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宿亮 发自惠灵顿,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历史上诡异悬案?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历史上诡异悬案(百年悬案衍生出的亚文化)

历史上诡异悬案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宿亮 发自惠灵顿

伦敦东区,街道昏暗,19世纪后半期的移民聚居区在午夜之后鲜有行人走动……

一个身材高大,头戴高筒礼帽的黑色剪影在小巷中突然闪过,宽大的披风随着身影的移动来回晃动,不经意间隐蔽的刀刃折射出阵阵冷光。如果近旁观瞧,这个身影后的地面上躺着一个穿戴庸俗的女人,头部以一种怪异的角度向后弯曲,喉咙上的伤口还在汩汩冒血,腹部被鲜血和残破的器官覆盖,惨不忍睹。

提到“开膛手杰克”,不少人想到的就是上面这幅画面。这个在1888年制造连环杀人事件的恶魔震惊全世界,扑朔迷离的案情延续百年而无定案,成为伦敦挥之不去的阴影。

一百多年来猜想不断

如果翻开警方当年的记录,可以看到法医对受害者尸体的种种描述,包括数量很多的各种刀伤,面部器官的破坏以及内脏的割取等等。但这样残忍的案件多次发生在人口并不稀少的街区,却没有目击证人,甚至没有人听到喊叫。警方在侦办案件过程中还多次收到疑似嫌疑人“调戏”调查人员的信件。种种谜团给了人们想象的空间,一百多年来出现了各种猜测和一群乐此不疲地钻研案情的“业余侦探”。

关于“开膛手杰克”,最著名的猜测莫过于英国记者、作家斯蒂文·奈特1976年出版的《开膛手杰克:终极解释》一书。在这本书中,奈特认为,当时的英国王室无法容忍王位第二顺序继承人阿尔伯特王子与平民女子相恋,秘密派遣王室医生威廉·高尔爵士出面处理。高尔认定东区的妓女是引诱王子堕落的源头,于是以开膛破腹的残忍手段报复诸多妓女。

2001年,由著名影星约翰尼·德普主演的《来自地狱》就采纳了奈特的说法,呈现了一段王室变态杀人魔头的残忍故事。

做过法医的美国记者、犯罪作家派翠西亚·康薇尔曾自掏腰包,花费600多万美元,综合现场证物、疑似罪犯信件、尸体遗物因素调查,最终指认心理、生理上存在病态的画家华特·席格是“开膛手杰克”。当然,康薇尔的指控也并非一家之言,在其调查完成之前,早就有人怀疑席格这个总是喜欢用丑陋女性当作模特作画的画家涉案。

此外,关于“开膛手杰克”的猜测简直举不胜举,甚至连著名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等都成为可疑对象。还有人认定,多名遇难者虽然看上去死状类似,但细节上存在不少差异,很有可能是不同嫌疑人独立作案的结果。例如,最后一名遇难者死在室内,与其他遇难者死在室外不同。又如案发的时间段、凶器的尺寸等关键性细节都有所差异。

2014年,英国商人拉塞尔·爱德华兹新书援引DNA化验结果,指认波兰裔移民科斯明斯基是“开膛手杰克”,不过与其前辈一样,新说法引起新争议,猜测还在继续。

关乎人性的社会文化符号

之所以引发如此众多的猜想,实在是因为“开膛手杰克”留给人们的线索太少,只能根据受害者的背景、遭遇去推理猜测,乃至形成了专门的“亚文化群体”和“开膛手研究学”。

在无数的猜测和分析中,凶手的心理成为关注的焦点,人们认定凶手一定是拥有医学实践知识的男性,受过心理或生理创伤,专挑道德地位低贱的妓女下手。由于凶案发生在午夜之后,与白天的世界形成鲜明对比,人们普遍相信“开膛手杰克”拥有双重人格,或许还来自令人尊重的王室或为知名艺术家。

这种猜测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受到连环凶杀案发生两年前英国作家史蒂文森出版的小说《化身博士》。在小说中,主人公在夜晚喝下药水就变成凶残的海德先生,内心的愧疚和夜晚犯罪的快感纠结在一起,最终导致主人公无法承受这样的双重人格而自杀。“开膛手杰克”出现后,不少人自动把连环杀人凶手和《化身博士》联系在一起,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猜测凶手的动机。由于案件一直悬而未决,文化意义上的讨论俨然已经超越案件本身,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学者朱蒂斯·沃克维兹则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把“开膛手杰克”比作“黑色男性狂想曲”。她认为,凶手之所以残忍地杀害妓女,是因为这些女性本应在家中做贤妻良母,却走上街头超越了在社会生活中应有的地位和美德,因此受到惩罚。与之类似,不少学者从文化意义上对“开膛手杰克”的解读,用以分析人性隐藏的残暴。在这些学者看来,案件发生一百多年后,真凶是谁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其折射的社会文化内涵。

无论真相如何,每一次揭秘“开膛手杰克”都成为重要的社会文化话题,电影、小说等艺术衍生创作不断涌现,甚至其作案地点都已成为伦敦旅游的经典线路之一。“开膛手杰克”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符号,被人们念念不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