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有“当代张大千”之名的国画大家杨彦宣布在终南山一家寺庙出家。

待杨彦在佛像前叩首完毕,记者们终于得到机会,冲上前询问:“释大觉师傅,请问您为什么花4千万结婚后又出家?”

54岁娶25岁女画家(53岁画家娶21岁非洲学生)(1)

佛前一叩首,为他主持受戒仪式的大师已经宣布了杨彦的法号为“释大觉”,记者们入寺随俗,希望博得杨彦的一丝关注。

杨彦没有看他,古井无波的神情看不出任何端倪,走出去老远,记者才听到飘来一句“为了智慧”。

杨彦不是一个缺少“智慧”的人,最起码在外人看来是如此。

1958年,出生于青海西宁的他,家庭并不富裕,其父其母只是普通的工人,根本没有能力支撑他成为日后的“当代张大千”。

庆幸的是,杨彦的舅舅是一位中学美术老师。他的家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画作,让杨彦小的时候就流连忘返。

杨彦舅舅对小外甥也是颇为照顾,一见杨彦看画如痴,便随手拿了一本《芥子园画谱》教他怎么照画画。

54岁娶25岁女画家(53岁画家娶21岁非洲学生)(2)

舅舅只是随兴起意,也没顾那么多,要不然也不会用一本成书自康熙年间,诞生后令诸如齐白石等大师受益的经典给外甥开蒙。

从无基础到国画,只能说舅舅只是哄孩子,并没有上心。

等到杨彦6岁时,舅舅惊讶地发现杨彦兴趣不减,琢磨《芥子园画谱》隐隐都有了小“画痴”的意思。

舅舅这才意识到杨彦在绘画上是有天赋的,于是将书里的内容掰开揉碎,一点点地教授杨彦。

有道是“外甥像舅”,这话放在杨彦身上分毫不差,他继承了舅舅的绘画天赋,两人一个教的认真,一个学的仔细,不出两年就把整本《芥子园画谱》学完了

54岁娶25岁女画家(53岁画家娶21岁非洲学生)(3)

后续杨彦还想学,舅舅却不愿意教了。舅舅只是一个中学美术老师,一辈子的国画理解在一本书中已经倾囊相授。

八岁的孩子却不明白其中的玄妙,缠着舅舅继续教自己。可舅舅说什么也没有答应,害怕教歪苗子的他跟杨彦定下一个约定:继续练习,什么时候能画出一幅媲美《芥子园画谱》的作品时,就继续教他。

舅舅的一个善意的谎言,止住了浮躁的杨彦。其后十余年中,杨彦一直在为这个目标奋斗,终日练习不敢懈怠,一次次气馁都被舅舅“还差一点”的话鼓励,直到20岁那年,杨彦等来了他第二位老师。

一次偶然的机会,杨彦的作品被当代绘画大家华拓看到,起初,杨彦的画作并没有打动这位见多识广的大师,但听闻作者只有20岁时,华拓生起了爱才之心,托人多方打听,几番辗转后,杨彦拜入华拓门下。

54岁娶25岁女画家(53岁画家娶21岁非洲学生)(4)

跟着华拓,杨彦依依不舍地作别启蒙老师舅舅。杨彦的舅舅在书画界始终籍籍无名,可正是他的谆谆教导,才让一颗冉冉的新星走出了西部边陲。

跟着华拓,杨彦游历了祖国大好河山,开拓了艺术视野,艺术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不到十年,就用作品在业界闯出了名声。1987年,更是拜了齐白石大师的弟子李可染大师为师。

进步如此之快,天赋如此之高,业界不少人都打趣杨彦是“天生宿慧”——天赋是假,从上辈子的画画经验带到这辈子才是真。

这样的人怎么看都是不缺乏智慧的,更何况杨彦前半生的传奇还没有结束。

在李可染门下,杨彦只学习了2年,师父李可染就逝世了。可就是这两年,承继名门的杨彦,艺术水平得到了飞跃的提升。

54岁娶25岁女画家(53岁画家娶21岁非洲学生)(5)

就在师父逝世的这一年,杨彦的画作飘扬过海在台湾展出,成为最早一批与台湾交流的画家中几乎最年轻的一人。

杨彦极擅调色,他的国画作品中,浓墨调和着青、绿、黄、红,带着说不出来的历史感,尤其是浓墨和留白强烈对比之外的颜色使用,堪称神来之笔,既有国画的写意,又有西式写实的手法流于写意下。

这种奇特的创作思路深深震撼了台湾同胞,同时这次画展也成为了杨彦的人生转折点。一年后,32岁的杨彦,有3幅画作分别收入中国出版的《中国当代国画辞典》、《中国现代名家名作选》和日本出版的《中国当代国画巨匠新锐作品集》。

3年后,在日本颇有影响的杨彦受邀在日本长冈开办个人国画展,共计参展50幅作品,除去7幅自己收藏以外,其他所有画作全部被日本中国画爱好者购买收藏。

杨彦一“战”成名,因其颌下长须与张大千颇为相似,“当代张大千”之名便广为流传。

54岁娶25岁女画家(53岁画家娶21岁非洲学生)(6)

杨彦的大智慧更体现在功成名就之后。35岁便集众多荣誉于一身的他,没有继续追逐名利,而是神隐画坛,画笔不辍,在艺术道路上一个人埋首前进。

可大智慧碰到红尘俗世时,却总是力有不逮。搞艺术的,或多或少有一些世俗的遗憾在身上,杨彦的遗憾是一直单身,并且一单就单到了53岁

按世俗的看法,53岁该当“知天命”,膝下无子也就算了,要是还没有结婚就让人难以接受的,甚至有人调侃杨彦“这辈子准备‘嫁’给国画过一生”。

国画太大,杨彦没资格“娶”,大家用“嫁”戏谑,他也不反驳,就这么一直醉心艺术。直到一日在朋友家中看到了一个异域风格的雕塑。

雕刻的对象应该是一个非洲少女,有着非洲人独特的黝黑皮肤,五官很特出,其中的大眼睛和厚嘴唇并不突兀,反而在雕塑上有着别样的美感,杨彦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54岁娶25岁女画家(53岁画家娶21岁非洲学生)(7)

朋友以为杨彦来了灵感,还在一旁和别人轻声调侃“看到黑人想到泼墨了”。可等到杨彦回过神来,一张嘴就把他们全部问懵了。

“这个雕像哪买的?我喜欢这个女孩!我要娶她!”

