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春耕备耕(激发优势打响春耕备耕第一仗)(1)

合作社社员驾驶插秧机,精准投放秧苗。梁桂婵 摄

推进春耕备耕(激发优势打响春耕备耕第一仗)(2)

3月15日上午,云浮市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在新兴县天堂镇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对标全国、全省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动员全市上下迅速掀起春耕备耕和农业生产工作热潮,持续稳住农业“基本盘”、全力做好“三农”工作,为“打造粤北生态发展新高地、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美丽云浮”提供战略支撑。云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卢荣春出席会议并讲话、宣布开耕,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庆新主持会议。

卢荣春强调,我们要牢牢把握抓好春耕备耕的极端重要性,结合云浮实际、科学谋划推进、积极主动作为,凝心聚力开创云浮市春季农业生产工作新局面。一要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胸怀“国之大者”、强化政治担当,始终把抓好云浮市农业生产作为坚定对标看齐、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举措;作为一体谋划推动园区经济、镇域经济、资源经济,促进云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力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的重要抓手,迅速掀起全市春耕备耕和农业生产工作热潮。二要大力激发云浮在粮食生产上的传统特色优势,紧紧抓住党政同责这个“指挥棒”、耕地这个“命根子”、藏粮于技这个“硬支撑”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聚力攻坚,加快修缮修复重要水利设施,全面推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切实打响春耕备耕“第一仗”,在确保粮食安全上体现云浮新担当。三要坚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突出扩品种、优结构,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突出建链条、提质效,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突出搭网络、拓渠道,全面拓展农业市场体系,全面构建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体系。四要全面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压紧“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的政治责任,强化“优先保障、倾斜保障”的要素支撑,突出“聚焦一线、狠抓落实”的督导指导,营造“社会参与、共同缔造”的浓厚氛围,以真抓实干的作风推进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同时,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实施“强镇兴村富农”战略,防止脱贫攻坚规模性反弹,统筹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等重点任务,高位推进“6·30”捐赠活动,奋力开创云浮乡村振兴新局面。

会上,副市长、新兴县委书记王巍通报全市春季农业生产有关情况并作具体工作部署,各县(市、区)汇报春季农业生产有关情况并作表态发言。

活动期间,全体参会人员还到新兴县微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参观机械化春耕现场,观摩在天堂圩镇举行的全市支农服务下乡活动。云浮市领导王雄飞、谢月浩、梁仁球参加活动。

梁桂婵 云伟歆

一线走访

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眼下正值春耕生产的关键时节,新兴县农民抢抓农时,播下丰收的新希望。

日前,笔者在东成、车岗、太平等镇看到,在一片片广袤的田野上,农户忙着平整田埂、除草、耙田、浇秧苗……勾勒出一幅“人勤春早”的田间美景图。“今年的天气好,秧苗长得很好,很快就可以插秧了。”村民刘阿姨笑着告诉笔者。

今年以来,新兴县迅速掀起春耕备耕和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热潮,推动春季农业生产工作取得良好开局。目前,全县春耕春播有序开展,水稻浸种33.2万公斤,完成率100%;育秧0.73万亩,完成率100%;浸田10.5万亩,完成率71.92%;办田3.5万亩,完成率23.97%;农业生产物资准备充分,早稻种子就位33.2万公斤,完成率100%;农膜就位106吨,完成率100%;软盘就位365万片,完成率100%;化肥就位5200吨,完成率80%;农药就位280吨,完成率70%;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初显成效,15亩以上连片撂荒地复耕5235亩,完成率40.5%。

新兴县农业农村局表示,接下来将在技术指导服务、惠农政策落实、保障农资供应等方面,指导各镇各农业经营主体做好春耕生产工作,确保今年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实现“双稳增”。

最是田间农扈乐,犁云耕月换新妆。春耕不仅是发展农业生产,也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写照。作为农业大县,新兴县将继续鼓足干劲、集中力量、抢抓时节,全面掀起春耕生产高潮,用奋力耕耘绘就乡村振兴时代新画卷。

梁桂婵 冯凯思

东成镇

应种尽种不荒田土

3月14日上午,伴随着挖掘机、翻耕机的轰鸣声,东成镇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现场会在思本村拉开序幕。

