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许攸为什么不投靠刘备(三国袁绍谋士许攸为什么必须死)(1)

|品论三国|许攸究竟为什么必须死?因为他真的太二了!

许攸何人?读过《三国演义》的人们想必都会将他与官渡之战联系起来。在《三国演义》中,许攸的到来让曹操裸足相迎,同时也给他带来了袁绍的屯粮之所,从而逆转了整个战争的局势。

但许攸与众多降于曹操的谋士不同,官渡战后不久,他就被曹操所斩!(在《三国演义》中将这个锅安在了许褚的头上。)并不像贾诩,陈群等人那样,最终成为了曹魏谋士群体的中流砥柱。有人说许攸居功自傲,也有人说曹操气量过小,那事实究竟如何?且来一看!

三国许攸为什么不投靠刘备(三国袁绍谋士许攸为什么必须死)(2)

三国许攸为什么不投靠刘备(三国袁绍谋士许攸为什么必须死)(3)

许攸字子远,年轻时与袁绍、曹操交好。而在汉灵帝时期,他就曾勾结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人谋废汉灵帝,改立合肥侯为帝,可惜事情败露,王芬自杀,许攸则逃亡回乡。

虽说灵帝的口碑并不好,但企图军事政变,至少证明许攸这个人并不甘于平庸,他有他的野心,也有他的企图。从这一点来说,许攸与郭嘉等人不同,他是有心建功立业成一方霸主的。

三国许攸为什么不投靠刘备(三国袁绍谋士许攸为什么必须死)(4)

三国许攸为什么不投靠刘备(三国袁绍谋士许攸为什么必须死)(5)

许攸投奔曹操,无论在史书以及《三国演义》中,都明确地写明了原因:许攸家里有人犯法,留守邺城的审配将他们逮捕。于是许攸大怒,投奔曹操。事实真是如此吗?非也~其背后的真正原因则是袁绍阵营中谋士群体的不断内斗。以田丰,沮授为首的主和派与郭图,许攸为首的主战派,双方在官渡战前有过一次激烈的交锋,最终以田丰,沮授败北收场。许攸与郭图成功挑起官渡战役。

此时的许攸正是春风得意,志得意满。可惜,袁绍的阵营怎么可能只有两个派别?此时另一名重臣审配开始发扬窝里斗的精神,指证许攸家人犯法并逮捕归案,同时指责许攸贪桩枉法(其实审配本人好不到哪去)。袁绍此时充分发挥其耳根子软的特色,对许攸一阵教育批评,就此将许攸打入冷宫不理不睬。心高气傲咽不下这口气的许攸就趁势跳离这个内斗的大坑,带着机密投奔对面去了……

三国许攸为什么不投靠刘备(三国袁绍谋士许攸为什么必须死)(6)

三国许攸为什么不投靠刘备(三国袁绍谋士许攸为什么必须死)(7)

许攸在加盟曹营之后,立马展现出了其价值。他一共给曹操献了两条计,首先是建议曹军假扮袁绍大将蒋奇的部队去烧毁其乌巢的屯粮,使曹操最后赢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再就是提出决漳河灌城,使曹操进而夺得了袁绍的老巢冀州。在此之后,许攸就将自己认定为曹操军中除曹操之外的第一人,到处对人吹嘘其与曹操的关系以及他的功劳。

可曹操已经并非他认识的少年阿瞒了,此时的许攸已然开始挑战曹操的权威。这一点在职场上其实也非常明显,简单的说就是“胜利都是领导们的功劳,失败则是下属的问题”。也就是说,聪明的打工者知道自己该背什么样的锅,该让什么样的功。可惜,我们许攸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曹操破袁是他一人之功,这样不但得罪了曹操(指挥),更得罪了大量的曹营将领谋士。

用现在的话来说,许攸的情商实在太低!用现在的话说,太二了!

三国许攸为什么不投靠刘备(三国袁绍谋士许攸为什么必须死)(8)

就这样,在加盟曹营没多久。许攸伴随着他的大喇叭被曹操斩首。而《三国演义》中,下手的则是许褚……

许攸之死,其实是曹操对其太了解的结果。从小不甘人下,还擅于内部斗争。虽然官渡献计助曹军战胜袁绍,但许攸持续性的低情商表现势必影响曹操原从势力的平衡,此时一个许攸还是一批老将,这个选择题其实并不难选!

最后借此文说一些职场上的金句,看完记得发鸡腿给小编我:

1,功劳都是领导的,就算全部由你实施也是领导指挥有方。 2,领导们的计划都是完美的,实施不顺利是因为你的能力问题。 3,领导有难,主动背锅! 4,在职场,有一种能力必须拥有,叫填坑力! 5,领导的突发奇想叫创意,你的突发奇想叫不够专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