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互联网银行出了一款日利率万分之二的借款产品,相比微粒贷、借呗、京条等万分之五的利息便宜不少。但作为理财产品质押式贷款,其实一点儿都不便宜,从产品创新角度讲,也并非什么新鲜事,央行和各大商业银行早就玩过了,其风险更是引人关注。

可质押理财产品剩余期限(理财产品质押再借款)(1)

央行: 国债逆回购

熟悉国债逆回购的朋友一定知道,这个理财产品的安全性比之国债都安全。

国债是以国家信用作背书的,只要国家不破产,你的钱就妥妥的零风险。

而国债逆回购呢?则是有人把国债收益权进行质押,从而短期借钱。期限非常短,多以天为单位,利率很高,有时能飙到10%以上。属于抢到就算赚到。

商业银行: 理财产品贷

国债逆回购的玩法到了商业银行这里,有了一定的变种。即质押理财产品借钱的行为不再是一种短期应急周转,而成了新的金融物种。一种可以替银行赚钱的新商业模式。

在银行买理财产品时,由于起投资金门槛较高,且期限较长,我们总会担心资金的流动性是否会造成现金流紧张。

这时,不妨咨询一下银行理财经理,你选购的这款理财产品是否支持质押再借钱。什么意思呢?

你买了银行理财产品,在期限未到期之前,你突然急用钱,这时你可以把你理财产品的收益权质押给银行,银行按照投资金额的多少给你一定比例的借款,利率按同期银行放贷基准利率走。

借款期限一定短于理财产品投资期限,借款金额也一定少于理财产品投资金额。你懂的。一旦你还不上钱,银行就会把你质押在它那里的理财产品扣下,先还了你欠它的钱,再把剩下的钱给你(如果还有的话)。

由于买理财产品和质押押借钱都是在同一家银行进行,所以银行的风险几乎略等于无。堪称低风险躺着赚钱。

但你就不一样了。理财的利息与借钱的利息,这中间的利差是正还是负,关系到你与银行的前后两次交易,你是否还需要倒贴。

另外,你借银行的钱,你提前还了,但银行理财产品拿了你的钱,可是否会零风险还给你,这就得看你买的是否是保本产品了,如果不是,预期年化收益是否能大预期,如果风险较大,你理财与质押借钱的利差是否又扩大了?

这到底是资金周转,解救流动性套利,还是高杠杆把自己绕进去了?大家可以想想。

互联网银行: 理财产品质押贷

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某互联网银行推出了一款万分之二的理财产品质押贷借钱产品。

可质押的范围呢,当然也是自己旗下的理财产品,可借钱额度为理财投资金额的70%-80%,根据产品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如果要问和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质押贷有何不同,那大抵是支持随借随还,不论是理财产品还是质押借款,投资和借钱的额度门槛都比较低。

这里有个现象要注意,我们在商业银行质押借款里说过的利差为负在这里出现了。即,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远低于借钱利率。

也就是说,这一投资一借钱,你的钱不但没有因为周转倒腾而变多,还会变少。

那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我们上面说的套利情况呢?理财产品收益比借钱利率高!这种只有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才有可能发生,且购买理财产品的多为企业(起投门槛高,收益才能可观),银行放贷基准利率目前为4.5%,只有当理财收益高于此时,才是套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