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样,曾经是个不折不扣的网瘾少年。

2005年,那年我刚满十岁,生活在遍地黑网吧的东莞。和大多数孩子一样,那时候我还在玩小霸王学习机,直到暑假的时候父亲买了一台“大脑袋”计算机,那便是我网瘾之旅的开始。

接触PC游戏:想要尝试不同的游戏

大脑袋是对老式计算机最为形象的描述,白色大号的显示器非常沉重。如果你用手去敲显示屏,能听到玻璃“嘣嘣嘣”的声音,当时也是好奇敲了几下被父亲一顿臭骂。等师傅装完电脑开机的时候,我有种说不出来的兴奋,电脑亮的第一个画面也让我难以忘记。

画面上是windows 98的标记,一扇“云朵”般的窗户,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这是电脑系统。因为电脑是父亲工作的必需品,所以我总是默默在后面看着。那时候,我最大的期待就是父亲能在工作完之后忘记关机,然后我就会一本正经的说:“爸,你电脑没关,我来帮你关吧”。

十分钟后,我在扫雷当中无法自拔......

能戒网瘾的游戏(网瘾回忆录游戏荒的背后)(1)

经典的98系统

没错,那时候根本不懂电脑游戏,觉得扫雷、纸牌就挺好玩的,你敢信我扫了一个暑假的雷。开学后,我从同学那里得知可以用光盘安装电脑游戏,放学后还特意到他家学习了一下这项“技术”。当看到他电脑里的游戏以及他收藏的游戏光盘(一大包)后,我的心情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一样的。我当机立断,用早餐一串鱼丸跟同学借了一张游戏光盘。

揣着游戏光盘回家的我非常开心,这从我左蹦右跳的步伐中就能看出。

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把光盘放进去并安装了游戏,焦急的等待之后,我打开了在自家电脑玩的第一款电脑游戏——VR特警

VR特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出现敌人时电脑上会有很大的信号标记,另外子弹数量有限,随着游戏难度加大,子弹明显感觉不够用。虽然现在看来,这款游戏并没有什么趣味性,但当时对于十岁的我而言,那简直就是新大陆赠与我的礼物。

能戒网瘾的游戏(网瘾回忆录游戏荒的背后)(2)

vr特警截图

尝到甜头的我,慢慢对电脑游戏上瘾,也接二连三的从同学那里借游戏光盘,天知道我帮他写了多少作业请他吃了多少鱼丸。像比较经典的罪恶都市、CS系列、红警、魔兽争霸、疯狂出租车、抢滩登陆等游戏都是在那个时期接触的。

那个时候最开心的就是跟着对门的山东小哥(刘佳佳如果你看得到请联系我),坐公交车从四村到大新百货那边的游戏店买光盘。游戏店并不大,两面墙的货架上摆满了游戏光盘,不过价格都比较贵。但最显眼的还是摆在中间木板上的光盘,它们被装在纸箱里,一眼就能看出是盗版低价盘。

挑游戏光盘是很开心的事情,很多游戏你只能通过光盘上的画面去猜测它的游戏内容。我总是挑选那些赛车类和射击类的游戏,可能是小男孩的天性偏好吧。夏天的白天很长,但我总能在游戏店里呆到傍晚,连老板都会不耐烦的说:D毛,你再不选没公交车了喔!

慢慢的,我开始对各种游戏上瘾,想要尝试不同的游戏。毫不夸张的说,每次打开一个新游戏,就像对待新生命一样,期待又满足。随着时间的流失,我也不知道我玩过多少款电脑游戏,总之纸箱里放满了各种游戏光盘。

每个男生小时候都会有秘密基地,它可能是一个抽屉、一个纸箱、一个盒子,无论它是什么,它一定装满了他的童年。

能戒网瘾的游戏(网瘾回忆录游戏荒的背后)(3)

当时玩的大部分都是这种盗版游戏光盘

初染网瘾:QQ聊天室让我沉迷网络社交

五六年级的时候,同学们慢慢都不玩单机游戏了,他们更多的话题是梦幻西游、传奇、冒险岛、QQ音速......

