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到底是怎么在海底航行的?如何前进、后退、左拐、右拐的,估计用雷达吧?要不然能看到外面吗?海底不是漆黑一片吗?还会打探照灯吗?是不是也有小窗户?可以看到深海鱼?

潜艇怎么在水下航行(潜艇上没有窗户)(1)

潜艇不是观光游艇,在水下靠海图封闭航行。如果真的要“咬文嚼字”起来,“潜艇上没有窗”这句话还真的不成立呢!很多潜艇的围壳上都设置有舷窗,在苏/俄的潜艇上,这个舷窗内往往是一个小型操舵室,当潜艇在水面上航行时,为了更好的躲避海面上的船只和障碍物,操舵兵需要从潜艇内部的指挥控制舱来到这个小型操舵室内进行水面航行的操作。特别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例如风雪交加、风大浪急的海区进行水面航行时,有一个非开放式的操舵室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

不过,这个小型操舵室也只有潜艇在水面航行时才起着作用。平时潜艇在水下航行时,整个操舵室都会进水淹没,完全不具备使用能力。更何况水下一片黑暗,即使这个小型操舵室是密封防水的,也无法通过舷窗看到任何外界情况。

很多西方潜艇也在围壳上设置了舷窗/玻璃窗口,不过和苏/俄潜艇不同,里面不是水面的操舵室,而是供放置水面航行灯等设备的小舱室,只有潜艇在水面航行时,这个小舱室以及它玻璃窗口的作用才会体现出来。

潜艇怎么在水下航行(潜艇上没有窗户)(2)

潜艇在水下航行,要借助潜望镜去观察海平面和空中情况。多数潜艇内均安装有两部潜望镜,一部攻击潜望镜和一部观察潜望镜。前者用于发现和瞄准水面目标,而后者主要用于观察海空情况和导航观测。潜艇在浮出水面前,艇长都必须指挥潜艇上浮至潜望镜深度,先用潜望镜对海平面作一次360度的观察,然后使用雷达侦察仪被动接受周边无线电信号,以求尽早发现可能出现的敌情。只有在确认没有任何威胁的情况下潜艇才会浮出水面。

潜艇怎么在水下航行(潜艇上没有窗户)(3)

指挥台围壳内装有通气口、对海搜索雷达、通信天线、电子战天线及2根贯穿式光学潜望镜,一根为攻击击潜望镜,一根为搜索潜望镜。在搜索潜望镜的桅杆上,装有雷达侦察仪ESM、带有稳定装置的光学镜头、红外摄像机及通信天线,可昼夜对海面进行搜索,并截获各种无线电通信信号。

无论如何,潜艇在水下航行时,是不可能依靠目力去观察周边情况来操纵潜艇航行的。在水下时,声呐就是潜艇的眼睛,很多潜艇都装备有高频主动避碰声纳,它们虽然作用距离有限,但是在近距离内的分辨率很高,可以清楚探测到潜艇附近的障碍物,操纵人员将根据它提供的信息一一避开障碍物。

实际上,在很多时候,潜艇并不需要一边开着声呐、一边小心翼翼的摸索前进,它只需要对准一条固定的水下航道航行即可。这条固定的水下航道已经被很多潜艇和水面测量船探测过了,对它的海底情况、各类障碍物的分布已经是一清二楚,潜艇只需要确保它处于正确的航路上,即可保证水下航行的安全。

潜艇怎么在水下航行(潜艇上没有窗户)(4)

潜艇在水下长时间航行时,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位置偏差,这时候就需要靠计算,航向,航速,潜深,隔段时间潜望镜伸出去纠正下偏差。现代化的潜艇还使用惯性导航系统、星光、无线电、卫星导航等方式、设备来修正潜艇的航线。

为了更好的保障潜艇的水下作战,各强国海军都会不遗余力的派出先进的测量船只探测搜集相关作战海区的水下情况,建立起完善的海底数字地图。在这些地图的帮助下,潜艇虽然无法直接看到外面的情况,但也敢在漆黑的水下大胆航行。

海军强国潜艇经常执行一项危险任务,就是秘密监视敌对国家,以及对预设战场水域的水下间谍行动。进行秘密潜航侦察和监视时,通常在夜间潜入敌国近海的沿岸地区,然后在军事敏感水域下潜坐底,安静的收集各种水中信号和水文信息,绘制航图,最后再安静的离开。这种低调的战术通常是秘而不宣的,与航母驱逐舰等水面舰的耀武扬威完全不同。

潜艇怎么在水下航行(潜艇上没有窗户)(5)

海底数字地图,其实是一套海洋环境参数系统的数据库(包括风、波浪、海流、潮汐、内波、三维温盐分布等),这是海军武器系统研制和使用的必要参数之一,也是进行海上战役规划所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之一。谁掌握了最详细的海洋水下参数,谁就能赢得潜艇战的最终胜利例如要有预设战场的海水跃层参数,也称“跃变层”或“飞跃层”。跃层是海水参数随深度变化而显著变化的水层。指海水温度、盐度、密度、声速等状态在垂直方向上出现突变或不连续剧变的水层。跃层对潜艇来说,是又恨又爱,在作战中,海水跃层对水下通信和潜艇的隐蔽具有积极的作用。

水下跃层会产生声呐隔离现象,致使水面反潜舰艇看不清周围的环境和目标。因为海流等原因的影响,海水有的地方热,有的地方冷,而在冷水和热水的中间往往会形成一个过渡带,这个过渡带声波在通过时会发生折射、反射,声纳很难接收到过渡带另一侧的噪声。如果有这样一个隔离带横在前头,反舰舰艇就成了瞎子,很容易被隐蔽在跃层下的我方潜艇一击毙命。

潜艇怎么在水下航行(潜艇上没有窗户)(6)

水声设备在深声道中的使用效果最好,在深声道中航行的潜艇可以探测到距离很远的目标。在声速跃层之上发射的声呐信号,不易探测到跃层之下的目标,潜入跃层以下的潜艇被发现可能性大为减少。如果海水跃层强度较小、上界深度较深、厚度较大、较持久稳定,会形成不规则的声反射,大幅降低作反潜声呐的作战效能,给反潜行动造成困难。

在战斗中,海水跃层比较适合潜艇隐蔽行动,潜艇在作战中会尽量寻找海水跃层,来隐蔽待击。水面舰在有水下敌情状态下 ,如探测到水下有海水跃层,通常会迅速脱离,以防止自身反潜能力下降,敌方潜艇利用跃层隐蔽出击。

潜艇怎么在水下航行(潜艇上没有窗户)(7)

所有强大海军的海洋参数都是核心机密,这方面无法学习,无法参照,也无法弯道超车,只能依靠自身力量,常年的持续不断的进行水下侦察,通过大量测量积累出来的,是列强海军的命根子,属于绝门秘籍,绝不会对外分享,亲爹都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