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慈宁宫为啥展示的佛(慈宁宫内的佛造像)(1)

北京故宫雕塑馆陈列在慈宁宫内,分为雕塑荟萃馆、汉唐陶俑馆、砖石画像馆、修德白石馆、佛教造像馆五部分,陈列面积约1375平方米,展品总数为425件。

故宫慈宁宫为啥展示的佛(慈宁宫内的佛造像)(2)

中国古代工匠虽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雕塑作品,但受传统意识形态认识的制约,这些珍贵的雕塑作品长期被视为“器”,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故宫博物院从建院开始,就有意识加强雕塑艺术品的收藏,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通过接受社会捐赠、考古发掘、与国内各博物馆相互调剂等多种途径,丰富了自己的藏品,加之明清宫廷原有的收藏,故宫雕塑文物庋藏臻于全面系统。1958年故宫博物院曾在奉先殿建成了我国博物馆历史上第一个专题性质的雕塑馆,受到各界的关注与好评。

故宫慈宁宫为啥展示的佛(慈宁宫内的佛造像)(3)

北齐汉白玉丈八佛残像

故宫雕塑馆的佛教造像馆展室位于慈宁宫后殿的大佛堂明间及其东暖阁。大佛堂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是嘉靖皇帝为其母亲蒋太后修建的起居之所,现为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重修时的格局,是清朝太后、太妃等人的礼佛之所。殿内分明间和东、西暖阁三部分,原陈设有佛龛、佛像、佛塔、供案等,故俗称为“大佛堂”,其明间北墙是一整块彩绘壁板墙,三尊佛像背光镶嵌其中成为一个整体。1973年,为迎接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访问洛阳白马寺,将此处陈设包括明代夹纻三世佛和十八罗汉像在内的2000余件珍贵文物拆卸移运到洛阳白马寺等处。随着雕塑馆的开放,故宫博物院向“完整的紫禁城”的目标又跨进了一大步。

故宫慈宁宫为啥展示的佛(慈宁宫内的佛造像)(4)

北齐汉白玉菩萨立像

大佛堂展示的佛教造像分成两个部分,其中明间展示的是不同时期、不同材质从而呈现不同艺术风格的佛教造像70尊,如西晋的青瓷佛像,北魏的泥塑彩绘供养菩萨像,唐代的善业泥、石比丘像,宋、辽、金、明、清各代的木雕佛、菩萨、罗汉像,明代夹纻佛像,明清德化窑白瓷塑像,以及清宫旧藏的寿山石十八罗汉像等,充分显示出故宫博物院在佛教造像文物收藏方面的全面与丰富多彩。

故宫慈宁宫为啥展示的佛(慈宁宫内的佛造像)(5)

北魏造像碑

雕塑馆陈列的文物主要涵盖陶俑、画像砖石、佛像三大类。陶俑从战国到明代,精品叠出,前后相续,构成一部完整的发展历史,其中包括享誉世界的秦始皇兵马俑等,数量上则以汉与唐居多。陕北与晋西南出土的画像石,内涵丰富,造型独特。

故宫慈宁宫为啥展示的佛(慈宁宫内的佛造像)(6)

故宫慈宁宫为啥展示的佛(慈宁宫内的佛造像)(7)

故宫慈宁宫为啥展示的佛(慈宁宫内的佛造像)(8)

曲阳白石佛像一组

河北曲阳白石佛像时间从北魏直至隋唐,纪年造像排列有序,使用镂空雕刻的方法,丰富了佛像的创作技法。故宫博物院的前身是明清两代皇宫,其宫廷旧藏中的永乐、宣德款藏传佛教铜造像,丰满端正,静穆柔美,体现了明初宫廷风格特点。清朝六世班禅像则是清宫藏传佛教造像代表作品。

故宫慈宁宫为啥展示的佛(慈宁宫内的佛造像)(9)

故宫慈宁宫为啥展示的佛(慈宁宫内的佛造像)(10)

宋代石雕僧伽大师像

故宫慈宁宫为啥展示的佛(慈宁宫内的佛造像)(11)

故宫慈宁宫为啥展示的佛(慈宁宫内的佛造像)(12)

宋代木雕彩绘自在观音像

故宫慈宁宫为啥展示的佛(慈宁宫内的佛造像)(13)

金代木雕彩绘菩萨像

故宫慈宁宫为啥展示的佛(慈宁宫内的佛造像)(14)

辽代木雕彩绘大势至菩萨头像

故宫慈宁宫为啥展示的佛(慈宁宫内的佛造像)(15)

明代夹纻漆金佛像

故宫慈宁宫为啥展示的佛(慈宁宫内的佛造像)(16)

清代杨玉璇寿山石雕达摩像

然而回想:时间退回到1960年代末,与各地名胜古迹横遭践踏损毁的惨况相比,相继而来的驻军和封闭指令,为故宫挡住了蜂拥而至、各有打算的各路革文化命者,使紫禁城古建和众多文物藏品安然度过了特殊时期。但生杀予夺的上峰指令,既可令文物安全无忧,也可使不宜也不该移动的宫中陈设乾坤大变。

故宫慈宁宫为啥展示的佛(慈宁宫内的佛造像)(17)

故宫慈宁宫为啥展示的佛(慈宁宫内的佛造像)(18)

故宫调往白马寺的元代佛像 现藏洛阳博物馆

为回应当年最重要的坐上宾——西哈努克亲王赴白马寺礼佛之请,慈宁宫大佛堂内的整堂元代脱胎漆像和家具陈设被全部运往洛阳“救急”——因为白马寺的造像、陈设早已被“革命群众”捣毁,无法面对贵宾。最终,西哈努克并未前往洛阳,没能为巩固国际友谊发挥作用的慈宁宫文物却一去不返。造像被留在白马寺,家具陈设等诸多文物被洛阳数家文物机构分而占之。“十年文化运动”后,故宫博物院屡次请示,几经协调,甚至中央领导都作出批示,亦是云遮归途,有理说不清,慈宁宫文物却至今未能归来。

故宫慈宁宫为啥展示的佛(慈宁宫内的佛造像)(19)

白马寺现供奉原藏故宫的元代干漆夹苎佛像

而在今天的白马寺,如果问起这些造像是何来历,一秒钟之前还口若悬河的讲解员可能会难免一愣,在一个深呼吸之后来一句“不问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