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华夏大地涌现出了不少英雄豪杰,这其中就有张耳和陈馀。本来这俩人好的跟一个似的,他们一起落难过,也一起富贵过,可后来居然反目成仇拔刀相向,这中间到底发生了哪些事情哪?接下去我就给大家讲一讲。

张耳和陈余因为什么事交恶(秦末张耳和陈馀这对好基友是如何反目的)(1)

(图)张耳(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02年),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人,家于外黄。

都是魏国大梁人,虽然自身家境都不太好,可他们显得很与众不同,所以都得到了有钱人家的赏识,把姑娘嫁给了他们。张耳早年在信陵君家里当门客,后来得到了老丈人的资助,就自立门户开始招贤纳士了,刘邦在造反之前,就在张耳门下混过饭吃。陈馀和他不一样,在得到岳父家帮助之后,就去投奔了张耳,两个人关系处的非常好。

(图)陈馀(?-前204年),一作陈余,大梁(今河南开封)人。

听说武臣自封为赵王,陈胜的第一反应就是拍桌子摔碗,还要杀了武臣的家属,后来在身边人的劝阻之下,这才冷静下来。他就顺水推舟派人封武臣为赵王,还命令赵王早点发兵西进打咸阳。那时候武臣的前途就是自己的前途啊,所以张耳和陈馀就给他出主意,楚王这是想利用你,你不用理会他,干脆出兵在周边给自己打下一片土地,以后这天下是谁的还不一定。武臣就听从了他们的意见,分别派出几路人马去外出打地盘,可打下地盘之后问题就出现了。那些打下地盘的人也向武臣学习,都想自立门户,这矛盾可就产生了,这么三折腾两折腾,最后武臣被干掉了。

张耳和陈馀运气比较好,他们逃出来以后又收集了几万人的队伍,不过他们很理智的没有称王,而是找到了前赵国的贵族赵歇,立他为赵王来拉拢赵地的民心。那时候秦朝大将章邯已经干掉了陈胜,然后开始攻击赵国。张耳就带着赵王逃进了巨鹿城,陈馀则带着三万人驻扎在巨鹿的北边。

巨鹿城很快就被秦军给围住了,看形势不好,张耳就派人向陈馀求救,可陈馀知道自己那几万人根本不是秦军的对手,就没敢动弹。到最后张耳实在熬不住了,就派张黡和陈泽去责备陈馀,当初我们俩约定同生死共富贵,现在我和赵王眼看着就不行了,你为何有兵不发?陈馀开始还跟人家解释,我考虑发兵也是送死,还不如保存实力以后给他们报仇的。可张黡、陈泽根本不理解,陈馀没办法就派了五千人交给张黡、陈泽,让他们去攻击秦军,结果是全军覆没。

到了这个时候,不管二人内心是如何想的,反正他们友谊的小船已经出现裂痕了。

张耳和陈余因为什么事交恶(秦末张耳和陈馀这对好基友是如何反目的)(2)

(图)项羽 (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后来还是项羽的大军及时赶到,打败了秦军,解了巨鹿之围。张耳出城之后就责怪陈馀,还打听张黡和陈泽的下落。陈馀就把当时的情况向张耳解释,可张耳根本不相信,他就认为是陈馀杀了张黡和陈泽。这会陈馀也怒了,就把将军印交给张耳,张耳也奇葩,在身边人的鼓动之下,居然接受了将军印,收编了陈馀的军队。这下子陈馀彻底翻脸了,他就带着自己的亲信部队去黄河沿岸捕鱼去了。

等到项羽分封天下时候,就把赵国的一部分土地划出来给张耳,封他为常山王,而陈馀只被封了一个侯,封地只有三个县。陈馀那肯定是不高兴啊,那时候正好齐王和项羽开战,陈馀就表示要帮助齐王,从齐国借来了人马之后,他首先就赶跑了张耳,而后把土地都还给赵王,自己帮赵王治理国家。张耳则去了汉中,投奔了老朋友刘邦。

等刘邦出汉中和项羽争天下的时候,想联合赵国,陈馀提了一个条件,帮忙可以,不过我需要张耳的人头。结果刘邦就耍了个流氓,找了一个很像张耳的人,把他的脑袋送给陈馀。感觉报仇了之后,陈馀就出兵帮刘邦拿下了楚国的老巢彭城,可很快他就发现张耳居然还活着,一气之下又和刘邦翻脸了。之后的故事就比较简单了,刘邦派张耳协助韩信打地盘,等打到赵国的时候,韩信和张耳的大军攻陷了赵国,赵王被活捉,陈馀被当场砍了脑袋。

到这个时候,张耳和陈馀之间的故事,就以一个干掉另外一个结束了。

张耳和陈馀可以说是生死之交,他们在一起患难过,也一起富贵过,只不过那个时候两个人是紧紧的捆绑在一起的,所有问题他们都必须共同面对。等到他们分开以后,情况就变了,没有了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他们的心也就不往一处想了。那二人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反目,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天下正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