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火火过大年#

读山下英子新版《断舍离》,对断舍离的奥义有了系统的了解。打算借迎新春大扫除之机,践行一场断舍离。

以前我以为,断舍离就是横下一条心,舍得扔扔扔。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我常跟大家开玩笑说,我们周边平均房价三四万,我们扔掉占地一平方的旧物,就相当于赚了三四万。先生听后取笑我:那你当初买进这么多干嘛?不买的话不是节省更多吗?你这样买了扔,扔了买,多浪费!

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回答他:因为当初我买进它们的时候,我认为它们是必须品。如今时空转换,我的容貌、心灵都发生很大变化。我觉得它们不再是当下的必须品。以前的一些衣物,也已经配不上我当下的气质。把它们清理出去,或许会成为其他人的必须品。只要能派上用场,就不算浪费吧?

过年大扫除怎么断舍离 迎新春大扫除践行(1)

接受了断舍离理念,加上系统的心理学研修,我感觉自己的身心豆发生了很对变化。少了几分物欲追逐,多了几多精神层面的追求。

之于断舍离,不仅仅是扔东西那么简单。正如作者所言,断舍离的真正奥义,就在于斩“断”物欲,“舍”弃废物,脱“离”执念。它强调的是立足当下,厘清人与物、乃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脱离对一些人和物的执念。不仅仅要从物质上“断”和“舍”,更要在心灵深处消除对物欲的无度追求,让心静下来,让生活、心灵的空间简单、澄明、安定。

而整理家、清理废弃物,又是断舍离的敲门砖。所以我一边听书学习,一边迅速行动起来,借春节前的大扫除,付诸断舍离的实践。

利用业余碎片化时间,每天不贪多。先是撕毁并清理出去自己攒了三十多年的工作笔记,腾出了书柜的两个大橱,感觉心通透清爽了许多。今晚再接再厉,着重收拾茶几的两个抽屉。

过年大扫除怎么断舍离 迎新春大扫除践行(2)

家里客厅连着餐厅,接近40平方。而高层住宅檐头低,所以当初选购茶几沙发时,就选了一套东南亚风格的,低矮、宽大,储物抽屉多。

茶几长1米8,宽90,共有四个抽屉。靠近沙发一边有两个,另一边也有两个。今天打算只收拾靠近沙发一边的这两个抽屉。

原先这两个抽屉,一个装着我的随手物品,一个装着先生的随手物品。坐沙发上,药品、茶、糖果等随手扔进去。五一、十一、春节或者周末,有了大段时间再集中归罗一遍。总要费半天功夫。

依据断舍离理念,我重新审视了一下这两个抽屉。从随手可放东西来看,倒也方便。但随手扔进去的东西多了,找东西就要乱翻腾,一翻腾就乱了套。而且里面什么东西都有,也没归类,有些东西就成了角落垃圾。

比如,这次翻出了一包花生碎,包装好好的,却已经过期。还有一小盒藏红花,躲在角落里默默无言了五六年了。好在没开封,从色泽看没坏。还有一包印度进口咖啡,不知何时与儿子从德国给先生带回的烟斗挤到了一起。我一直以为是烟丝,因为它们的包装盒色调是一样的。

我跟先生说,以后这两个抽屉咱们不要乱扔物品,保持最多三样随手物品就行。我这边是常吃的保健品、小零食、以及我喜欢的小包茶;他那边是烟、茶、常吃药及近期所食保健品。其他药物及保健品统统放到电视柜抽屉里,随用随取来。常喝的茶都放茶车的下面。先生表示同意。

但收拾他的抽屉时,一些物品我要给他扔掉,我们之间发生了分歧。比如不能用的旧钢笔。

的确,这些钢笔有着三四十年的历史了,曾经常伴我们左右。感情自然会有的。但钢笔头都摔坏了,已经不能用了。可他说毕竟代表了一段历史。这几支我前几年就打算扔掉,是他从垃圾袋里捡回来的。我试图说服他,他就有些恼火。说就这么点物品又不占地方,为何要扔掉?我说断舍离嘛,非必需就要舍弃。他说留几样做纪念有何不可?家也不能没有历史。想到断舍离的理念之一,是接纳、包容、不评判,我就没与他争执。

同样的东西,还有螺丝钉、水龙头等物件。他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我看到他很坚持,就说,这样吧,我把五斗橱最下面那个大抽屉给你留着,做专门的工具抽屉,你抽空自己收拾,放什么用时还有数。他没作声,算是默许了。

过年大扫除怎么断舍离 迎新春大扫除践行(3)

在想,后面的断舍离行动,我一定选个他不在家的时日。然后,只要是他的东西,就堆到一处,并给他腾出合适的空间,让他自己归置。盛不下就让他自己想办法呗。一场小冲突就这样心平气和地解决啦!

友友们在家大扫除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问题?欢迎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