3.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知识梳理】

1.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1)两条直线平行

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1,l2,其斜率分别为k1,k2,则有l1∥l2⇔k1=k2.特别地,当直线l1,l2的斜率都不存在时,l1与l2平行.

(2)两条直线垂直

如果两条直线l1,l2斜率都存在,设为k1,k2,则l1⊥l2⇔k1·k2=-1,当一条直线斜率为零,另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时,两条直线垂直.

2.两直线相交

高考数学直线交叉讲解(高考数学一轮复习)(1)

高考数学直线交叉讲解(高考数学一轮复习)(2)

高考数学直线交叉讲解(高考数学一轮复习)(3)

高考数学直线交叉讲解(高考数学一轮复习)(4)

高考数学直线交叉讲解(高考数学一轮复习)(5)

【考点聚焦】

考点一 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高考数学直线交叉讲解(高考数学一轮复习)(6)

高考数学直线交叉讲解(高考数学一轮复习)(7)

考点二 两直线的交点与距离问题

高考数学直线交叉讲解(高考数学一轮复习)(8)

高考数学直线交叉讲解(高考数学一轮复习)(9)

【规律方法】 1.求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方程的方法

求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方程,先解方程组求出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再结合其他条件写出直线方程.

2.利用距离公式应注意:(1)点P(x0,y0)到直线x=a的距离d=|x0-a|,到直线y=b的距离d=|y0-b|;(2)应用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要把两直线方程中x,y的系数分别化为相等.

高考数学直线交叉讲解(高考数学一轮复习)(10)

考点三 对称问题

角度1 对称问题的求解

高考数学直线交叉讲解(高考数学一轮复习)(11)

高考数学直线交叉讲解(高考数学一轮复习)(12)

高考数学直线交叉讲解(高考数学一轮复习)(13)

【规律方法】 1.解决点关于直线对称问题要把握两点,点M与点N关于直线l对称,则线段MN的中点在直线l上,且直线l与直线MN垂直.

2.如果直线或点关于点成中心对称问题,则只需运用中点公式就可解决问题.

3.若直线l1,l2关于直线l对称,则有如下性质:(1)若直线l1与l2相交,则交点在直线l上;(2)若点B在直线l1上,则其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在直线l2上.

高考数学直线交叉讲解(高考数学一轮复习)(14)

【反思与感悟】

1.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要考虑平行、垂直和重合.对于斜率都存在且不重合的两条直线l1,l2,l1∥l2⇔k1=k2;l1⊥l2⇔k1·k2=-1.若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那么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一定要特别注意.

2.对称问题一般是将线与线的对称转化为点与点的对称.利用坐标转移法解决问题.

【易错防范】

1.在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首先应分析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若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可根据判定定理判断,若直线无斜率,要单独考虑.

2.点到直线、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的使用条件

(1)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时,应先化直线方程为一般式.

(2)求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时,应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式且x,y的系数对应相等.

【核心素养提升】

【数学抽象】——活用直线系方程

1.数学抽象素养水平表现为能够在关联的情境中抽象出一般的数学概念和规则,能够将已知数学命题推广到更一般情形.本课时中研究直线方程时常用到直线系方程就是其具体表现之一.

2.直线系方程的常见类型

(1)过定点P(x0,y0)的直线系方程是:y-y0=k(x-x0)(k是参数,直线系中未包括直线x=x0),也就是平常所提到的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2)平行于已知直线Ax+By+C=0的直线系方程是:Ax+By+λ=0(λ是参数且λ≠C);

(3)垂直于已知直线Ax+By+C=0的直线系方程是:Bx-Ay+λ=0(λ是参数);

(4)过两条已知直线l1:A1x+B1y+C1=0和l2:A2x+B2y+C2=0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是:A1x+B1y+C1+λ(A2x+B2y+C2)=0(λ∈R,但不包括l2).

类型1 相交直线系方程

高考数学直线交叉讲解(高考数学一轮复习)(15)

高考数学直线交叉讲解(高考数学一轮复习)(16)

高考数学直线交叉讲解(高考数学一轮复习)(17)

高考数学直线交叉讲解(高考数学一轮复习)(18)

高考数学直线交叉讲解(高考数学一轮复习)(19)

高考数学直线交叉讲解(高考数学一轮复习)(20)

高考数学直线交叉讲解(高考数学一轮复习)(21)

高考数学直线交叉讲解(高考数学一轮复习)(22)

高考数学直线交叉讲解(高考数学一轮复习)(23)

高考数学直线交叉讲解(高考数学一轮复习)(24)

高考数学直线交叉讲解(高考数学一轮复习)(25)

高考数学直线交叉讲解(高考数学一轮复习)(26)

高考数学直线交叉讲解(高考数学一轮复习)(27)

高考数学直线交叉讲解(高考数学一轮复习)(28)

高考数学直线交叉讲解(高考数学一轮复习)(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