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湿地观鸟季(林草科普这里是洞庭湖)(1)

水雉行走于浮叶植物上,别名“凌波仙子”

2018年4月25日,前往湖南考察时,来到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站在生机勃勃的长江大堤上,勉励大家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

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被誉为“中国观鸟之都”的岳阳市境内。保护区总面积15.76万公顷,成立于1982年,1984年经湖南省政府批准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加入拉姆萨尔公约,成为我国首批六大国际重要湿地之一,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被原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示范保护区,2015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为全球绿色保护地。

洞庭湖湿地观鸟季(林草科普这里是洞庭湖)(2)

在芦苇荡小憩的东方白鹳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湖南省最早成立的湿地类型保护区,以越冬鸟类、麋鹿等为代表的野生动物资源及其栖息地和东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

洞庭湖湿地观鸟季(林草科普这里是洞庭湖)(3)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展翅翱翔

洞庭湖湿地观鸟季(林草科普这里是洞庭湖)(4)

反嘴鹬比翼双飞

洞庭湖湿地观鸟季(林草科普这里是洞庭湖)(5)

白鹤一家子迁飞途中

洞庭湖湿地观鸟季(林草科普这里是洞庭湖)(6)

全球濒危物种小白额雁

东洞庭湖是洞庭湖的本底湖,其独特和多样化的湿地生态环境,孕育和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湿地自然资源。经科学考察,保护区内已记录到鸟类359种,其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的有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鹳、黑鹳、大鸨、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等18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小天鹅、鸳鸯、灰鹤、白额雁等66种。

洞庭湖湿地观鸟季(林草科普这里是洞庭湖)(7)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乃至全球水鸟最重要的越冬地、繁殖地和停歇地之一。每年冬季,近30万只水鸟大军浩浩荡荡在此栖息越冬,场面极为震撼。

保护区内还记录到淡水鱼类117种,野生植物和归化植物(归化植物指原来不见于本地,而是从外地或外国传入或侵入的植物,又称驯化植物、迁居植物、外来植物)1186种,还栖息有我国自然野化程度最高的麋鹿种群,和比大熊猫数量还稀少的长江江豚。

洞庭湖湿地观鸟季(林草科普这里是洞庭湖)(8)

白鹤仿佛练就了“轻功水上漂”

洞庭湖湿地观鸟季(林草科普这里是洞庭湖)(9)

成群小天鹅在湖面安营扎寨

洞庭湖湿地观鸟季(林草科普这里是洞庭湖)(10)

黑腹滨鹬铺天盖地呼啸而来

洞庭湖湿地观鸟季(林草科普这里是洞庭湖)(11)

白琵鹭结队飞行

同时,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乃至全球水鸟最重要的越冬地、繁殖地和停歇地之一,每年冬季在此栖息的越冬水鸟近30万只。2007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岳阳市“中国观鸟之都”称号。自2002年以来,这里已举办11届“中国洞庭湖国际观鸟节”活动。(姚毅 文/摄 编辑 王强)

洞庭湖湿地观鸟季(林草科普这里是洞庭湖)(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