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南河北交界的安阳是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殷(今安阳市区小屯),在此传衍255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在此建都,故安阳素有“七朝古都”之称。

一踏上安阳的土地,就感觉到一股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迎面扑来。

公元前257年,秦国大将王龁(hé)攻克赵国的宁新中,将其改名为安阳。公元580年,北周灭北齐,杨坚焚毁邺城(今河北临漳),邺地百姓迁居安阳,安阳改称相州。1192年,金国改相州为彰德,1913年,恢复安阳县名。

安阳人杰地灵,盘庚迁都于殷、商王武丁中兴、傅说拜相、妇好跃马征战、文王被拘羑里(安阳南)演周易、西门豹治理邺地、信陵君窃符救赵、项羽破釜沉舟、曹操割据邺城、岳飞出生地等名人轶事层出不穷。

到安阳这日,天高气爽,艳阳高照,按照朋友的安排,先在城区转,去殷墟看妇好,再去文字博物馆看甲骨文,最后,去文峰塔。

我想,怎么说安阳也是个七朝古都了,什么样的文化没有?一座文峰塔又有啥可看的?可一到文峰塔下,却顿时就被文峰塔的优美外形给震惊了。去安阳前我居然不知道天下竟还有如此巧美壮观的建筑。幸亏我来了,要不,我会后悔一辈子的。

站在塔下,动情地仰视,由衷地激动,强烈的震撼,我长时间目不转睛地细细欣赏这座千年宝塔。

安阳文峰塔地宫在哪里(拜谒安阳文峰塔)(1)

安阳市文峰塔

文峰塔也叫天宁寺塔,因其代表当地“文风”,又称文峰塔。文峰塔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虽历经历无数次战乱和天灾,至今依然屹立,巍峨壮观。最为独特的是,世上一般的塔都是“下大上小”,而文峰塔却一反常规,塔身上大而下小,呈伞状。这种形制,世所罕见。

文峰塔为五层密檐式砖塔,高38.65米,周长40米,塔身厚2.5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

圆形的塔基高2.6米,平面呈八角形,上层为七层的螺髻状莲瓣宝座,莲瓣上下交错,左右舒展,塔身就坐落在莲瓣之上。

塔身为五层八面,塔身底层高大,塔壁垂直,高10.8米,东南西北四面设门,正南为实门,其余均为砖雕假门;八面塔壁上,饰有精美的佛教故事砖雕。文峰塔除了“上大下小”独特的塔身外观,最吸引人之处,最震撼人心的就是这一幅幅穿越千年依旧栩栩如生的砖雕。这一幅幅砖雕,讲述的是释迦摩尼诞生、悟道、涅槃等八个佛教故事。这些浮雕画面中,无数大大小小的仙佛、菩萨、金刚、天女、武士,尊尊线条细腻,舒展流畅,面目生动,感情丰富,着实令人赞叹。

塔身以上四层,皆檐层低矮,直径却逐层增大,以上檐的水滴不到下檐为限,形成上大下小的壮美外观。每层檐角均悬有铜钟,微风徐来,叮当之声悦耳动听,给人以高远静穆之感。塔刹不是常见的铜葫芦,而是为罕见的藏式实体喇嘛塔。

安阳文峰塔地宫在哪里(拜谒安阳文峰塔)(2)

文峰塔塔身

文峰塔的塔心室内有盘旋状阶梯,可以向上攀登。然而,令人目瞪口呆的是,这座塔的阶梯,却陡峭的异乎寻常。每级台阶,竟高达一尺有余!简直就是不想让你登塔。

我前面的一位老兄,身材硕壮,但看来手脚不甚灵活,他拼足了气力,手脚并用地爬了两级后,就再也无能为力了。他仰头看着节节向上的阶梯,黑咕隆咚的阶梯通道,擦着爬了两级台阶就渗出的一头汗水,连连摇头,无奈奈何地嘀咕着:这个台阶弄啥要修的这高,这咋爬得上去!

我一边笑着用力推着他向上挣扎,一边说,这就是告诉你,登山不易,登文山更不易!

别看别人登塔费劲,我这大个子也不别人好多少。就为着能征服文峰塔的这72级阶梯,我也是手足并用地“拼搏”了几乎半个小时。看着眼前青砖台阶上被千年来登塔游人踩踏后留下的一个个凸凹不平的浅坑,实在感叹这千年等沧桑烟云。

登到顶层,眼前不禁一亮,还真是幸亏我咬牙登到顶层,发现,文峰塔的顶层十分宽敞,还可四面眺望安阳古城的美景。突然,我想到,是不是这塔的建造者或许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同时登顶,能同时感受“一览众山小”的壮丽,才把这座塔修建成上大下小的模样。

返回塔下,再次仰望巍峨的文峰塔,发觉,古塔其实就是一个地方的文明高地,一个地方,只要有了一座古塔的存在,这里的文明史仿佛也就厚重了许多。一座古塔,往往也是人们沟通天地间的通道,由此,就可灵魂飞升,就可与佛仙对话。谁说高塔这种建筑没有多大用途!其实,精神的升华远比蜗居陋室高尚的多,高塔就为信仰而建。于此,我只能一遍遍地感叹:我们的祖先是何等的聪慧,是何等的高明,是何等的伟大!现在,再也难以出现这样的建筑了,我们的祖先,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无法超越的高度!

面对高塔,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感受,修佛之人看到是释门的信仰,建筑师看到的是工艺和结构,史学家看到的是文明的传承,艺术家看到是精美和传神……而我们普通百姓,只要看到它的壮观就够了,我们不一定非要深刻领悟塔身上那一幅幅砖雕归根结底的涵义和象征,当我们仰视宝塔,发出赞叹时,我们就已经和这塔有了联系,就忘不了这塔了。我们只要知道,这塔,立在这里已经历经千年的风霜雨雪地震水灾,历经了无数次的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它却仍旧巍然屹立,那就是奇迹。这奇迹是文明的祖先创造的,文明又怎能不为自己能有如此伟大的祖先而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