会上,副县长陈冠鸿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并强调东成镇要持之以恒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一要提高认识,加强组织谋划。按照省、市和县委的工作要求,树立大局意识,增强“粮食安全”的第一责任感,坚实扛起“治荒”的主体责任,落实落细耕地保护工作,建立长期有效的整治撂荒耕地机制,确保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牢不可破”。二要多举并措,做好“三导”工作。抓实激励引导,激发农民对复耕复种工作的热情,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撂荒地复耕复种;抓紧复耕指导,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开展撂荒土地复耕指导;抓牢耕种教导,加强下乡宣传、开展农业农技培训,让农民“心中有计、耕种有方”,不断稳定增加粮食产量。三要以点带面,推进乡村振兴。建立完善耕地管养机制,持续加强耕地管理和保护,提高耕地利用率,让农村“沉睡的土地”活起来,为群众增收打牢基础,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东成镇党委书记梁绍光简单介绍了全镇以及现场点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情况。他说,近期以来,东成镇组织镇村干部进村入户讲解相关政策,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把撂荒耕地转给本土企业家耕作实现复耕复种。“不久以后,我们眼前的连片田地将会种植优质丝苗米、油粘米,实现每年增加优质粮食产量160吨,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增加12万元,农民每亩每年增加收入300元。”

东成镇是新兴县的粮食大镇,梁绍光表示,将以此次现场会为契机,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以自行复种、代耕代种、业主和政府主导流转、集体托管等形式有序推进连片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充分发挥热心乡贤、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示范作用,促进农业向集约化发展,做到应种尽种、不荒田土,切实保障粮食播种面积,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确保完成今年的复耕复种目标任务。”梁绍光说,东成镇将以实际行动、项目落成推动该镇“党建赋能‘三金模式’助推乡村振兴”书记项目取得成效。

车岗镇

首创土地融发展中心

人勤春来早,春耕正当时。日前,笔者在车岗镇河村看到,村民纷纷抢抓春耕备耕有利时机投入生产。

今年以来,车岗镇扎实推进农村耕地撂荒整治、早稻育秧等春耕生产各项工作,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实现春季农业生产起好步、开好局。目前,全镇已有2000多户农户做好了春耕生产的前期准备,包括整地、通渠、除草、育秧等,耕作面积超1万亩。

车岗镇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张贴海报、微信宣传等多种方式,大力传达上级关于复耕复种的相关政策,充分调动村民自主复耕的积极性。

针对撂荒弃耕问题,车岗镇成立工作专班,首创“土地融发展中心”,推动一批昔日的撂荒耕地变成地平整、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良田,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有力地推动粮食稳产增收,更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现在是春耕的好时节,我们积极开展春耕备耕生产工作。”郎头村负责人介绍,今年初该村成立“土地融发展中心”,收储土地近500亩,其中连片50亩以上地块3处。面向农民开展三种业务,分别是存储、代耕、托管;面向城市人群开展私人订制业务。目前用机械平整土地、修整水渠,为抢抓农时打好基础。

车岗镇党委委员曾广告诉笔者,车岗镇以“土地融发展中心”为主平台,以集约土地向种粮大户流转、发展农耕服务社两种方式实现耕地利用,逐步盘活全镇撂荒耕地。“我们首先充分开发利用地理位置、水源条件较好的撂荒耕地,再有针对性开发地理位置优势较弱、复耕条件较难的旱地、水浸地,将撂荒耕地转变为良田资源,推动镇域经济发展。”

簕竹镇

保护耕地有预警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3月10日上午,簕竹镇在六联村召开春耕生产现场会,对今年全镇春耕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会议通报了全镇春耕进度排名情况以及前阶段取得的成效,并进行了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认领复耕地块、为村级农技指导员颁发聘用证书、对簕竹镇春耕党员先锋突击小分队授旗等仪式。

簕竹镇委书记伍华安指出,去年以来,簕竹镇全面推行“田长制”,以整治耕地抛荒弃耕为切入点,探索出“治”“管”结合的“簕竹经验”,得到省农业农村厅认可并在全省推广。成绩只属于过去,站在当下,全镇上下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坚决打好粮食安全保卫战;要扛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守护好每一块耕地,保证每一块耕地都种上农作物,夯牢粮食安全基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会议结束后,簕竹镇村干部到田边现场观摩抛荒地的复耕情况。只见几台旋耕机在翻耙田地,为插秧做好准备,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备耕场景。

“眼前的这一片耕地大概有50亩,由于劳动力不足,在去年的晚造抛荒了。”六联村党支部书记、主任苏银华告诉笔者,在镇党委政府统一部署以及六联村党支部带领下,这片抛荒地被统一流转给种植大户。今年,该田块交给新兴县众成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全托管。

早在2020年,簕竹镇就探索实行“田长制”整治耕地抛荒弃耕,今年又制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包括实行耕地保护预警制度,对一些疑似有抛荒倾向的耕地进行黑色、红色、黄色、绿色的分类治理;引进农机合作社直接与农户、村集体签订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协议;同时,成立春耕党员先锋突击小分队,由村支书、党员作为带头人进行抛荒耕地的歼灭战,坚决做到每一块耕地都有人守护,每一块耕地必须种上经济作物和粮食。

目前,簕竹全镇696块地块中,368块完成耕种,面积3362.23亩,完成率为53.17%。建成一定规模的示范点8个,面积共计400亩,托管示范点3个,面积共计150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