榔槺( láng kang )

榔槺,音郎康,《现代汉语词典》取这种写法,并解释为:器物长大,笨重,用起来不方便。这是一个叠韵连绵词,其写法多有不同,《词海》写为狼犺,泰州有人主张写成躴躿,明清以来的小说中还有狼抗、郎伉、榔杭等写法。对于连绵词来说,这种一词多写的现象并不奇怪,如朦胧一词,也是可以写成蒙眬、曚昽、矇眬的。

正宗兴化方言(东西笨重叫榔槺)(1)

网络图片:行李太榔槺

榔槺的词义也较为丰富,《现代汉语词典》所作的解释仅是其中之一,可以《西游记》第三回为例——美猴王正喜间,忽对众说道:“汝等弓弩熟谙,兵器精通,奈我这口刀着实榔槺,不遂我意,奈何?”《词海》则解释为骄傲、乖戾,并举《世说新语·方正》为例:“处仲(王敦字)狼犺刚愎。”这个词很多时候还当“粗笨、臃肿不灵”讲,如《西游记》第六十一回这样描写牛魔王:“好魔王,他也有七十二变,武艺也与大圣一般,只是身子狼犺些,欠钻疾,不活达些。”

有意思的是,无锡有一个钱姓人家对这个词很感兴趣。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钱基博在《无锡风俗志》中曾对榔槺一词的出处作过考证,他引用《汉书·扬雄传》中“闶阆阆其寥廓兮”为例,得出结论:阆阬一词有虚而高大之义。钱基博的儿子钱钟书在他的小说《围城》中用到过“狼犺”一词——辛楣把带来的十几本书给鸿渐道:“这些书我不带走了,你将来嫌它们狼犺,就替我捐献给图书馆。”这里的“狼犺”显然含有《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的意思。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在她晚年的散文《阿福和阿灵》中也用到这个词:“阿灵身躯榔槺,面目黧黑,相貌远不如电视剧里的猪八戒那样‘俊’。”这里的“榔槺“就是粗笨、臃肿不灵的意思。

榔槺一词究竟是如钱基博所说源自秦汉古语,还是首见于《世说新语》,抑或是由北方民族带来,这里就不去讨论了。我可以确定的是,在兴化方言里,榔槺主要是形容器物虚空、体大、存放占地、携带不便,基本不会被用来形容人身体的臃肿、呆板,更不可能被用来形容人性格的高傲、戆直。

请跟我溯着时光而行,走进几十年前繁星满天的夏夜,静下心来,去听农家院落里一位老奶奶讲的故事:从前,有个孩子真是命苦,他妈妈生他时死了,爸爸很快又娶了个女人。这个后妈非常狠毒,时时处处都是两样心,好吃的好穿的全给自己的儿子,苦活重活脏活逼着他去干。有一天干完农活后,这个后妈让自己的儿子挑着两捆麦秸草回家,而要他挑起两箩麦子来。后妈本想让自己的儿子挑轻的,让他挑重的。可是,老天有眼,当他们走上一座小桥时,突然就刮起了大顶风,麦秸草多榔槺啊,她自己的儿子根本无法往前走,脸上吓得煞白,而他却因为担子沉重走得踏实、稳当,脸上胀得通红。你抬头看看天上,那边有三颗星星,一颗白一点,一颗红一点,一颗在闪呀闪的,那颗白星是她儿子,那颗红星是他,那颗一闪一闪的星是那位后妈,她羞愧得直眨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