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弱小的卫国因不愿听命于晋国,和晋国断绝了关系,与齐国结了盟。

晋国的执政大夫赵简子很生气,他无法容忍卫国的背叛,准备发兵攻打卫国。

晋国大夫史墨长于天文星象、五行术数与筮占长于天文,熟悉各诸侯国内政。他认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

出征前,赵简子先派了大夫史墨去卫国,了解卫国的情况,限他在一个月内返回。

史墨去了卫国后杳无音信,半年之后才回来。

成语背后的故事你了解多少呢(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1)

赵简子问他为何去了这么久,史墨便详细汇报了他了解到的情况。

他说:“现在卫国国君很开明,辅佐他的贤才众多。孔子也去了卫国,他的弟子子贡帮卫灵公出谋划策。卫国被治理得井井有条,深得民心。而且卫灵公对国人说,晋国命令卫国,凡是有两个女儿的人家,都要抽送一个到晋国做人质。百姓对此极为愤慨,一致表示要与来犯的晋军决一死战。如果我们想用武力使卫国屈服,恐怕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为了谋求利益反受其害,这样的事情不如不干。”

成语背后的故事你了解多少呢(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2)

赵简子听了史墨的介绍和分析,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于是按兵而不动,以等待适当的时机。

【释义】按:止住。

按兵不动:止住军队,暂不行动。

原指控制军队暂不行动,以等待时机。

现在也比喻接受命令后不肯行动。

成语背后的故事你了解多少呢(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3)

#大有学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