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农历2月初2,这让你想到什么?

前天,我的Tony就开始发短信和微信,提醒各位新老顾客,3月4日是二月二龙抬头。在北京,龙抬头是要去理发店剪头发的日子,不知道其他地方是否也有这样的传统?

北京春节的讲究很多,比如从初一到初五不能动刀、不能动剪子,这样不吉利,所以有儿歌,人们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春节准备活动安排的明明白白,除了打扫卫生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准备春节初一到初五的口粮。这些口粮被做成半成品,这样在寒冷的北方无论近代还是现代、无论有没有冰箱都是便于储存的,比如蒸馒头、蒸米粉肉、酱猪蹄、炸好的鱼、拌好易于储存的凉菜等等,这样即使初一到初五不动刀子也能摆上一桌又一桌丰盛的家宴,亲朋好友来拜年串门的时候,也既能招待周到又不耽误大家聚在一起热闹聊天的时间。

生活需要一点甜的句子(生活需要仪式感)(1)

同时,北京还有正月不剃头的讲究,据说是“正月剃头、死舅舅”,舅舅无辜被Cue,其实应该也是图个吉利吧,也是大正月的不想动刀、动剪子的意思。

而且,北京的习俗也很有意思,通常都是一个整体思维,用管理学的话说叫做“闭环管理”,既然有初一开始不动刀的开端,那么到初五就有了“破五”的结束。“破五”顾名思义就是破除了初五之前的一切禁忌,后面可以该干嘛干嘛了。

生活需要一点甜的句子(生活需要仪式感)(2)

同样的,剃头这事也是,既然有了正月不剃头的开端,那也有有个解禁的日子,这个日子就是二月初二了。农历二月初二,又叫春耕节,标志着一年春耕的开始。而北京人要在这天理发,也许也是希望剪去头上的附庸,能够扬眉吐气、挺胸抬头吧。最重要的是也给剃头这事一个解封的仪式感。虽然现在在北京的年味越来越淡了,仪式感一减再减,可能成为了年味儿最淡的一个城市,过年只是一个长一点的周末。但二月二剃头的习俗还是有很多人坚持着,所以才让理发店在这天人满为患,要早早预约拿号。想来是因为长了一个多月的头发是个刚需。

有些人觉着仪式感是繁文缛节、无意义,是矫情、浪费时间、浪费钱~

然而,生活还是需要有些仪式感的,尽管忙碌。仪式感可以让人们在忙碌中停留片刻,感受当下的时间存在。不然眼一睁、一闭一天就过去了,时间流逝得猝不及防、似水无痕。小时候觉着时间过得慢,因为今年一年级、明年二年级,有人在帮你记着数,数着过日子。长大了觉着时间过得快,仿佛昨天才二十几岁、今天怎么就三十多岁了呢?已经记不得去年春节和今年春节都是怎么过的了。

生活需要一点甜的句子(生活需要仪式感)(3)

仪式感是人与时间的对话

贴春联时,我对时间说:“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今年请对我好一点鸭

吹生日蜡烛的时候,我对时间说:“希望岁月只是留在脸上,而不留在心上”

早上开工时,我的仪式感通常是,煮一壶花果茶,往加湿器里滴几滴象征今日心情的精油,打开电脑的同时涂护手霜,打开轻音乐……,这每一步都是在对自己说:“今天又是美好、高效的一天,我们要准备开始喽,你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开始吧!”

生活需要一点甜的句子(生活需要仪式感)(4)

仪式感是对心理的按摩

买一束鲜花,剪枝、插好,用香味按摩心情;

郑重、认真地洗个热水澡,就拥有了完全的自己与自己相处的时间;

准备一份营养均衡的早餐,是在对自己说“我爱你”;

临睡前,听一段喜欢的轻音乐,仿佛把自己抽离尘世、放归宇宙。

生活需要一点甜的句子(生活需要仪式感)(5)

仪式感就是当下的感觉

仪式感是对点滴时间流逝的感知,是对当下的欣赏与感激,每一分每一秒都值得被珍爱、被感激。仪式感不需要过多的物欲包装,只是爱的表达,爱自己、爱他人、爱世间~~

生活需要一点甜的句子(生活需要仪式感)(6)

二月二,龙抬头,理发店人太多啦,自己在家给自己剪个刘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