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

今年的八月杭州连续高温,最高气温一直在38°C至41°C徘徊。8月

11日友人来电,邀我观看当晚《如梦上塘》——中国首部江南古运河文化的实景演出,于是欣然前往。

晚上7时,坐满了50多位游客的机动船准时驶离皋亭坝码头,开启了上塘河的夜游。船头划破了平静的河面,两岸灯光璀璨,阵阵凉风扑面而来,暑气顿消。

夜游西津古渡(晚潮夜游上塘河)(1)

上塘河,又名上塘运河,是杭州历史上第一条人工河。2200年前,秦始皇时开凿的“陵水道”,就是如今的上塘河。由杭州拱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联合打造的《如梦上塘》“七运十三景”,即以“运河之源——秦王开运”作为开端第一运。在两岸五光十色的灯光辉映下,我们游船的正前方出现了一艘大船,楼船上身着龙袍的秦始皇正诉说着自己灭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大秦帝国,以及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的伟业。

而游船再向前行,游客们见到了第二运“运河春秋——运河号子”。隋朝大业元年至六年(605—610),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时,也对上塘河进行了疏浚和拓宽。所以在元末张士诚开凿新运河之前,上塘河一直是大运河进入杭州城的唯一通道,新运河开通后,上塘河才成为江南运河的支流。此时,利用影视和视觉艺术,游客们眼前呈现出民工奋力开挖运河,以及弓身背纤拉船的情景;而与此同时,河边的一处景点上,多名民工正在表演挖河挑泥筑堤。这种虚实结合的表演和观看、游览的模式,让我们感受一新。

或许是前两运都是交代秦始皇和隋炀帝对上塘河与大运河的开凿历史,在第三、第四运中,出现了杭州市的两位老市长白居易和苏东坡。白居易赋诗祈雨,祈杭州风调雨顺,愿运河人家安居乐业;苏东坡两度在杭为官,造福民众,使杭州富甲一方。上塘河边的大屏幕上出现了百姓经商贸易和学子读书科考等画面。河面上则出现了身着红妆、头盖绣巾的新娘和衣冠整洁、满脸喜色的新郎乘坐的两只小船。当新娘被接到新郎的船上后,伴娘乘着一艘小船驶近我们的游船,她手挎竹篮,向游客们抛来一把把的喜糖,引发了阵阵的欣喜和欢笑。

夜游西津古渡(晚潮夜游上塘河)(2)

杭州作为南宋故都,运河也见证了历史的腥风血雨。第五运“运河风雨——壮志之河”,就是以歌颂岳飞和岳家军为主题,叙述了这段气壮山河的历史。在河边的舞台上,身着戎装的岳飞英姿飒爽、威风凛凛。他高声吟咏的《满江红》,倾诉着这位英雄抗金保国的壮志豪情,让人们情不自禁地想到岳飞驻军杭州打铁关和率领岳家军英勇杀敌的故事。此时,河道水管处突然喷出高达数丈的熊熊烈火,更让人联想到岳飞和岳家军的金戈铁马、浴血奋战。

游船继续前行,河上飘来的一艘小船上,站着一位盛装的女子,从她口吐的婉转之声,我们知道了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女词人李清照。她的《如梦令》与岳飞的《满江红》恰成鲜明对照,让观众们知道了何为忧国思乡的婉约词,何为壮怀激越的豪放词。而此时河岸边的一座山坡上又出现了大诗人陆游。岳飞、李清照、陆游和他们的诗词,让观众窥斑见豹,品尝到宋代诗词的神韵和多样的风格与风采。

夜游西津古渡(晚潮夜游上塘河)(3)

游客们一边观看,一边交流,还品尝着船上为游客们准备的水果和小点心。仿佛片刻之间,游船就往返了从上塘河欢喜永宁桥至姚家坝河全程10余里的行程。快8点时,游船返回了始发点皋亭坝码头,许多人都意犹未尽。

出品方用戏剧、影视、歌舞、音乐等众多专业演员的表演,以及声光电、激光、雾幕、水特效等科技技术,精心制作了这台近一个小时精彩纷呈的运河文化盛宴。不但生动演绎了上塘河的千年历史,而且是以乘船观赏这种令人感受全新的“进行式表演和浸入式观演”的方式,让游客感受到人在船中坐,船在画中游的别样体念。

游客们都称赞这种水上夜游开拓了杭州现有的文化旅游模式,特别在炎热的季节,相信这种游览带避暑的夜游项目会受到更多民众的欢迎。

《如梦上塘》,穿越千年;“如梦上塘”,诚哉此言!(图片由CFP提供)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