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酱油苯甲酸钠超标吗(海天酱油苯甲酸钠)(1)

2022年10月5日,中国调味品协会发布声明称,在酱油中添加了“苯甲酸钠”等添加剂的海天味业,符合国家相关食品添加剂标准规定,支持因受到此次舆情影响的调味品企业,依法维权。

事实上,包括苯甲酸钠等食品添加剂在调味品行业,早已被广泛使用。只不过,大多数时候,消费者不太看说明书或者也看不懂说明书,故而造成了“谁家广告打得多,谁家的质量就好”的购买习惯。然而,从此次海天酱油添加剂事件引发的舆情来看,随着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消费者似乎越来越理性了。

海天酱油苯甲酸钠超标吗(海天酱油苯甲酸钠)(2)

那么,此次舆情的焦点究竟是什么?答案是:国家标准(GB)。事实上,酱油从生产企业到老百姓的餐桌,要经历各种环节,就拿做酱油所需的黄豆、小麦、小麦粉、口蘑等各种原材料的挑选上,国家就出台了针对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标准。不过,此次的舆情争论焦点,不是出在这些原材料上,而是出在了中国调味品协会声明中所提到的--《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上。

海天酱油苯甲酸钠超标吗(海天酱油苯甲酸钠)(3)

在国家官方网站上,笔者查找了GB2760的相关信息。它的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60--2014》,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2014年12月24日发布,2015年5月24日实施。

那么,什么是食品添加剂呢?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是什么?包括海天味业等一大批调味品企业,在酱油等食品中,添加了“苯甲酸钠”符合国家规定吗?

笔者发现,在《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对食品添加剂进行了如下定义: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同时,该标准还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5项使用原则,其中的第一条就是:“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海天酱油苯甲酸钠超标吗(海天酱油苯甲酸钠)(4)

那么,海天酱油争论的焦点中的焦点“苯甲酸钠”,可以用来做食品添加剂吗?答案是肯定的。该标准在《食品添加剂的允许使用品种使用范围以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的章节中,将“苯甲酸及其钠盐”——俗称苯甲酸钠,作为防腐剂,列入允许使用,同时规定了在酱油中的最大使用量——1.0g/kg(以苯甲酸计)。也就是说,一瓶500ml的海天酱油,苯甲酸钠的添加量最大不能超过0.5克。

海天酱油苯甲酸钠超标吗(海天酱油苯甲酸钠)(5)

笔者还发现,在多款含有苯甲酸钠的海天酱油标签上,只标注了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表,对相关食品添加剂的数量,只在配料表中有体现,却没有具体的含量表述。事实上,这一现象在其他调味品企业也不例外——这似乎也是引发舆情的原因之一,因为老百姓根本不知道,一瓶酱油里面,究竟有多少苯甲酸钠呀!

看来,苯甲酸钠,似乎成为了此次海天酱油舆情的罪魁祸首了。苯甲酸钠有这么臭名昭著吗?事实上,有关资料显示,苯甲酸及其钠盐是很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有防止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在世界各国均被广泛使用。

不过,百度百科也介绍:根据美国 FAO 规定,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可以用于速冻鱼条、鱼块、鱼馅制品,但并没有把肉制品列入使用范围。此外,在以上所列允许使用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的国家中,这两种添加剂也不作为肉制品推荐使用的防腐剂。那么,苯甲酸钠对人体究竟有害吗?

湖北省黄石有色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张思燮、北京医院内科主治医师聂志扬均认为,苯甲酸钠和人体内的胃酸可能会发生反应,进而生成苯甲酸。苯甲酸有毒性,如果长期饮用可能会引起人体慢性苯中毒。慢性苯中毒的症状一般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比如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以及乏力等。同时,患者还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减少,严重的甚至还会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

海天酱油苯甲酸钠超标吗(海天酱油苯甲酸钠)(6)

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推论:苯甲酸钠如果被吃进嘴里,对人体的健康是有害的。如此一来,国内企业执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中,既规定食品添加剂“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又允许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苯甲酸及其钠盐”有限量的使用,这岂不是自相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