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水浒传是否与原著相同(水浒传的楔子写了什么)(1)

《水浒传》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更是被评书、影视、戏曲等诸多艺术形式翻着花的演绎。故事讲述了北宋徽宗年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聚首梁山泊的,荡气回肠的农民起义的故事。

电视剧水浒传是否与原著相同(水浒传的楔子写了什么)(2)

然而,《水浒传》开篇的故事并不是徽宗,而是宋仁宗,讲宋仁宗时出现大旱的灾情,仁宗派遣洪太尉前往龙虎山请张真人祈雨禳灾。结果这个洪太尉去了却遭遇各种意外,洪太尉觉得受了张真人的戏弄,一是撒气,一是天意,硬是逼着龙虎山的道长打开了伏魔殿,放出了天罡地煞一百单八个魔君。

由于这第一回太多妖魔鬼怪的迷信描写,所以,在老版的影视剧《水浒传》中,索性全部删掉,直接以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作为开始。而在新版《水浒传》中,则借入云龙公孙胜之口,带着“妖言惑众”的意思说了出来。

电视剧水浒传是否与原著相同(水浒传的楔子写了什么)(3)

其实,从故事的角度看,这第一回确是显得多余,乍看之下,于后文可有可无,大可穿插在后文里,但施耐庵却作为伏笔写在了第一回。这是为什么?

小编拙见,认为是时代背景不同的原因,现代人自然不怎么拿迷信说事,但在古代,迷信对于普通百姓还是很有说服力的,更兼《水浒传》是评书话本的来源,因为原文段末已经有了我们常常听评书时说的“且听下回分解”,连扣都留好了。受众也大多是普通百姓,因为原文中多有现在评书常有的定场诗,在当时,这些诗词是可以唱出来的,面相大众,喜闻乐见,各位可以参见京韵大鼓的表演,唱完以后,说正文故事。这样的迷信因素有吸引观众,调动观众猎奇心理的作用。

电视剧水浒传是否与原著相同(水浒传的楔子写了什么)(4)

另一方面,以“天罡地煞”作为背景设定,一来应了后文众英雄梁山泊排座次,在对抗方腊时,也是以借托星宿来描写的。二来,施耐庵写的时候真是借此偷了不少懒,每到关键时候,一句:“天罡地煞合当聚首”云云就解释完了,什么杀妻弃子,蓄意陷害都可以冰释前嫌。不禁令小编瞠目:“这都可以?!”

电视剧水浒传是否与原著相同(水浒传的楔子写了什么)(5)

而施耐庵在介绍这天罡地煞时,写的非常清楚,是龙虎山老祖天师洞玄阵容封在地下的魔君,显然是邪恶的。但在后文中,对天罡地煞却都是夸赞褒写,这不免让人疑惑,这天罡地煞到底是祸世的妖魔转世,还是下界的天星救难。施耐庵也不点透,只任凭读者猜测。后文中,这天罡地煞各有各的前程,也没有对这天罡地煞的归位再有交代,也没对这天罡地煞是否再封印有所提及,这一百单八个魔头放就放了?他们会不会转世,转世以后又会不会再有什么样的风波?

电视剧水浒传是否与原著相同(水浒传的楔子写了什么)(6)

施耐庵这一个伏笔捅穿了三百多年。施耐庵生于元末明初,战乱不绝,自北宋末年到明朝初年,再也没有过仁宗年间的太平盛世。南宋虽有短暂的内部安宁,但是农民起义仍旧是此起彼伏。元代更是一直在压制汉人,明间实行强力的管制政策,也多有起义的反抗,这一百单八个魔君一直在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