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大小新闻8月29日讯(芝罘融媒记者 高洁)烟台所城里有600多年历史,是烟台城市最早的发祥地,保存了大量清代、民国时期的传统民宅建筑。经过改造修缮,街区里的一房一院重现活力,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近日,一所可以将所城里文化带走的文创馆——所城里大街57号试营业,记者实地探访,走进这座“活化历史”的三进四合院,寻求所城里文化的新生之路。

文化赋能,赋予产品新内涵

所城里大街57号是所城里街区保存最完整的一个三进四合院,走进院中,拥有200年历史的两颗丁香树彼此缠绕,作为所城里最高树木的水杉,矗立在旁边,见证着所城里的变迁。

“明代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为防卫海上倭寇下令增设奇山守御千户所,所建城池俗称所城。自此,经过600余年的所城里,孕育了千户文化、卫戍文化、老烟台文化等具有特色的本地文化,这些文化值得挖掘、值得赋能。”所城里大街57号品牌运营负责人王俊锋说道。

铁西文创园都有哪些(芝罘区所城里大街57号即将开业)(1)

铁西文创园都有哪些(芝罘区所城里大街57号即将开业)(2)

据王俊锋介绍,所城里57号是一个文创集合空间,围绕着知识产权、文化创新进行文化赋能。将所城里文化内涵和符号与产品属性、特点深度对接,联动烟台本土企业,打造出符合市场潮流、又具有文化气息的文创产品,让每一件产品都带有所城里的印记。“外地游客总要带走一些属于烟台的特产,烟台的苹果、莱阳梨膏、海产品、干海产品等。比如长岛的海米,开封之后如果密封、储存不到位很容易变质长毛,我们就想能不能变成罐装,随时打开随时关上,或者密封分装,在视觉和实用性上做创新。对游客来讲,既有颜值又有品牌的文创产品会吸引他们的目光。所城里拥有600多年的历史,就是烟台的根,让每个游客在这个旅游景点里带走地道的、真正的属于烟台特色的文化创新产品,这是57号的责任,也是57号应该做的事。”王俊锋介绍说,他们希望来所城里游玩的游客,游玩之后带走的不仅仅是烟台的农副产品,还有烟台的文化。

活化历史,全方位体验所城文化

57号目前处于试营业中,预计9月3日正式开放,第一款文创产品也即将“出炉”。据了解,他们将来自昆嵛山的甘泉水赋予新的内涵,让水不止是水。“我们想了一句文化标语,‘一口甘甜600年’,将所城里600年的文化赋能在水上,让大家知道这个水是有源头的、有历史的。”王俊锋笑着对记者说。

目前,85后、90后、00后是主要消费群体,市场上的文创体系已逐渐成型,好玩又富有文化内涵的文化产品,吸引众多年轻人的目光。王俊锋表示,文化馆只是呈现方式,真正的灵魂是文化赋能,文创产品不能光挖掘历史,也要表现当下,跟年轻人、跟当下产生链接,把历史活起来,让人们真正地感受到历史,让古老的文物变成“生活密友”,这样才是文创该走的路子。

铁西文创园都有哪些(芝罘区所城里大街57号即将开业)(3)

据介绍,9月3日开业当晚,将举办“千户雅集”,琴、诗、酒、制香、书法、绘画……把从前千户人家在此居住时的文化生态展现出来,让人们切身感受到所城里过去的历史。“烟台所城里10万平方米,这些留下来的文化不能消失,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它重新活起来。”王俊锋说道。同时,在开业当天,还会做摄影系列主题展,让新旧两个不同时空的所城里在57号相见。此外,摄影师会给57号授权,57号根据摄影作品设计一些跟老所城里、烟台相关的明信片、便签纸等一些文创产品。

“我们估计一个月可以上新一款新产品,通过一个一个文创产品将IP做起来,循序渐进地将我们的文化打出去,让更多的人认识所城里。”王俊锋说道。如今,57号正致力于打造所城里文化IP,通过挖掘文化内涵、搭建展示平台、特色产品嫁接、多渠道营销的经营模式,让更多游客感受到所城里文化的魅力,同时为我市优秀旅游商品提供展销和孵化平台。“57号从零开始做,会对历史有个交代,对所城里有个交代,不负600余载千户所城。”王俊锋说道。

责任编辑:罗佳欣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