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世界里,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伟大的诗词财富。面对家国破碎,昔日君主沦为阶下囚,南唐后主李煜发出:“雕栏玉彻应尤在,只是朱颜改”。面对国家被外族入侵,文天祥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诗词。官场失意,苏大学士更是发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建功立业的感想。而小编今天就来给大家说一下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所表达的人生意义。

绕船月明江水寒表达了什么情感(月落乌啼霜满天)(1)

在公元前753年,张继中了进士,对自己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由于当时迫于官场改革,张继并没有实现自己为官为民的伟大政治抱负,格外郁闷的他官场失意,并没有去京城任职,而是打包回到了湖北襄阳的老家,开启了自己晚年的生活。

在家闲来无事,张继决定出去走走,以此来缓解自己官场上的失意,本该凭借一身才华高中,为官清廉而得到皇帝的赏识,从此走向人生巅峰的他,不得不在中唐的官场改革中回归自己的田园生活,所以,他也开始慢慢的学着古人游山玩水,以此抒发自己官场不得志的悲哀。

绕船月明江水寒表达了什么情感(月落乌啼霜满天)(2)

不知不觉,张继来到了江南地区,为了忘却官场的失意,也为了开始自己崭新的生活。此时的苏州城已经是深秋了,他乘船来到苏州城,满街的人走来走去,灯火阑珊,好不热闹。以前只在诗词中读到关于江南的诗词“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百闻不如一见,秋日的苏州城给人却是另一种视觉体现,月光照耀下的苏州城,彰显了另一种秋日的美景。

绕船月明江水寒表达了什么情感(月落乌啼霜满天)(3)

夜已经很深了,张继却再也睡不着了,可能是由于内心对于官场的失意感到不安,又或是对于苏州城美景的留恋。于是,张继独步走出船舱,深秋的苏州城夜晚很冷,月色也很皎洁明亮,满月照在湖面上,更把这夜深人静的悲凉衬托的淋漓尽致。苏州城的百姓早已进入了梦乡,灯火和闹市也早已散去,只留下几处星星点点的客栈还亮着灯,远处树上的乌鸦传来低沉的啼叫声,似乎它也知道诗人内心的郁闷与无奈。

绕船月明江水寒表达了什么情感(月落乌啼霜满天)(4)

此时,不远处的寒山寺也传来了阵阵的敲钟声,那咚咚咚的声音搭配着四下无人的夜,显得是那么的有力和悠扬,回旋于天地之间,荡漾在苏州城的上空,给了这片天地增添了一抹新意。这钟声把熟谁睡中的张继惊醒了,面对山上的阵阵钟声,张继不在拥有了悲哀的感叹,觉得“天生我材必有用”,满腔的愁绪和无奈也随着阵阵的钟声消失在自己的脑海里,他的心情再也不能被这烦恼所左右,于是回到船舱,提笔写下了著名诗词《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表达了什么情感(月落乌啼霜满天)(5)

直到今天,也有很多人在面对生活的苦楚时会吟诗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我们也应该感谢中唐的官吏改革,才能读到张继为数不多的传世作品《枫桥夜泊》。而之后的历史相信大家都知道,张继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当上了盐铁判官一职。而张继的塑像也永远的被雕刻在苏州城枫桥湖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