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下旬,家乡博山群山染色,已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季节。而此时的杭州,天气温暖,桂花盛开。小区花园,街道两旁,屋前楼后,桂花树一棵挨着一棵,黄色的金桂、桔红色的丹桂、白色的银桂和四季桂,紧簇着盛开。愈走近香味愈浓,甜甜的味道,沁人肺腑。

《山海经》记载:“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我国汉代宫廷已开始栽植桂树,桂花亦成为贡品。杭州自唐代遍植桂花,寺院僧人栽桂赏桂最盛。

桂花一般农历的八九月开放,来年三四月结子。而特别的是,江浙一带大部分桂花却不结子。那么桂花的种籽哪里来的呢?民间有“月中落桂子”的传说:灵隐寺和尚德明在中秋之夜看到无数珍珠般的小颗粒从月亮里落下来,拾了一兜种下,第二年长出了桂树,几年后桂树长得又高又大,开满了芳香四溢的花朵。

蒋坤鸿运当头(蒋坤十月桂花香)(1)

金桂)

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墨客经常以桂入诗。白居易有诗词云: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宋之问《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名句,因此,桂花的香气又称为“天香”。元代倪瓒写:“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清人张云敖有诗云:“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因此桂花又有“金粟”之称。每当金秋时节,桂花盛开,香飘数里。朦朦秋雨飘来,桂花随风随雨,纷纷洒落,密如雨珠。人从花丛中走过,沐“雨”披香,别有一番意境。

毛泽东也曾写有《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娇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蟾宫折桂”故事来自于明代文人杨升庵。传说他的书斋栽满了桂花。有一天他在书房读书,读着读着睡着了。梦见文魁星问他愿不愿意到月宫折桂枝,杨升庵说愿意。于是文魁星命西海龙王带他飞上月宫,折了月宫的桂枝回来。这年他进京赶考,高中状元。因此科考得中又称为“折桂”。

桂花除了欣赏价值之外,还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明代杭州就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桂花产业:桂花酒、桂花糕、桂花糖、桂花茶、桂花干等等。其中尤以桂花酒和桂花龙井茶最为人们所喜爱。桂花酒是用盛开的金桂为原料,配以优质的糯米酒酿制而成,色泽金黄,芬芳馥郁,甜酸适口。

蒋坤鸿运当头(蒋坤十月桂花香)(2)

(丹桂)

古人认为桂为百药之长,用桂花酿制的桂花酒和炮制的桂花茶能达到“饮之寿千岁”的功效。人们用桂花酒来敬神祭祖,祭祀完毕晚辈向长辈敬献桂花酒,祈愿长辈健康长寿。赏桂花、饮桂酒、品桂花龙井茶成为杭州人必不可少的生活习惯。现在杭州也将桂花定为了市花,城区街道、村舍小区、江边河岸、山水景区,处处栽满桂花树。

在杭州赏桂最好的去处是满觉陇。满觉陇处西湖西南,南高峰和白鹤峰之间,因寺而得名。明代起成为杭州桂花最盛的赏桂胜地。从虎跑进入满觉陇,再到龙井村,沿路两边、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都栽满了桂花树,有的树龄已达二百年以上,据说有七八千棵。明人高濂在《满觉弄看桂花》中写到:秋时,策蹇入山看花,从数里外便触清馥。入径,珠英琼树,香满空山,快赏幽深,恍入灵鹫金粟世界。”

蒋坤鸿运当头(蒋坤十月桂花香)(3)

(桂雨•金粟

到满觉陇游玩不仅仅是赏桂花,还可以品尝丰富的桂花食品。满觉陇的村民家家户户从事桂花产业,现在柏油公路盘山而上,道路两旁设有各式各样的茶座酒店,可随时驻足品尝。虎跑水泡龙井茶那可是饮品中的“绝配”,老杭州人喝茶打牌,喜欢坐在桂花树下,一阵阵“桂花雨”飘落到西湖龙井茶里,茶香添了桂花香,喝上一口,满是悠闲幸福的感觉。黄龙慧开禅师有诗: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此时,对于其中的禅意,也许体会更深一些。

蒋坤鸿运当头(蒋坤十月桂花香)(4)

(桂花食品)

自七年前来杭,我也每每附庸风雅,趁着秋高气爽到满觉陇去赏桂喝酒,有时候老两口也带上小外甥。诸多茶座酒店,最爱到那家“满觉人家土菜馆”,爱吃他家的老豆腐,也许是有一点家乡博山的味道。要一杯桂花酒,一个老豆腐,一个小外甥爱吃的油淋鱼,加上一个炒青菜或汤。一杯酒喝不了,老板半杯也卖给。当然偶尔也品尝一下当地的青梅酒,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回博山的时候,也喜欢带点桂花酒或者青梅酒给老同事、老朋友们尝一尝。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博山的城郊或者农村也开始养植桂花。平时将桂花养在半地下的温室里,到了秋天开了花,搬出室外约朋友们欣赏,只是树株比较矮小,都是盆景罢了。去年秋天回博山,弟弟请我们到石马水库边的饭店用餐,里面就有几十盆型状不一的桂花,大的有碗口粗,树冠直径近两米,花开正好,满店飘香,吸引了大批客人在此吃饭赏花。

看着一盆盆独具匠心形状各异的桂花,我心里不由得感叹:只有在陶琉之乡的匠人,才能打造出如此这般有棱有角有性格的盆景!南桂北桂,各有千秋,我们有幸生在大一统的中国,南北融通,生活富足,无论南方还是北国都是我们生活的好地方。

作者简介: 蒋坤,1958年2月生,专科学历,先后任博山美术琉璃科长、厂长、集团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区长助理。2018年退休,闲暇时喜欢写文章、画画。

壹点号 文学博山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