在同学们的耳濡目染下,我也开始慢慢接触网络世界。

06年的时候我创建了自己的第一个QQ,开始偷拿父母的钱去黑网吧,那时候和同学在网吧更多的是打CS联机。即便是两个人加电脑人对打,都觉得非常有意思。没钱的时候,我们也会在网吧看别人玩,那个时候网吧最流行的游戏是梦幻西游、冒险岛和传奇。

而我真正开始接触的第一款网络游戏,应该是《QQ堂》

可能很多00后没有听过这款游戏,它是腾讯2004年发行的一款休闲网游,玩法和《泡泡堂》很相似。小时候玩网络游戏重在体验,每个游戏都玩不出门道,但很快乐。就这么说吧,当时网吧游戏菜单里的游戏,我几乎都玩了个遍。

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QQ聊天室,当时挂着聊天室玩游戏真的很悠闲,我也很喜欢网络社交。和很多同学一样,我也会充红钻打扮我的QQ秀,各种非主流的造型即便现在看来,还那么可爱个性。

那个年代大家都初入网络,不像现在有很多网络骗子,在QQ聊天室里你可以敞开心扉,用火星文把生活、学习上的烦恼和别人说说。如果你对一个人感兴趣,可以靠近她跟她打招呼。也可以参加别人的聊天话题,大部分人不会拒绝这种行为。当然了,你也可以在聊天室挂着,静静的享受孤独。

能戒网瘾的游戏(网瘾回忆录游戏荒的背后)(4)

QQ聊天室让我对网络产生更强的兴趣 我喜欢在网上和别人分享游戏

和大部分人一样,在网络的花花世界中,我很快就染上了网瘾。每天在学校和同学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网络游戏,成绩也逐渐下滑,和父母的沟通也慢慢变少。当时正值叛逆期,有很多烦恼都是通过聊天室、游戏和别人分享。我记得在梦幻里有一个大姐姐,她是我的师傅,总是很耐心的引导我往好的方向去努力,也劝我好好读书,还教我如何和父母沟通。

是的,那个年代的游戏好友,会让你觉得很亲近。

后来因为家庭变故我回到了老家读初中,也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机会碰电脑,当时连退学都十分仓促。

那段时间,我更多的是在适应老家的环境,没有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没有网络,也没有朋友。当适应环境并攒到一些钱之后,我第一次去到了镇上的黑网吧。时隔一年多打开QQ,收到了很多信息,嘀嘀嘀的声音许久才停息。空间留言板上都是同学朋友的留言,他们都问我到哪里去了,还好吗......

可能是环境落差给我造成太多的压抑,或者是孤独感让我无助,看到信息的我立马就哭了出来,那是我第一次在网络面前毫无尊严的哭泣。

一一回了消息之后,我便迫不及待的上游戏看看自己的账号,梦幻、泡泡堂、征途等等,都上了一个遍。

能戒网瘾的游戏(网瘾回忆录游戏荒的背后)(5)

征途是我在东莞经常玩的游戏

不过当时在网吧最流行的游戏是《穿越火线》和《DNF》,那次我也注册了一个穿越火线的帐号,这便是我网瘾高潮的开始,这款游戏也成为了我少年时期最沉迷的网络游戏之一。下机之后,我久久无法从穿越火线的新鲜感中走出来,可能是因为刚开始接触就得下机的原因,那种没玩够的感觉让我更加着迷这款游戏。

彻底沦陷:经典夜逃计划 为CF上演“越狱大片”

当时我住在舅舅家里,虽然是亲舅舅,但多少有点寄人篱下的感觉,所以不会去要钱。为了筹网费,我和村里的一个小伙伴煞费苦心。我们在村沟里拦水抓鱼,然后把一大桶鱼拿去卖;拿过吸铁石围着村子吸铁,顺便还捡个废品卖;还总召集村里的小屁孩,和他们打牌赢纸,下底十张纸我最后赢了几十万张,有个半厥哭着把课本拿给我,但我没要。

就是用这种现在看来傻乎乎的办法,在暑假我们还真赚了不少的钱。握着“巨款”,我们骑着自行车就往镇上奔,天知道我们骑的有多卖力。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农村生活可能是我少年时代最快乐最美好的时光,是城里孩子无法感同身受的。在我的手把手教学下,小伙伴第一次上网就学会了CF的基本操作,他也顺理成章成为了我的徒弟。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是放假的时候凑钱去网吧,有时候没钱也会去网吧看别人打CF。

能戒网瘾的游戏(网瘾回忆录游戏荒的背后)(6)

黑网吧让很多未成年人接触到网络

初二的时候,我就到镇上读寄宿学校了,那时候我一个星期的生活费是45块。开学不久,我就认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没错,他们也沉迷于CF(臭味相投便称知己)。

