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闻客户端10月25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邹春霞 摄影 谭震年)琴声悠扬岁月长。10月24日,对刚刚过完70岁生日的张成良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因为这一天,被视作总结自己几十年坠琴演奏生涯的第一个专场音乐会成功举办。作为吕剧的票友,能举办个人乐器专场音乐会,这在全省也不多见。

坠琴演奏 吕剧唱段(一把坠琴拉出吕剧新发展)(1)

10月24日上午在东方文化市场艺术厅,现场观众席上座无虚席,有从北京赶来的,有头一天晚上专门坐飞机来观看演出的,有早上七点多就到占座的,粉丝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这位德艺双馨的民间草根艺术家。

坠琴演奏 吕剧唱段(一把坠琴拉出吕剧新发展)(2)

一身中式服装,一条鲜红的围巾,一顶标志性的礼帽。舞台上的张成良儒雅内敛,目光炯炯有神。

演奏开始前,张成良一手握琴弓,一手抚琴身,气沉丹田,就如一尊雕像。在琴弓摩擦琴弦的一瞬间,蓄积的气力奔涌而出,从指尖传递到琴弦。

坠琴演奏 吕剧唱段(一把坠琴拉出吕剧新发展)(3)

音乐会上,张成良开篇是一曲《吕剧主题随想曲》,坠琴声时而激越洒脱、时而低沉孤傲、时而温柔舒缓、时而沧桑内敛,仿佛道尽人生百态。

就坠琴而言,其音色最为接近人声,最能凸显旋律线条,传达音乐的情感表达最为强烈的,尤其是在呈现群体情感旋律时表现力极强,坠琴圆润的音色往往能牵人心弦、入耳揪心,拉到动情处,闭着眼睛的张成良嘴唇颤动着,一滴滴落随琴声堕落。台下无不动容——把情藏于弦中,这样的琴师,人间能有几回得见?

坠琴演奏 吕剧唱段(一把坠琴拉出吕剧新发展)(4)

张成良的坠琴,让记者感到,琴声会说话的魅力。

老家福山臧格庄的张成良打小就爱好文体,也喜欢听点戏,尤其是吕剧。30多岁开始“下海”做生意,做了20年裁缝,中间边干裁缝边跑大车搞运输,从2003年又开始从事混凝土经营,生意蒸蒸日上。有了余钱,他就把当年的一些爱好拾起来了。45岁那年,他要学拉琴,此后的岁月里,他把毕生的精力,全都放在了拉坠琴上。

“四十五岁开始学琴,大概每天有十个小时在练琴,几乎每周我都去吕品老师家里,请他手把手教,弓法啊、指法啊,这样学了大约两年时间。”吕品是张成良的启蒙老师,他手把手把张成良这个爱听戏的外行引上了“道”。

张成良这些年可是拜了几位名师。烟台吕剧界,几位颇有名气和影响的老作曲家,比如肖丁老师(丁博民)、王明月、孙佑昆、吕品老师、李延著老师,他都曾认真请教,拜师学艺。

张成良以前参加过一个业余吕剧票友团,成立了一个“畅达俱乐部”,几乎每周都会聚上一次,自娱自乐。

那时候就是私下里唱来唱去,第一次正儿八经登台还是在2003年。票友团受邀在百盛商城门前广场演出,准备演出传统古装经典吕剧《双玉蝉》。自己扎台、自己伴奏、自己演唱。

2004年,“孙猷昆坠琴独奏音乐会”上,张成良受邀作为当时“烟台市业余吕剧界十大票友”,登台演奏了一段《莲花落》,当时演出效果非常好,赢得满堂彩。2008年,张成良协助市文化局承办了烟台市“畅达杯”吕剧专业院团暨票友大赛,为吕剧的振兴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吕剧名家演唱会上还曾为国家一级演员杨春梅、王仁仲等人伴奏。如今,不仅担纲东方吕剧团团长一职,更带领剧组二、三十名“草根演员”,活跃在东方文化市场、社区以及乡间的舞台上,每年免费义务演出达40余场。

张成良坠琴演奏会上,烟台吕剧行业大腕们纷纷来捧场——指挥韩日成是烟台艺校吕剧专家,演出策划王明月是国家一级编剧导演;特邀栖霞吕剧团副团长、国家级二级演员朱秀琛、特邀原烟台市吕剧二团、山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张娜、特邀栖霞吕剧团优秀青年演员赵芳等等,现场演出。

看完张成良的音乐会,记者有一个突出的感受,那就是音乐会的曲目全部都是各具特色的吕剧作品,而且这些作品都是群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

“这些都是我精心选择的一些曲目。”张成良说,这次音乐会从小的方面来说是对自己二十多年演奏生涯的一次总结,此次演出意义非凡,它既是对自己艺术生涯的一个回顾,也是一次推进坠琴演奏艺术的传承与弘扬。

“东方文化市场的舞台虽小,但却是最接地气的草根文化民间艺术代表,在我国文明史中,民间艺人是传承正能量根基,包括惩恶扬善、子孝父爱等等,这都是艺人口口相传说唱传承下来,我能做一名传承者,我也感到骄傲。”张成良说到动情处,再次落下泪水。

张成良今年已是七旬了,对于演奏家而言,已经算是“高龄”。但张成良似乎不服老,活跃在东方文化书院吕剧院的艺术舞台,仍“教鞭”不离手以培养民乐人才为己任,仍潜心音乐创作。

古文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在张成良身上,让我们看到了对待音乐的热忱,对待大众的真诚,对待自我的坦诚,对待艺术的虔诚。听众通过张成良的坠琴,就知道他的为人、他的情怀,他的思想感情。

张成良先生不但用一把坠琴奏出了自己人生的美好乐章,也奏出了新时代中国梦的美好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