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在颍川有个县官叫陈实,他办事公正,很有声望一天夜里,一个小偷溜进了陈实的家里,躲在房梁上,被陈实发现了他没有喊叫,装着没有看见一样他穿好衣服后,就把儿孙们叫醒来到自己住的房间里非常严肃地对他们说:"你们长大了一定要爱惜名声,努力向上,从严要求自己,不能做那些损害别人的事有些人原来并不坏,而是对自己放松了要求,染上了坏习惯,又不及时改正,慢慢地变坏了的这些人如果严格要求自己,也可以做君子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陈实与梁上君子出自哪个成语?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陈实与梁上君子出自哪个成语

陈实与梁上君子出自哪个成语

东汉时期,在颍川有个县官叫陈实,他办事公正,很有声望。

一天夜里,一个小偷溜进了陈实的家里,躲在房梁上,被陈实发现了。他没有喊叫,装着没有看见一样。他穿好衣服后,就把儿孙们叫醒来到自己住的房间里。非常严肃地对他们说:"你们长大了一定要爱惜名声,努力向上,从严要求自己,不能做那些损害别人的事。有些人原来并不坏,而是对自己放松了要求,染上了坏习惯,又不及时改正,慢慢地变坏了的。这些人如果严格要求自己,也可以做君子的。"

陈实说到这里,马上用手指向房梁上边说:"你们看,梁上的那位君子堕落到了这般地步,是慢慢地变成的啊!"

躲在梁上的小偷听到后,又惭愧,又惊慌,连忙从房梁上跳下来,向陈实磕头认罪。陈实的儿孙们要找绳索捆绑小偷,但被他制止了。陈实见小偷苦苦求铙,便说:"看你这个样子,并不像个坏人,你大概是因为生活上贫困,才不得不这样做的吧?"

说完,让家人取出两匹绸缎,,送给小偷,劝他改邪归正。

小偷痛哭流涕,感恩不尽地一再表示今后决不当小偷了,要重新做人。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梁上君子"这句成语。"梁"是房梁,"君子"是古代对有教养的读书人的称呼,用在这里含有幽默的意思。"梁上君子"被用作小偷、窃贼的代称。

后来"梁上君子"还用来比喻那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脱离实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