因为是寄宿制学校,所以不到周末学生是不能出去的。为了夜逃出去上网,我们几个小屁孩想尽了一切办法。起初是发现洗浴房外面有一个巷子,巷子可以通到食堂的巷子。平时只有饭点的时候食堂大门才会打开,有个看门的大爷在食堂巷子守着,而食堂巷子右侧就是一个小铁栅栏,只要翻过去就“自由”了。

计划是这样的,我们托走读生从外面买了一把小锯子,打算把洗浴房的窗户锯开然后逃出去。为了掩人耳目,我们总是最后一批去冲凉,还专门安排一个同学望风。为了掩盖锯子的声音,我们特意开着水龙头,但很快有个问题让我们决定放弃计划。那就是窗户栅栏是用实心钢筋扎的,小锯子根本派不是用场。

没办法只能另寻出路,说实在的,那段时间就像电影里演的“越狱片”一样,我们发挥了当时最大的智力和精力,为的就是逃出去上网。皇天不负有心人,我们发现了在淋浴房巷墙外就是女生宿舍楼,而女生宿舍楼院子里有一个大的板车(装垃圾的),板车的高度足够帮助我们爬上洗浴房外墙的墙头。

这样我们就不需要走洗浴房窗外的巷子,直接走墙头就可以到达食堂的巷子,这个发现让我们有了希望。但问题是,女生宿舍男生没办法进入,而且门口就是大妈保卫室,板车就在大妈对面。明目张胆的走进去爬上墙头,很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能戒网瘾的游戏(网瘾回忆录游戏荒的背后)(7)

夜逃路线草图 小横杠是两米多的巷子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们很久,但我们并没有放弃,经过几天的蹲点观察,我们发现了大妈管理上的一个漏洞。初三下晚自习后差不多是十点半,最后一批女同学差不多十一点多进宿舍楼,而且这个时间点初一初二的都睡着了,初三的必须尽早关灯睡觉。大妈这个时候就会催初三女生早点关灯,并且会简单的查个寝,查完寝大妈还有去打热水的习惯。

热水房在教学楼旁边,大妈走过去打完水回来关门,最少要用五分钟。这个时候女生宿舍楼门是开着的,而且大部分学生都关灯休息了。五分钟对我们来说是足够的,只要手脚麻利不出意外,基本上一分钟就能上墙头,而墙头到食堂巷子只有五六米左右。

经过几个小伙伴商议,我们决定孤注一掷。第二天晚上放学后,我们早早洗漱进了被窝,等十一点的时候体育老师查完寝我们就下楼。在隐蔽处等大妈去打热水,我们环顾四周,确定没有人注意后快速进入女生宿舍。然后按顺序踩着板车上到了墙头,上了墙头我们才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墙头并不是平的,而是弧形坡度,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不能两只脚并排,只能像杂技团走钢丝那样一步步走,落脚点的宽度只有五公分左右。

如果我们不慎掉落右侧洗浴房的窄巷,就会被困在里面,因为墙体的高度太高,没有踩的物体根本爬不出去。此时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冷静思考,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我们彼此加油:小心点,慢慢来!

虽然只有五六米长,但我们足足走了三分钟,我们必须蹲下身把重心降低,来确保万无一失。很快,我们到达了食堂的巷子,只要往右翻出一个铁栏杆我们就成功了。虽然铁栏杆并不高,只有两米多,但右边就是看门大爷的房间。我们必须小心翼翼,如果把大爷吵醒,就完蛋了。好在铁栏杆中间有可以踩的地方,体重较轻的我们很容易就翻了出去。

当我们逃出去的时候,我们开心的抱在了一起,那种“成就感”真的无以言表。我们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朝着网吧飞奔而去,正好赶上十二点最低价通宵上网时间。我清楚的记得,当时网吧包夜只需要5块钱。我们四个小伙伴打了一晚上的CF,可能因为年轻,到了早上六点,还丝毫没有困意。

能戒网瘾的游戏(网瘾回忆录游戏荒的背后)(8)

哈哈哈 就是这种模样吧

早上我们特意买了包子豆浆,等六点半走读生多的时候才进学校大门,因为学生多的时候门卫不会一个个查走读证。就是利用这样的方法,我们接二连三的夜逃上网,二十多次夜逃记录没有一次失手。不过有一次因为踩板车太响,被女学生看到了,但是她并没有打小报告,而是“要挟”我们给她带小笼包。

也就是在那段时间里,我的网瘾伴随着夜逃的“成就感”愈演愈烈,甚至会一天只吃一顿饭来攒钱上网。很显然,当时的我,已经是个不折不扣的网瘾少年了。

网瘾高潮:LOL让我自愿放弃学业

2011年的时候,《英雄联盟》在网吧火了起来,这款游戏也成为我网瘾之旅的“第二春”。当时我已经上高中了,在外租房子住,当时父母都在外地没人管我。在这种环境下,我上网的频率越来越高。高一的时候,我认识了现在的基友。高中我们俩是一个班的,但一开始没说过话。

