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正宗的发源地从来都是安庆,没有其他地方;黄梅戏起源于安庆发祥于安庆。由于历史的原因,安庆一时失去黄梅戏发源地的称号,但历史车轮到了2017年黄梅戏发源地称号时隔65年重新回到黄梅戏发源地发祥地安庆的怀抱,历史还给黄梅戏发源地发祥地安庆一个公正的待遇。

5月26日电 据安徽纪检监察网26日消息,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地方戏曲)研究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陈兆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黄梅戏出自安徽的背景(黄梅戏发源于安庆的历史决不容歪曲造谣诽谤带节奏)(1)

黄梅戏出自安徽的背景(黄梅戏发源于安庆的历史决不容歪曲造谣诽谤带节奏)(2)

一个正常违法违纪调查却被某地带节奏说因“编造黄梅戏发源地是安庆”受调查,严重歪曲事实,严重抹黑黄梅戏发源地安庆且对安庆造成不良影响。如图:

黄梅戏出自安徽的背景(黄梅戏发源于安庆的历史决不容歪曲造谣诽谤带节奏)(3)

黄梅戏发源地从来都是安庆,在民间一直没有变过,黄梅戏发源地安庆有大量的文献可以证明: 1、最早正式记载黄梅戏的文献是,1879年上海《申报》报道的每年在安庆关外演出的“黄梅淫戏”。古代“淫戏”不能用地名命名,否则官员会被问责。

2、 黄梅戏用安庆方言演唱和念白,黄梅戏的花腔声腔与安庆民歌、山歌接近。《人民音乐》杂志1954年第二期上有记载。

3、黄梅戏大戏的剧本主要来源于安徽青阳腔(青阳腔在清代不算淫戏剧种)。 4、我国有黄梅节气,黄梅戏名称来源于黄梅节,1921年宿松县志记载也佐证了黄梅戏名称来源于黄梅时节。

5、民国1926年安徽省文化界人士把安庆怀宁怀腔、怀调更名皖剧,如图:

黄梅戏出自安徽的背景(黄梅戏发源于安庆的历史决不容歪曲造谣诽谤带节奏)(4)

6、湖北省图书馆和湖北省数字图书馆都记载了黄梅戏历用名称皖剧,如图:

黄梅戏出自安徽的背景(黄梅戏发源于安庆的历史决不容歪曲造谣诽谤带节奏)(5)

7、1951年安庆民众剧场全体演员合影照挂有“新皖剧”条幅,说明在这之前安庆有大量的皖剧剧团体存在,如下图右下角:

黄梅戏出自安徽的背景(黄梅戏发源于安庆的历史决不容歪曲造谣诽谤带节奏)(6)

8、1952年戏曲三改,黄梅人桂林栖任安徽宣传部长,1952年皖剧更名为黄梅戏,安庆从此失去一个以安庆2000多年来的简称“皖”命名的“皖剧”名称的安庆地方戏种。 9、黄梅戏是经过安庆地区老一辈黄梅戏艺人和艺术大师严凤英等人发扬光大,从而让黄梅戏走出安徽,名扬海内外! 10、近现代黄梅县和湖北地方文献记载黄梅县地方戏曲从来没有黄梅戏,只有黄梅县采茶戏,也叫哦呵腔。如图:

黄梅戏出自安徽的背景(黄梅戏发源于安庆的历史决不容歪曲造谣诽谤带节奏)(7)

黄梅戏出自安徽的背景(黄梅戏发源于安庆的历史决不容歪曲造谣诽谤带节奏)(8)

黄梅戏出自安徽的背景(黄梅戏发源于安庆的历史决不容歪曲造谣诽谤带节奏)(9)

黄梅戏出自安徽的背景(黄梅戏发源于安庆的历史决不容歪曲造谣诽谤带节奏)(10)

黄梅戏出自安徽的背景(黄梅戏发源于安庆的历史决不容歪曲造谣诽谤带节奏)(11)

黄梅戏出自安徽的背景(黄梅戏发源于安庆的历史决不容歪曲造谣诽谤带节奏)(12)

黄梅戏出自安徽的背景(黄梅戏发源于安庆的历史决不容歪曲造谣诽谤带节奏)(13)

黄梅戏出自安徽的背景(黄梅戏发源于安庆的历史决不容歪曲造谣诽谤带节奏)(14)

11、2017年1月13日人民日报报道黄梅戏发源地安庆,如图:

黄梅戏出自安徽的背景(黄梅戏发源于安庆的历史决不容歪曲造谣诽谤带节奏)(15)

