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看来,心梗是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疾病可是近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从北部战区总医院著名心内科专家荆全民处了解到,截至今年7月,他所在科室已收治了多位“80后”心梗患者,呈现出年轻人血管质量老化的趋势,这一点非常值得警惕,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60岁后的心脏?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60岁后的心脏(为啥30多岁的青年人有着60岁的心脏)

60岁后的心脏

在大多数人看来,心梗是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疾病。可是近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从北部战区总医院著名心内科专家荆全民处了解到,截至今年7月,他所在科室已收治了多位“80后”心梗患者,呈现出年轻人血管质量老化的趋势,这一点非常值得警惕。

荆全民通过本报呼吁:身体健康首先得保证有颗健康的心脏。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均衡,尤其是常年过多进食肉类和海鲜的年轻人,小心血管过早老化。

痛心

一天收治两位

“85后”心梗患者

不久前,荆全民一天救治了两位年轻的心梗患者,这让他感到非常痛心。

第一位患者32岁,右冠脉大血栓,应用抽吸导管抽吸恢复血流后,应用了药物球囊处理,好在未用支架。第二位患者34岁,发生心梗后3条血管重度堵塞,右冠脉急性血栓闭塞,右冠脉球囊扩张开放血流后,不得不用了两枚支架。

这两位年轻患者的病情至今令荆全民难以释怀。他对记者说:“30年前自己刚做心内科医生时,心梗患者一般多在60—75岁。现在,‘80后’‘85后’心梗患者高发,这对医生来说心理冲击还是蛮大的,因为太年轻了!30多岁的人有着60岁的心脏,这不能不让人痛心。”

趋势

心梗发病人群

逐渐年轻化

“1984年,我在丹东从医时,一年因急性心梗住院的情况只发生一例左右。我后来转到了现在的工作单位,1990年,我对1955年到1988年的患者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33年间医院一共才收治了55例心梗患者。可是现在,每月急性心梗患者数量都在200例以上。上世纪80年代,心梗患者都在六七十岁,2000年左右,四五十岁的患者开始增多,今年三四十岁的患者开始呈增长趋势。”荆全民列举了上述数据,分析了几十年来心梗发病年龄的变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沈阳多家大医院心血管内科的患者占床率较高,辽宁省人民医院、北部战区总医院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的患者数量始终居高不下。

根源

与过多摄入

肉食和海鲜有关

分析年轻人心梗高发原因,荆全民介绍,1985年左右出生的年轻人,大多生长在物资丰富的时代,大鱼大肉成了家常便饭。同时,年轻人终日抱着电子产品工作、学习、娱乐,严重缺乏锻炼,吃得好,动得少,胖墩越来越多。很多孩子自幼就只吃肉,不吃蔬菜水果,这种饮食习惯注定会让血管提早受损和老化。30多岁的人正处在生活和工作的爬坡阶段,熬夜加班很普遍,压力大、睡眠少等生活方式,也会对血管产生极大破坏。

根据医学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喜欢吃牛羊肉、海产品的人,冠脉钙化较明显,冠心病发病率比较高。

提醒

冠心病

具有遗传性

荆全民介绍,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人,一定要控制肉食和海鲜的摄入。同时,超过40岁要做冠脉CT检查,因为冠心病具有遗传性。

荆全民举例说,前不久给一位老年冠心病患者做介入治疗时,他提醒在旁护理的中年儿子做个冠脉CT检查。虽然身材削瘦,食肉也不多,但患者儿子最终发现3根血管中有两根几乎完全堵塞,另一根达到90%堵塞。后来置入了6枚支架,治疗成功。

荆全民说,临床发现,如果父母有冠心病,孩子患冠心病的几率会比较高。因此,这类家庭务必减少肉食和海鲜的摄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吴强

健康常识

发生心梗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发生心梗的高危因素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遗传因素等,高危因素越多,对血管的危害越大,相应发生心梗的可能性也越大。年轻人心梗的发生除了上述因素,还与生活压力大、运动量少、生活方式不合理有关。

吃得太好、吃得太多,包括过多摄入油,都可能导致过多的脂质和垃圾沉积在体内和血管内,从而导致血管出现脂质斑块,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心梗的出现。

来源: 沈阳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