我们第一次说话还是在学校附近的一个网吧,巧合的是我们竟然坐了连机。我看着他有点面熟,然后就问他是不是二中XX班的,他说我认识你。就这样,一段“网吧恋情”开始了,我们从此形影不离,无论是上学还是上网。很快我们认识了班里的其他同学,凑齐了网吧五连坐。

那个时候晚上通宵上网,白天上课睡觉,我整个上午大概只会说三句话,而且都是跟我同桌说的:

  1. 老师来了叫我一下。
  2. 下节课什么课?
  3. 放学了吗?

当时进班成绩第六的我(初三还是努力考了668分),在高一下学期就掉到了二十多名,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游戏的疯狂。当时疯狂到,为了早到网吧几分钟抢机子,我会在快放学的五分钟站起来跟老师说:“老师,我肚子有点不舒服,想去个厕所”。然后直奔校门,跑到校门放学铃声刚好响起,然后飞速跑到网吧跟网管说:“开五台机子”。

能戒网瘾的游戏(网瘾回忆录游戏荒的背后)(9)

这条路我不知道跑了多少回

有一次,最后一节课是班主任的课,他特意等我上厕所来了再下课,我跑到了网吧然后基友发消息跟我说:速回,班主任等你回来才下课!天知道我跑得多快,气喘吁吁跑上楼,还被班主任无情嘲讽。

很快,高二就到来了,而我的网瘾并没有退减。经常一个星期有一两天早上请假不去,因为连续熬夜实在睁不开眼了,我最高的记录是连续包夜七八天。而我的基友最高记录连着通宵半个多月,我也总是五十步笑百步,担心他会猝死。

高二的时候我的LOL水平大有提升,班里的小伙伴都是我帮上的分,学校周围网吧举办的英雄联盟比赛,我一手寡妇打野力压群雄,带着基友赢了三千块网费。后来因为网瘾太严重,学习根本提不起来兴趣,我就辍学了。当时以我的成绩最多能上个三本,但我一想到英语都头疼,背单词实在是太煎熬了。

辍学后的几年里,我到浙江帮父母照看店铺,也一直没有停止玩LOL,甚至还做了一年多的代练。当时代练还是比较赚钱的,一天一二百的收入让我小日子过的很富裕。下图是我LOL玩的最多的一个号,可以看出我在LOL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匹配还有几千场次)。

能戒网瘾的游戏(网瘾回忆录游戏荒的背后)(10)

直到今天,身边的人还会问我,后不后悔当初没有上大学。说实话,直到今天我都没有感觉到后悔,因为我想的到,即便是上了大学我依然会在宿舍里打游戏度日。虽然因为网瘾辍学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不学无术,他们会觉得这个孩子毁了,以后没什么出息了。我想说的是,人不是标品,没有绝对的对和错。每个人的生活目标也不同,但只要还在努力往前走都不算坏,不是吗。

能戒网瘾的游戏(网瘾回忆录游戏荒的背后)(11)

高中学校门口的报亭 当时不吃饭都会买《大众网络报》

能戒网瘾的游戏(网瘾回忆录游戏荒的背后)(12)

很久后回母校网吧拍的照片 这里每台机子我都坐过

网瘾退减:奔走四方各自为生 游戏里的我越来越孤独

因为提前辍学,当初的基友们都踏入大学的大门,他们都去了天南海北有了新朋友和新生活。慢慢的,英雄联盟五排很难凑齐,经常在线的也只有我一个人。我开始不断的尝试新的游戏,但总会在某个游戏时刻倍感孤独,也慢慢的对游戏失去了兴趣。

那段时间,代练的单价越来越低,我也放弃了这个消磨时光的项目。每天在店里打开电脑,丝毫没有打开游戏的欲望,宁愿找个电视剧或者电影看也不玩游戏。那段时间我每天看四五部电影,腾讯视频里的高分电影我几乎都看过,还特意把好看的电影名字记在备忘录里,现在足足有两百多电影记录。

再后来趁着年轻,打算学门手艺,我就去杭州上了影视后期学校。在那里结识了新朋友,也慢慢接触了一款令我上瘾七千个小时的游戏,那便是《绝地求生》。绝地求生新颖的游戏玩法和独特的射击体验,让我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能戒网瘾的游戏(网瘾回忆录游戏荒的背后)(13)

