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是一种神奇的食物中秋节前,市场上无数品类口味的月饼“争奇斗艳”,甭管是滇式、广式、晋式、京式、苏式、潮式,都早已落伍成了过去式前几年网红爆款的大闸蟹蟹肉馅、麻辣小龙虾馅、冰淇淋馅、冰皮月饼,现在也都不过是烂大街的常规口味在众多月饼厂家想破头地研发、创新、营销的背后,是国人对月饼巨大的消费热情,有调查显示,过去八年国内月饼销售规模上涨超8成,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中秋节剩余月饼上哪去了?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中秋节剩余月饼上哪去了(中秋剩下那么多月饼)

中秋节剩余月饼上哪去了

月饼是一种神奇的食物。

中秋节前,市场上无数品类口味的月饼“争奇斗艳”,甭管是滇式、广式、晋式、京式、苏式、潮式,都早已落伍成了过去式。前几年网红爆款的大闸蟹蟹肉馅、麻辣小龙虾馅、冰淇淋馅、冰皮月饼,现在也都不过是烂大街的常规口味。在众多月饼厂家想破头地研发、创新、营销的背后,是国人对月饼巨大的消费热情,有调查显示,过去八年国内月饼销售规模上涨超8成!

然而中秋节刚一结束,红极一时的月饼转眼变得无人问津。各大超市电商极速下架,即便低价促销存货,吸引力可能还不如街边烧饼。据统计,往年中秋节只有3成多消费者能吃完月饼,超6成的消费者吃不完月饼或基本没吃过。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仪式感,中秋佳节月饼成为送礼的必选项。但卖得越来越好,吃得却没有多少,这让月饼深陷消费“怪圈”。人们不禁疑惑,那些没卖出去、没吃掉的月饼都去哪了?

答案并不乐观。

有媒体报道,对于没卖掉囤积的月饼,商家通常会退还给生产厂家,由厂家进行集中销毁,消费者家里剩余的月饼,实在吃不消的,恐怕只能丢进垃圾桶。不管是销毁还是丢弃,无疑都造成了不小的浪费。

每年都有公益组织呼吁消费者,将零废月饼创意烹饪,做成三明治、豆浆、八宝粥甚至是火锅,来避免浪费;厂家除了集中销毁,也有将回收月饼卖给相关企业做成动物饲料,算是再利用。也有很多企业和消费者选择爱心捐赠,将月饼送给更多有需要的人手中,但在逐年升温的月饼消费市场面前,这些手段收效甚微。

其实,想要月饼不浪费,最直接的办法是做得好吃。

月饼是中华传统美食,“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如今很多月饼厂家却舍本逐末,过度沉迷于包装和口味的复杂化,追求猎奇好看的营销卖点,但做出来的东西却一言难尽,根本算不上美食。换个角度说,这些月饼可能就不是让消费者吃的。别看目前月饼市场十分红火,但难吃的食品再追求卖点,也不过是舍本逐末,迟早也会遭到市场的反噬。

厂家应该把更多心思放在食材、制作、品控上,下功夫把月饼做好吃,重塑月饼美食口碑,再结合优秀的营销,不仅能从激烈地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食品浪费问题也能大为缓解。

此外,月饼过于华丽昂贵的包装,也是浪费的重灾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出台了史上最严格的月饼“瘦身令”,要求月饼包装要从4个方面“瘦身”,包括减少包装层数、压缩包装空隙、降低包装成本和不与其他产品混装,对于遏止遏制不良风气,倡导环保理念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想要破除月饼消费的“怪圈”,需要厂家、监管、消费者多方共同努力,遏止浪费奢靡的歪风,倡导理性消费,恢复市场供需平衡,让传统节日真正回归亲情的内涵。当月饼脱掉掉攀比、虚荣的外衣,再次成为老百姓中秋全家团圆,饭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中秋也就更有味道了。

作者:泊南

《南说评论》专栏

来源: 江苏新闻广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