黄梅戏出自安徽的背景(黄梅戏发源于安庆的历史决不容歪曲造谣诽谤带节奏)(16)

下面就黄梅戏发源地安庆黄梅戏早期黄梅调名称“黄梅”二字乃此“黄梅时节”而非“黄梅县地名”进行详细的叙述。 安庆种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诗词歌颂天柱山茶叶,如:唐代诗人秦韬玉所作《寄谢天柱山茶》: 天柱香芽露香发,烂研瑟瑟穿荻篾。

  太守怜才寄野人,山童碾破团团月。

  倚云便酌泉声煮,兽炭潜然虬珠吐。

  看著晴天早日明,鼎中飒飒筛风雨。

  老翠看尘下才熟,搅时绕箸天云绿。 耽书病酒两多情,坐对闽瓯睡先足。

  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应愁歌欲成。 一、安庆黄梅调以黄梅时节命名。关于黄梅时节由来已久,见诸于历史上大量诗词戏曲中。比如:南宋诗人赵师秀诗词《约客》和“九和十二月竹枝词”,如图:

黄梅戏出自安徽的背景(黄梅戏发源于安庆的历史决不容歪曲造谣诽谤带节奏)(17)

安庆“黄梅调”第一次见诸报道于1879年10月14日的上海申报:“黄梅淫戏”,皖省北关外,每年有演唱黄梅调小戏者,一班有二十余人……。如图:

黄梅戏出自安徽的背景(黄梅戏发源于安庆的历史决不容歪曲造谣诽谤带节奏)(18)

该报道记载了安庆关外“每年有演唱黄梅调小戏者”说明当时黄梅调在安庆已经有一定的市场,由于当时属于官方禁演的淫戏,给这种淫戏“黄梅调”取名“黄梅”调的安庆官方和民间艺人是不可能以地名来命名的,且也不可能以其他地名来命名的,一旦以其他地名命名这种官方禁演的淫戏,那么其他地方官方一旦知情肯定要上书朝廷;倘若“安庆黄梅调”是黄梅县的,黄梅县官方和民间艺人也不可能以黄梅县地名“黄梅”二字来命名的,“所以黄梅调不是以“黄梅县”地名命名,而是以“黄梅时节”命名。 二、安庆黄梅调不是黄梅县采茶戏。1887年和1921年有关报纸只报道了九江和黄梅县采茶戏而没有黄梅调,如图:

黄梅戏出自安徽的背景(黄梅戏发源于安庆的历史决不容歪曲造谣诽谤带节奏)(19)

假设安庆黄梅调是黄梅县采茶戏,且由黄梅县传到安庆,那么与黄梅县仅一江之隔的九江怎么不唱所谓的黄梅县黄梅调?显然逻辑不通。 三、1921年版宿松县志记载也证明了安庆黄梅调名称来源于黄梅时节。 1921版宿松县志有关黄梅戏记载:““邑人以戏剧为营生活者虽不多而号为专精能戏技于沪汉各埠之歌舞场者亦间有之,又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如图:

黄梅戏出自安徽的背景(黄梅戏发源于安庆的历史决不容歪曲造谣诽谤带节奏)(20)

这段话含义是:有宿松人在上海和武汉以唱戏为生,境内西南与黄梅县接壤,黄梅时节习俗喜欢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这段记载明确指的是宿松县境内西南方向有黄梅时节风俗演唱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理解: 1、首先这是本宿松县志,记载的肯定是宿松地方人文历史。 2、如果这段记载的是黄梅县风俗,从此县志为宿松县志角度出发那么这段记载明显语法不通且主谓语颠倒。作为宿松县志如若记载黄梅地方风俗肯定这样写:邑黄梅境内东南与邑境接壤,其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县采茶戏……,而不是像宿松县志现在这样记载的。 3、单从宿松县志记载分析,黄梅时节风俗简称梅俗在我国历史文献和文人墨客上有大量记载,如果宿松县志这一段“梅俗”若是记载黄梅县风俗应该为:邑黄梅俗或者其俗。所以这段记载“梅俗”号演采茶小戏”应该是“黄梅时节风俗好演采茶小戏”。 4、黄梅县历史上简称没有梅,所以宿松县志记载的“梅俗”只能是黄梅时节风俗这个说法 。 综上所述安庆黄梅调名称来自于黄梅季节,安庆黄梅调“黄梅”二字乃此“黄梅时节”非“黄梅县地名”,绝不允许某地就因某个事件就大量造谣歪曲诽谤黄梅戏发源于安庆的历史事实,历史从来都是公正的,是不容践踏和歪曲的。

,