绝地求生激起了我的网瘾

每天放学之后,我第一件事就是回宿舍玩吃鸡,虽然那个时候吃鸡的服务器总是断开连接,而且BUG很多,但真的很享受游戏里的每个新鲜元素。新手期我最喜欢做的就是在野外厕所钓鱼,把急救包放在门口的桌子上,躲在厕所里阴人。即便是好久都不来一个敌人,我都会觉得很有意思,幸运阴死一个敌人我能开心好多天。

但随着游戏时长的增加,对游戏中的新鲜感也逐渐减少,我便开始转向技术型选手。每把都跳学校、机场这种人多的地方,享受那种落地的紧张感和近战交火的刺激感,枪法也在那段时间有很大的提升。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开始在某牙做吃鸡直播,这一播就是一年多。期间也认识了很多水友,直播间欢乐总是比无聊多。在直播的一年多时间里,我觉得自己成长的很快,学会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也更会分辨好人和坏人。

虽然粉丝一天天增多,但是随着游戏的发展,外挂成为了我无法攻克的难题。看直播的观众都喜欢看主播秀操作或者学习他的打法思路,但你的思路和技术在外挂面前不值一提,特别是像我这种带粉丝的主播,本身队友之间的配合就比较差,吃鸡就更难了。慢慢的,我直播遇到了瓶颈,也有人让我开挂,但被我拒绝了。

当时我甚至都拿到了虎牙的签约合同,但是绝地求生签约是没有底薪的,一切都得看你的收入和人气。最后因为游戏前景堪忧以及收入过低,我还是放弃了直播。可能就像媳妇说的,我不好意思要礼物吧。

能戒网瘾的游戏(网瘾回忆录游戏荒的背后)(14)

游戏主播是我第二份靠玩游戏赚钱的工作

戒除网瘾:搞钱比搞游戏有意思多了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是先成家的,尝试了广告后期、自媒体作者、游戏主播、游戏代练等工作之后,我始终没有找到努力的方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像我一样,好的工作不敢奢求,普通的工作又看不上,创业没有目标,有目标又没有资金,有资金又怕赔钱。

作为一个95后,现在和同学、朋友聚会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工作,很多时候在网上玩游戏都是和朋友聊一些创业想法。以前和基友聊天,第一句话永远是:撸?现在第一句话都是:最近工作怎么样?

是的,不知从何时起,游戏就淡出了我的生活,好像没有游戏我的生活也并没有什么影响。虽然这次疫情让我不得不在家玩游戏打发时间,但不得不说我已经没有了那种玩游戏的迫切感。

有时候打开电脑,我会不知不觉在电脑面前刷一两个小时手机,然后突然发现没什么想玩的游戏,就把电脑给关上了。过年的时候steam等平台促销,买了好多游戏,我都是玩了半个小时不到就退了。这种游戏荒持续了很长时间,现在每天下班都是打开吃鸡做个任务立马就追剧去了。

能戒网瘾的游戏(网瘾回忆录游戏荒的背后)(15)

确实 现在对我而言 搞钱真的比玩游戏有意思

有时候我就会思考,自己是怎么戒掉网瘾的?

那个曾经为了上网翻墙头逃课的少年,那个为了玩游戏不吃不喝的少年,那个在游戏里“纸醉金迷”的少年,究竟去哪儿了?

其实压根没有什么游戏荒,是我没有办法再活在虚拟的世界里,没有办法不为现实做打算。回顾我的网瘾史,玩游戏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自娱自乐无可厚非。

但有了家庭之后,现实生活是你无法逃避的,现实会用各种残酷的方法敲打你,把你从虚拟世界中拉出来。你会慢慢发现钱的重要性,发现自己不再是孩子而是家庭的支柱,会发现现实还有很多值得去做的事情,会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方向。

工作和生活上各种琐事搞的你身心疲惫,没有了游戏的欲望。

能戒网瘾的游戏(网瘾回忆录游戏荒的背后)(16)

游戏荒的背后 是90后无法逃避的现实

90后的朋友,是中国网络发展早期的一批网民,他们见证和推动了网络时代的发展。曾经网络成瘾的他们,如今有的已经奔三,也逐渐和80后一起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年纪小的也即将走出大学校门踏入社会,现实社会不比游戏,江湖险恶人心难测。

无论如何,摆脱网瘾的我们,也一定要摆脱现实的枷锁呀!

能戒网瘾的游戏(网瘾回忆录游戏荒的背后)(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