朋友下意识地回答了一句“在塞拉利昂买的”,等缓过神,杨彦已经离开了。当晚,杨彦就买了出国的机票前往塞拉利昂。

塞拉利昂位于西非,与众多非洲国家一样,贫穷落后。杨彦费了好大力气,才辗转到达这个国家的首都。

杨彦的运气不错,女孩是当地的一个模特,她的雕塑不多但有迹可循。兜兜转转,杨彦见到了女孩。

塞拉利昂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但杨彦醉心绘画,无暇顾及其他,连基本的英语对话都不懂,却在见到女孩的第一面,格外激动,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中文“喜欢你”。

54岁娶25岁女画家(53岁画家娶21岁非洲学生)(8)

如果不是杨彦请了翻译,及时解了沟通不畅的围,恐怕杨彦就进了警局。女孩年方21岁,冒然跳出来一个外国陌生人说“喜欢”,换做平常人早就被吓坏了。、可女孩从事模特好几年了,学了点长袖善舞的本事,对着不停念叨的杨彦,也一个劲儿地说“thank you”。

杨彦一听翻译过来的“谢谢”就急了,赶紧说“我想娶你,不要谢谢”。翻译愣了一下,但还是照实翻了,这下子姑娘才被吓住了,推脱有事跑走了。

杨彦没有放弃,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疯狂地追求这个名叫玛利亚的姑娘。有道是“千里有缘来相会”,中国与塞拉利昂相隔上万公里,不知是几世情缘,姑娘没有矜持多久,就答应了杨彦的求婚。

杨彦大喜过望,当即大手一挥包了一架飞机,在飞机上一边回国一边和姑娘来了一场“空中婚礼”。等飞机落了地,杨彦又马不停蹄地大邀宾客,补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

54岁娶25岁女画家(53岁画家娶21岁非洲学生)(9)

杨彦婚礼当天,书画圈、演艺圈、收藏圈都沸腾了,大家都想目睹一下杨彦50岁“老树开花”不远万里从非洲娶回来的老婆长什么样子。

婚礼很快开始,虽然是补办,但行的是中式婚礼那一套,杨彦夫妻都着中式礼袍,拜堂、掀盖头等等一个环节没少。只不过,婚礼一结束,新人敬酒的环节让大家都懵了。

杨彦带着新娘子来到每一桌酒席前,大家近距离接触才发现,杨彦和新娘子语言根本不通!要么连比划带猜,要么借助身边的翻译,两人一个中文一个英文,鸡同鸭讲,让人瞠目结舌。

老夫少妻、异国恋、闪婚、语言不通再加上亚洲人和非洲人,一连串超脱人们认知的婚姻搭配,让与会宾客不得不用“真爱”、“灵魂伴侣”来解释两人的结合。当然,不乏有人将“爱”归结于“四千万”的大手笔。

54岁娶25岁女画家(53岁画家娶21岁非洲学生)(10)

可注定要让这些人失望,婚后,杨彦家里并没有发生什么狗血的事情,他和玛利亚琴瑟和鸣,一年后就生了一个儿子。其后,杨彦更是与娇妻寸步不离,走到哪里恩爱就“秀”到哪里。连邀请他个人的活动也是一定要妻子陪伴。

在杨彦的教导下,玛利亚逐渐学会了中文,更是在杨彦的熏陶和手把手教学之下,学会了写毛笔字。

有时,夫妻二人会一起参与公益活动,将各自的作品拿出售卖,所得全数捐给非洲公益救助基金。可就是在外人看来步调逐渐一致的恩爱夫妻,在结婚的第7年,杨彦突然对外宣布遁入空门。

杨彦如约至寺庙剃度受戒的时候,记者蜂拥而至。三天前相伴身旁参加活动的妻儿却不见了踪影。

54岁娶25岁女画家(53岁画家娶21岁非洲学生)(11)

梵音中,杨彦被刮去头发,连标志性的白须也尽数被刮去。至此,世间再无杨彦、“当代张大千”,只有一个渴求智慧的释大觉。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人生如梦,觉醒与否取决于“我”,取决于“我心”。

无论是“大觉”的法号,还是杨彦自言的“为了智慧”都可以看做是遇到了认知障,简单地说就是遇到了不能理解、不能解决的事,需要顿悟,需要开解,所以杨彦选择了出家。

杨彦天纵奇才,30岁成名,人生前50年,画道里披荆斩棘根本没什么阻碍他的,唯一的变数就是53岁的娶妻。

54岁娶25岁女画家(53岁画家娶21岁非洲学生)(12)

他一生跟艺术纠缠,很少沾染到世俗难以解决的事情,唯有娶妻是世俗加给他的,他从心找到了一个心怡的妻子,可这个妻子与他萍水相逢,人生几乎没有交集。两人照着世俗的要求,恩爱、生子,可什么是爱呢?是超越艺术了吗?

杨彦不知道,所以他需要清净,需要去思考去想,需要不属于他天赋之外的智慧去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