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生赠答诗不少,但诗中能够表达自我,又不留痕迹赞美对方,也就是这首《寄题习景纯藏春坞》了吧。

白首归来种万松, 待看千尺舞霜风。

年抛造物陶甄外, 春在先生杖屦中。

杨柳长齐低户暗, 樱桃烂熟滴阶红。

何时却与徐元直, 共访襄阳庞德公。

苏轼诗词经典二十首(每日一诗苏轼白首归来种万松)(1)

说实话,读此诗前,我并不晓得习景纯何许人也,只知道苏东坡很敬仰他,不然不会以此“先生”称之。查阅资料,原来他在仁宗、英宗两朝任职馆阁,为人正直,深得皇帝赏识。

这些且不说,但是东坡对他如此盛赞,那么就值得了解了。况且,他人极文雅,晚年的书斋名曰“藏春坞”,不得不令人心生羡慕。

我是被东坡题诗第一句吸引的:白首归来种万松, 待看千尺舞霜风。 意象开阔,胸襟浩荡,情绪饱满。据说,习景纯的藏春坞前重了大片松林,号称“万松冈”。所以这万松原有出处,更难得,后面这句“舞霜风”,不意外,不做作,在赠答诗里算是有格调的。而对于归隐,习景纯自己也颇为神往:

蒜山东渡得林丘,邂逅篮舆亦少留。

今日更知莱氏隐,暮年长忆武陵游。

苏轼诗词经典二十首(每日一诗苏轼白首归来种万松)(2)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想,苏轼之所以对这个人感兴趣,赠诗以答,应该为着此人的品格和为人,想着对方不是一个官员和前辈而已,更是与自己在某些想法上心有戚戚耳!

当然,喜欢东坡诗词的人都知道,他的韵味不止格调,还有唐诗人的意境。比如颔联:年抛造物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屦中,既赞誉习公为人踏实,所有时间都用在为国培养栋梁上,更以春在杖屦中给春这个无形之象赋予了有形之情,读到这里,颇为惊叹,原来可以这样表现春,不,何止东坡,秦观不是也说过,风生使者旌旄上,春在将军俎豆中。简直妙不可言!不愧苏门弟子。

还有杨柳低垂,还有樱桃滴阶,堪堪一归隐佳处,由心而居之所,难怪这里被习景纯名之“藏春坞”。

又岂是苏东坡心向往之,同时代的司马光也写了同题的《寄题习景纯藏春坞 》:

藏春在何放,郁郁成松林。

永日门阑静,东风花木深。

主公今素发,野服遂初心。

时与乡人醉,高歌散百金。

苏轼诗词经典二十首(每日一诗苏轼白首归来种万松)(3)

同样是东风花发,野趣春俗,却觉得意境上差一些了。所以,无论后来司马光在政治上如何春风得意,千年后的我们看来,在诗词方面,东坡是要藐视前者太多了。就一“共访襄阳庞德公”一句,又有几人说得出的呢?千古名与利,又有几人能放得下呢?当得起顶流,禁得住谷底,苏东坡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